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化景观理论对历史街区的活力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景观理论对历史街区的活力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文化景观理论对历史街区的活力研究

摘要: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历史街区需要更新换代是因为它的功能已经与现在一些因素产生了不协调,对历史文化的环境有了一定的破坏。因此我们需要缓解这两事物中的不协调,缓解它的结构本身,不仅要让历史街区在物质上满足人们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对人们的满足。使它们不同于以往的历史遗留街区,赋予它时代新活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和传承;文化

目前,在中国,许多人对历史文化遗留问题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从而使得一些具有价值的历史古街区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失去原有的历史元素。

1历史街区存在的价值

在历史街区中,除了包含有一定规模和历史年代的建筑群,以及留存相对完整的地理风貌,还应保存城市当中具体的生活内容。这不仅代表建筑和街区的实体,还可以更深层次地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人文气息,同时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软实力。历史文化街区就像一张老照片,从当中能找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印记,不管是街区内的建筑民居还是小街小巷,都反映了一座城市一个时代的发展脉络。但是由于城市发展中过度的商业化开发,造成历史街区环境、格局等的破坏。由此使得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城市发展和历史保护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很多城市历史街区的功能机制丧失,需要恢复并完善其配套设施。

2文化景观在历史街区的价值体现

文化景观是与人生活技能息息相关的景观,是人与自然环境共同创造的景观,它也是与文化事务现象相关的景观。景观的性格是人类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中的历史街区体现了当地一些特色人文气息,但是由于社会的更替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让人感觉街区和建筑变得过时,我们也需要在保留它的传统元素的同时对其进行更新发展。首先,如果街区物质结构过时,我们需尽可能地更新建筑材料,维持历史街区的原貌风格,即使这是一种自然化现象。其次,功能性过时,可能在当时历史街区可以充分地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由于社会快速发展,如今人们的需求更高,我们可能需要将一些时代下街区所具有的功能融入历史街区的发展中去。还有一种就是形象的过时,许多传统街区建筑融入现代元素,也受到许多参观者的好评,历史与现代元素的碰撞,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而在HUL的方法理论指导中,生态偏向更好的指向城市历史街区,在历史街区中的生态偏向生态与永续发展,去研究如何更有机地保护街区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环境不断演进,文化不断演进的过程。

3历史街区的振兴和复苏要求

在历史街区的振兴及复苏中,我们需要对街区不同程度过时性建筑和地段进行更新和开发,从而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首先面对一点就是拆除改造,如果说,这片街区的任何功能是过时的,可能人们的期望就是拆除后再开发规划。而有一些街区仍保留一些功能和价值,那么我们则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延缓其寿命,对其进行整治更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街区的经济复苏,它可以带动整个街区的发展以及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在既传承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又与城市历史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也要让市民感受到场所感。在对历史街区的振兴及复苏中,要对历史街区进行一个准确的规划定位,需要我们明确振兴到底是以文旅产业为先导还是以商业街区为先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历史街区中融入新元素,提高街区活力,在规划中使人的动态流线更加清晰,同时要保证特有文化的特色,注重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这种方式是对历史街区的一种功能保护以及更新。在功能定位中,不能脱离街区的整体环境与居民生活氛围,在此基础上对街区进行复苏。规划中会有再创造的街区空间,而其内部空间应多样化,反映城市的文化氛围。很多空间意向会被虚化,但是也会保留地区性的表现,只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历史街区的功能,丰富其空间内容,提高历史街区环境建设的象征意义。在改善历史街区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城市现有的历史肌理和空间特征,保证历史文脉的和谐关系。

4结语

现在每座城市都有历史街区的遗存,它跟随时代也不断地变化更新,也是城市历史街区文化形象的代表。历史街区象征着一座城市一个时代的辉煌,我们在规划时需要把握其特殊性,更具有针对性地设计,避免盲目的“修旧如旧”,从而忽视了每个街区所特有的历史底蕴。我们应做到在复兴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新一步的活力再生,将文化景观融入街区当中,在保存街区主文化的同时,利用文化景观来表达城市文化,表现街区全面完整的文化内容和生活态度。在这之中找到平衡点,使街区的传承发展更加协调,从内到外地实现活力再生。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22-29.

[2]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02):99-103.

[3]武联,沈丹.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研究——以青海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02):113-117.

[4]王云才,史欣.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37-44.

作者:孙继国 王健 常以彬 姬春炎 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