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师范院校人文素养课程实施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个案,抽样调查269名学生对提升人文素养的《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实施状况。调查结果分析得知:54.28%的学生认为《社会科学基础》对提升人文素养“很有帮助”,52.0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专业发展“很重要”,课堂教学中是人文知识传递,忽视人文行为和人文精神培育,教材凸出学科本位,对个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关照缺位等问题。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教师教育;人文素养;社会科学基础;课程
在社会急速转型与飞速发展背景下,价值取向“实用本位”、教育市场化、追求“快餐式”教育,教师存在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一弊端,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合格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师德为先,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专业知识维度要求教师应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更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确保教师培养质量。”《社会科学基础》作为提升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核心课程,本研究以阿坝师范学院(简称阿师院,下同)为个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随机调查了269学生对该课程实施状况的认识和想法,以期为提升教师教育人文素养促进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镜鉴与启示。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工具编制与实施
研究使用阿师院2017年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社会科学基础》教学改革———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视域”之课题组所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现状满意度调查,第三部分是对《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实施建议调查。设计完成后,邀请部分学生试填写,信度值0.878,问卷科学性处可接受范围。之后,使用“问卷星”生成电子问卷,邀请阿师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填写。在2017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共有270人填写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69份,有效率99.5%。后期对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17.0、NVIVO8.0进行量化分析。
(二)调查对象情况
调查对象涉及阿师院2015、2016、2017级已经完成了《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学习的269名学生。其中,2015级83人,占比30.86%,2016级90人,占比33.46%,2017级96人,占比35.69%,调查对象在各年级分布较为均匀,比较具有代表性。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54.28%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对提升人文素养“很有帮助”,52.04%的学生认为其对专业发展“很重要”。人文素养是提升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54.28%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对提升人文素养“很有帮助”,42.75%认为“比较有帮助”,2.6%认为“没有帮助”,0.37%认为“不清楚”。这与该课程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具有一致性。52.0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专业发展“很重要”,44.24%认为“比较重要”,仅有1.49%认为“不重要”,另有2.23%表示“不清楚”。同时,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相关性分析得知,不同年级间存在差异。2017级在“你认为《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对小学教育专业发展重要吗?”和“你认为《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对你的人文素养提升有帮助吗?”的标准差=0.484均小于其他年级,对该课程促进人文素养提升和专业发展方面的认知更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其中,“人文素养提升”的F=0.16,t=0.666,P=0.042<0.05,“促进专业发展”的F=0.73,t=-0.575,P=0.049<0.05。但总体上,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对提升人文素养很有帮助,对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很重要。(二)课堂教学中是人文知识传递,忽视人文行为和人文精神培育。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应由人文知识、精神、行为等元素构成。《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各要素共同发展的主要渠道。问题“你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人文科学素养的哪些方面有所提高?”:73.23%的学生认为“人文知识”的得到增强,获得“人文行为”和“人文精神”方面的提升普遍偏低,另有4.46%的学生认为“性格变得开朗”“合作意识和对同学的友善”“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有变化。但是,“人文行为”类属程序性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技能加以自动化的过程。“人文精神”离不开学生的具身参与和体验,需要学生基于亲身的情感体验为前提。究其原因,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此关系密切,教师讲学生听(“听教师讲”87.22%)成为课题的主要教学方式,其次是“听教师讲”之外的学生“观看教学资料”(占87.06%)、学生“分享自己的认识”(占82.7%)、学生“分组讨论”(占81.19%)。(三)教材资源凸出学科本位,对个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关照缺位。学生当前均使用戴兆国主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社会科学基础》,“本教材内容编排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科分类,将教材分成“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8大学科门类”。但缺乏与相关专业知识的结合,课程学习对专业发展还是“两张皮”,教材内容体例多是按照“基本知识概述、主要内容、意义与作用”进行编排,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化需求。且教材出版已近10年,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显然在教材中很难涉及,教材本身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度也不足。同时,调查“你认为你所使用的教材在哪些部分还有待提升?”时,63.57%的学生认为教材文本的可读性需要改进,55.02%的学生认为教材文本与教育学之间的联系需要加强,52.79%学生认为需要增加知识的系统性,52.42%的学生认为这种教材整体编排需优化。因此,现有教材关注学科本位,而对个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缺位。
三、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建设,促进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未来学生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三维目标整体转向以“人文底蕴”等为内涵的核心素养发展范式。教师教育供给一端的改革必然以学生需求为动力起点,以社会发展为价值引领,以学科脉境为实施路径。《社会科学基础》为代表的人文素养课程以培育学生“人文底蕴”等维度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素养得到综合协同发展。对此,哈佛大学所开设的模块化人文素养通识课程将为我们提供有益借鉴,其185门人文素养通识课程涉及八大模块囊括审美情趣、人文诠释、世界理解等领域。因此,作为教师教育的通识性课程,从纵向上应包含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所塑造人文素养课程的基本框架,横向上应与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类课程形成广泛互动和整体统整,既能够实现人文素养课程内蕴的深度也能通过人文素养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的视域中凸显教师教育的广度。(二)创新课堂教学范式,积极协同培育人文素养。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保障。人文素养发展的内在路径,即人文知识的习得及其有效迁移、人文行为的具身化呈现、人文精神的体验式濡化过程,要求创新课堂教学范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引领教学发展的“新高地”,以MOOC、SPOC等为代表的线上课程正在悄然变革课堂教学体系,加之翻转课堂模式的深度推进,立足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共同构建人文素养培育环境,将有效改变传统人文素养习得过程中重教师“离身性式”说教,突出师生之间在人文素养应力场构建的主体间关系,学生的“自我发现”与“自我觉醒”以及来自具身性的参与,让学习成为自我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的过程。翻转课堂对“教在学之前”程式地深度变革,信息技术禀赋的泛在性、异步性等特质,为人文素养主体课堂教学范式的现展提供思考路径和方法论指导。因此,依托信息技术内嵌翻转课堂模式,构建全新教学范式,实现教学的对话性、具身性、探究性,将成为协同培育人文素养的有效路径。(三)加快人文素养教材建设,整体关照“学科—社会—个人”的三位一体。“教材建设关系专业人才培育和专业素养的最后落实与重要依靠,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主要资源,教材质量关乎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关注人文素养发展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将学科需求、学生发展个性化需求等对师生的学习对象与学校的硬件资源、图书馆等社会环境的条件性资源有效整合,关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的人文素养培育环境等显性资源与社会的文化舆论、学校的人文风气、班级的人文氛围等隐藏性资源进行有效对话,关注教材构建的科学理论,针对人文素养培育的专题框架,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实现人文素养教材与自身、社会、个人的发展的多维、立体的协同对话。
参考文献:
[1]邓志伟.论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建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8(11):59-63,68.
[2]戴兆国.社会科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人民网
[4]王晓阳,曹盛盛.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4):17.
[5]吴锋.地方高校新形势下加强教材建设的新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83,90.
作者:王亚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