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人文素养论文范文

人文素养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人文素养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人文素养论文

教师人文素养论文

1人文素养对教师的必要性

1.1人文素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专业认同感反映出一个人对专业的参与热情,试想一个整天想着脱离教师岗位的人,怎么可能对这一神圣的职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呢。所以要形成教师完善的职业人格,就需要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反思。教育界流行一种观点:经验+反思=成长。自我反思不仅是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文素养的内在要素和发展起点。教育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教师工作既体现在课堂中,也体现在课堂之外的各项活动中,比如作业的批改、私下的沟通、集体的活动等。因此教师的人文素养无时无刻不体现于教师所做的事务之中。教师作为主流价值的传承者,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必然会对用其掌握的知识来对学生造成影响。教师完善的人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师德是教师人格塑造的重要基础和途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教师要在平凡的教书育人活动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才能感染学生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1.2素养有利于教师的幸福生活

对幸福的追求和幸福感的提升本身是在一定人文态度之下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事实上,教师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无论对其理解教育事业、看待学生、处理教育事件还是诸如此类的学习、生活都将充满着人文气息,都将尊重人与发展人作为事业的立足点,从而给学生带来清新之气,并最终影响至社会风气的改善。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助推学生的发展。帕斯卡说过:“人是思想的苇草”。这就决定了人与其他生物不同之处在于人有思想,而人的思想唯有蕴含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给予。没有人文精神作为支撑的教育,就像没有灵魂的教育,学生要形成独特的有个性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非常难。其知识、技能和情感也会因此而走偏,正如人们早已警觉到的那样:没有正确价值观引导的知识会变成恶行的帮凶。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往往更有爱心,懂得信任、宽容学生,并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不仅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教育也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1.3教师的人文素养还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

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师的自我管理、课堂管理和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一般学校往往通过必要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实上处于一线教育岗位的人们非常清楚这些不过是影响教师自我管理和发展的外部因素,真正要激发教师参与热情,增强自我认同感的方法还应该从内因上想办法。从这个意义来说,教师的人文素养较之前者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也是促进教师永葆热情的发动机。教师在人文素养的指引下,才会“迁善惧其不及,改过恶其有余”,才会任劳任怨地自我修炼、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将人文的内在意蕴感染给所有的学生和其他同事。人文素养同样在课堂管理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研究发现:民主的课堂比专制的课堂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在课堂中会表现出很多的关怀,更大的诚意,从而激起学生更多的参与,更积极的努力。他们不仅在对待自己的学生时怀着莫大的爱,在对待自己的同事时也会怀有更多的体谅,从而营造起学校的民主氛围、和谐气象。

点击查看全文

人文素养培养论文(5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摘要:新课标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它为音乐教学指出了一个方向,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对音乐教学与人文素养进行了浅显探索,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育德;溢美;养行;品味;审美;人文素养

音乐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教育需求日益突出;而“国学文化”在校园的普及也成为现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结合,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国学文化”,让“国学文化”丰富音乐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在音乐教学中是通过以下途径实施的:

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以音乐育德

了解中国音乐,讲述音乐家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人格。音乐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我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音乐溢美

点击查看全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6篇)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下的语文人文素养影响

一、语文人文素养的概念与认知

人文素养是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宝库人文学科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等内容,更是指人们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与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等的关系。如今,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文素养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而其对大学生的意义更是重要。人文素养的重要表现便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的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怀,它追求理想境界,着重对氧化的生活,将一切追求归结为人本身的关怀。对大学生来说,应在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的同时,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让自己协调发展。语文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各方面的知识的同时,将语文能力与个性品格、道德修养等各方面能力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素质能力。语文人文素养适应时展需求,根据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可有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就业能力不是单纯的指某种技术或技能,而是大学生在初入职场及以后的发展中应对各种情况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相关联的。据了解,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阅读、写作、计算、沟通、适应五种能力,因而大学生语文认为素养不但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包括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运用、对社会的适应力等各方面,是大学生学好自身专业的基础,综合就业素质的重要方面。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首先是人文知识的贫乏,目前,不少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不高,对文史哲学各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一些理工科学生的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更是鲜有涉猎,对民族优秀文化及我国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了缺乏足够的了解,更不具备在我国民族文明熏陶下的文化气质与素养。其中不乏一些学生的品位低下,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严重欠缺。其次是人格修养较差,我国一向被成为“礼仪之邦”,但是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传统的善恶、雅俗等观念和划分标准,已然发生错位。一些大学生的行为缺乏文明,生活懒散而不能自理,缺少社会公德。还有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顾纪律,公然违背社会公德。我们时常可见一些学生在公共场合不能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行为粗鲁,随地吐痰等现象时有发生。第三是功利倾向明显,如今的大学校园中,信仰危机明显,很多大学生重视物质而忽视精神培养,功利主义色彩明显,甚至在交朋友等方面都是见利而为,在专业选择,知识涉猎乃至择业方面都缺少强烈的进取心,更是缺少个人理想的引导,缺乏良好的趣味需求,甚至一些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来度日,这样的情况下显然已将经济组委引导个人行为的唯一标准。

三、语文人文素养及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影响

(一)语文人文素养的基本能力为其奠定扎实基础

点击查看全文

高职生人文素养论文2篇

第一篇

一、高职生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社会环境层面上,主要表现为浮躁和功利,快餐文化和网络游戏盛行。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使高职生大部分时间用在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上,或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迷失自己,放逐自己,迷恋充斥着空虚与欲望的网络小说。社会中消极的示范,已经让高职生缺乏学习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知识和接受文学经典给养的兴趣,很少有机会接受人文知识方面的熏陶。高职院校层面上,对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受固有观念的影响,重技术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教育,关注学生经来的“生计”,而忽视了学生未来的“生活”。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人文素养课程开设较少甚至不开,专业课程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更是微乎其微。承担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更多的任务放到团委、学生管理等部门,不能形成全院联动,共同育人的工作机制。教师层面上,承担专业课的教师因受到自身教育理念及知识水平的影响,在授课中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动性,他们或者认为进行此类教育是应景的,让学生掌握实实在在的技能才是关键,这些务“虚”的内容没有多大必要,或者在涉及人文素质教育时生硬地将其灌输进去,不能通过灵活生动的方式,去激发学生、感动学生,从而造成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也打击了教师进行这方面培养的积极性。学生层面上,通过调查发现,高职生看过文学经典读本的比例偏低,看过5本以内经典作品的占不到30%,大部分学生接触过经典,但是通过改编之后的影视资料了解的,这些资料有一些共同的倾向,即不尊重作品原著,改编的成分比较大;同时,观看影像与阅读原著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不同,阅读更能让人沉下心去细细品味作品中所蕴含的道理及启示。此外,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多地放到考级,考证方面,没有更多的余力去阅读文学经典著作。

二、文学经典阅读对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高职教育是“人”的教育,我们培养学生不仅仅是让其成“材”,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其成“才”。文学经典阅读可以很好地让高职生完成从“材”到“才”的转变。

(一)文学经典阅读可以丰富高职生的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比如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涉及到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宗教知识等等,是一个大宝库,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可以获得极为丰厚的知识给养。

点击查看全文

文言文阅读教学人文素养论文

一、抓住人物形象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文言文中很多是以传记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荆轲刺秦王》中有一个勇士叫秦武阳,文中对他的描写侧重于他的胆大年轻“: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但勇士在特定的环境下却不一定勇武,当他跟随荆轲作为使者至秦陛下时,却“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也正是武阳的惊慌恐惧反衬出了荆轲的沉静镇定,使我们联想到当时荆轲所处的环境与他所承受的种种压力,才让我们真正理解到“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雄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的“负荆请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直率鲁莽的武夫,但面对错误,他敢于低头认错,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些情感体会需要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贯穿在教学的主线之中。

二、注重情感因素,在阅读中培养爱国情怀

一名优秀的教者,应该能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德育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当面对蕴含丰富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时,不能视而不见,而应深入挖掘,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但凡“以天下为己任”的人,都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他们不畏世俗的眼光与官场的黑暗。当屈原高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时;当苏武克服一切艰辛苦难只为民族大义,独自在北海持节牧羊十九年时;当王勃洋洋洒洒写下“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时;这其中的人文情感就应该由教师为主导向学生渗透其中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感悟、感慨的同时,可以用演讲或写作的方式明确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目标和奋斗的方向,才有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

三、感悟文言语感,陶冶美好的情操

感悟文言文语感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诵读。这里我们可以把教师范读与学生自读作为重点。范读,顾名思义,让老师的读作为模范供学生揣摩体会,而教师在范读中也能迅速地让学生找准文章以及人物的中心及个性。此外学生的自读也很重要,在自读中构建属于自己的情感体系。针对有情节的文言文,还可以提倡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组协作,把读和演有机结合。这样不仅会让所有的学生印象深刻,更是学生感悟的升华。我们不希望所有的语文课都千篇一律,这个时代所要求的语文课应该是百花齐放的。把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中,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在阅读中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更能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感受文言文语言文化的同时,借助阅读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禹淼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