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鉴赏课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鉴赏课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音乐鉴赏课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摘要]高职院校是以技术和实践操作进行的教学教育,往往只关心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技能熟练程度,学校对学生学习音乐艺术课不够重视,人文素养差,不能将高超的技艺与人文素养相互融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音乐能使人身心愉悦,而通过音乐鉴赏课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学校在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很薄弱。高校应适当创建优越的音乐鉴赏课环境,让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产生化学反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

前言

人文素养是指人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所形成的内在素养和精神品格,而高职院校要做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很好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的人才不仅要技术娴熟、技术知识过硬,还要有品位、有审美眼光、有理想有抱负、有价值观、有良好行为习惯等素质。高职院校往往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只是一味地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口号,技能操作和技能知识往往在教学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太重视,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音乐鉴赏课作为艺术传播的媒介,给学生的技能学习和人文素质架一座桥梁,去除了学生对技能学习的烦躁,提高了学生的品味、审美,音乐鉴赏课更好为学生学习技能知识和技能操作服务,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情况制约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原因

(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教师是教学课程的主导者,能够构架起连接教师、学生与音乐三者间的交流桥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通过课堂授课教会学生音乐鉴赏的具体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自身鉴赏音乐的体系,能真正理解并感触到音乐中所体现的情感内涵和呈现方式。而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将养分和水充分地撒向学生,没有根据学生水平制定教学规划。加上,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材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学校对音乐鉴赏课不够重视,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鉴赏课教育。另外,高职院校部分教师综合能力素质偏低,只能根据课本进行理论基础知识讲解,无法对课堂知识进行延展性教学,造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限。

(二)课程知识理论化严重

高职院校授课教师基本上都是师范类学校毕业,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往往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涉及的实践教学课程较少,更注重的是技能教育。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基本上也是以理论化教育为主,进行机械式记忆,而没有其他形式的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影响,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反复强调理论体系的重要度,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产生的是严谨的逻辑思维,而音乐鉴赏课却是培养学生感性思维,这就与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相违背,使学生对音乐鉴赏课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

(三)音乐鉴赏课开展困难

音乐鉴赏课在应试教育的潮流中,就好像一个小丑的角色,可有可无,而高职院校更注重的是技能教育。种种应试教育产生的就是严谨的逻辑思维,而音乐鉴赏课确是培养学生感性思维,这是被学校忽视的感性思维。因为这种被忽视的思维,就导致了学生欣赏音乐水准较低,很难理解老师所讲解的课程,从而导致课堂纪律松散,使音乐鉴赏课变得十分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音乐鉴赏课无法正常推行,继续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加强音乐鉴赏课的教学重视,使学生身心愉悦,并能正确的理解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利用这些知识,与自身的技能知识和技能操作完美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了音乐鉴赏课无法正确合理的推行,也就造成学生的人文素质的低下。

二、音乐鉴赏课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一)音乐鉴赏课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上有很大的作用

机械式、填鸭式教育是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压力,从什么方面去缓解这些压力?使学生的情绪得到舒缓呢?音乐鉴赏课恰恰就能做到,音乐是很有力量的,学生可以听听歌、欣赏一下世界名曲,或者放声高歌一曲,来缓解压力舒缓情绪,有条件的高职学校也可在硬件上多做功课,都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同,而作为一个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有人来引导、指导,作为学生的指明灯。高职学校就需要加大对音乐鉴赏课的推行,让教师教授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得到升华。音乐鉴赏课的不仅仅升华的是学生的音乐知识,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而又学到了更深的人文知识,从而使学生学习音乐变得灵活多变,有了自己的主导思想,有效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带着快乐愉悦的心情去学习技能知识。比如学生在进行技能操作的时候,可以使用音乐的节奏感来找到自己操作的节奏,音符的跳动就是在技能操作间断点的跳动,举一反三。音乐鉴赏课带起的化学反应是良性的,对学生全方位发展有提高,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二)音乐鉴赏课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审美观的作用

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国的媒体产业也在高速发展,而音乐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所有的人都会有自己所喜欢的音乐作品,但是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尽相同,这就和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人生价值、审美观有很大的原因。而高职院校学生还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相对浅薄,对于音乐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学校可通过设立音乐鉴赏课程,使学生正规的学习音乐,来提升自身的音乐艺术、陶冶情操,实现自我价值体现,提高审美眼光,让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的骨子里面。简单来说,通过欣赏特定的曲目,可以让学生了解创作时代背景、创作的积极意义、创作者的心态。如《义勇军进行曲》,这些耳熟能详的曲目,现在有几个学生知道是谁作曲?谁填词?在什么时代背景创作出来的?创作出来的意义是什么?在什么时候被定为国歌?什么时候将其列入宪法?好像没多少个学生能回答出来!这些知识经由音乐鉴赏课的教师来传授,让学生学而思,思而探索,使思维更加的广阔。音乐鉴赏课的目标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吸取音乐中的知识和力量,体会各种音乐的人文精神,建立自己的审美观,从而实现自我人文精神的建设。

(三)音乐鉴赏课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在音乐中身临其境的作用

学校建立了音乐鉴赏课这个平台,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平台不是一个摆设,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不仅教授知识,还要经常组织合唱、独唱、其他艺术表演的大型活动,让学生体验舞台的魅力,更好地汲取音乐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生奋斗目标而坚持不懈。合唱培养了团队配合的能力,独唱得到了自我胆识的锻炼、更好的展现了自我;其他艺术表演,如相声、话剧、小品等,积极向上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参与了编排拓展思维,并担任角色出演,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审美。总而言之,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积极了,而且使学生切实感到多种多样的艺术中包含的人文意义,对学生全方位发展有很大帮助。

三、音乐鉴赏课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式

高职院校应用音乐鉴赏课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确立合理的音乐观念

教师要合理利用音乐鉴赏课,给学生树立合理的音乐观念。教师教授的不仅是音乐知识,更要在教授知识时向学生渗透音乐独特的魅力。使每个学生在完成课程指标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高效地学习,提高鉴赏水准。在音乐独特的魅力感染下,陶冶自身的情操,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完成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全方位发展作为目标

高职院校的音乐鉴赏课就是为提高学生全方位发展作为目标。音乐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情况,还表现出了人类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发展过程。事实表明,如果一个人与现实生活脱节,就不会对音乐有正确的理解,甚至无法反应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音乐是有特殊情感内容的音响产物,同时对现实生活审美观的完美展现,这就是音乐独有的魅力。由此可见,教师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音乐感受的引导教育,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丰富情感、提高鉴赏水准。使学生积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以音乐的形式不断渗透人文知识,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准

音乐鉴赏课上,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出现,而教师本身人文素质的高低,是教育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高低的关键原因,如教师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情感等。则学校应建立高素质人才的师资队伍,一边做到引进高素质的教师,一边对现有教师的人文素质培训提升。培训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①构建全面合理的培训系统:进行文学、历史、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教师的自我提升学习意识,促进老师自我人文素质的提升;学校要将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训工作与教师平时政治学习、其他培训相结合;②完善资源、优化实践: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充分展示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才艺。组织教师进行国内外院校的考察学习,科技创新教学模式,增加教师的人生体验,注重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准,为更好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的刮起一股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

(四)建造适宜的人文环境

耳熟能详的故事: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优质的教学环境是校方的一种教育资源,使师生产生和谐、稳定、安全和积极的感受,学校景观设施的布局是否以人的需要为取向,学校物质环境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硬件环境除去,还需解决其他环境带来的影响。高职院校的音乐鉴赏课,教师需要做到认真教授每一节课,营造不同的音乐知识的学习氛围,在教授音乐知识同时将人文知识渗透进去,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学校还需要与每个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植入到家长的思想中,提升家长的人文素质,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五)养成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音乐鉴赏课,让学生去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审美意识,使学生的精神感到愉悦和得到享受。学生通过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刺激了听觉与视觉等感官功能,促进学生的大脑细胞发育,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价值认知。通过在音乐鉴赏课上的学习,不仅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对音乐的艺术价值的认知,还要使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音乐、理解音乐。通过音乐鉴赏课使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使学生观赏到音乐的美学,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

结束语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尚处于性格形成与人格定性的重要阶段,因此,正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而音乐鉴赏作为艺术传播的媒介,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受到广大师生的喜欢,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鉴赏的媒介作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水平,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工作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就职发展实际高度,还能使学生更适应社会需求,有助于学生快速成长.并且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息息相关。只有不断进行音乐鉴赏课的改革创新,探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促进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艺术人文气息的高水平综合型高职院校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杰.中职音乐课中鉴赏课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

[2]高荣.音乐鉴赏课对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探析[J].音乐时空,2016(2).

[3]卞红煊.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改革策略初探[J].戏剧之家,2016(21).

作者:黄文专 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