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内涵与方法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内涵与方法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内涵与方法探析

摘要:人文素养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英语课程教学因受众的广泛性和学习的持续性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语课程;人文素养;内涵;方法

一、引言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和践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这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英语课堂既是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载体,也是教师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积极践行人文素养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应牢固树立四种观念。

(一)全局观念

英语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全局意识。大学生素养的提高不是只通过马列课、团课等课程来进行的,它应该贯穿于大学期间所有的课程,当然包括英语课程;也不单是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等来实施的,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其中。英语教师,作为外国语言与文化的传播者,更要重视人文素养培养。

(二)全程观念

人文素养培养应渗透到整个英语教学全程。英语教师不是在某一时刻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人文素养教育,而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全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映射观念

英语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内容和过程中发现、引导、提炼出人文素养的要素,从只讲词汇、知识点、练习题的藩篱中跳出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四)养成观念

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养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素养的提高也是一个渐进的、艰难的任务与过程。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从细微处着手,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人文素质的内涵

笔者认为,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指的是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个人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这里撇开个人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侧重于从情感与意志方面来看,可以将其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情愫培养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师要解读挖掘文章中的爱国情愫,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度。同时,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语言文化的同时,更要学会欣赏、传承中国文化。

(二)团队精神培养

团队精神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录用人员的重要参考指数。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兴趣小组、情景剧表演、英语俱乐部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可以选用电影、文章等解读体验其中的团队精神。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SavingPri⁃vateRyan)中,登陆诺曼底时,米勒率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敌后去寻找詹姆斯•瑞恩的故事,就表现出战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三)情商培养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品格认知缺失等问题比较突出,情商培养也成为教学关注的重点。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四大支柱来进行改革。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三个部分: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处理跨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葛艳丽,2009)。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仅表现在其英语技能的掌握上,还表现在对英语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解读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对西方文化了解较多的优势,多向学生介绍文化与习俗方面的差异。在课前准备好文化片段或文化包,在课中引导学生理解文化信息,在课后推荐相关文学作品,使学生的认识从表层语言现象到深层人文精神发展,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王立群,2008)。另外,英语教师要多介绍中西不同的礼仪文化和习俗等,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在举手投足中体现出来人文素养。

(五)人道精神培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公民。人道精神是对人的关切,对命运和心灵的关切。因此,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扶弱助残、无私援助等人道精神。

(六)历史地理知识培养

英语教师不仅要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也要了解英、美等国家的历史,在语言学习时给学生以适当的介绍。在国际交流和贸易中,历史地理知识的掌握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譬如,法国的一大型企业招聘时,很多大学生因不能在地图中指出哪一个图形是法国而在面试时被淘汰。(七)美学鉴赏能力培养在学习西方经典文学作品时,教师应注重挖掘其中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等。如英美诗歌中的意象、韵律,欧美的建筑风格、绘画艺术等。同时,在译介中国文化、景点建筑特色时,也要重视美学鉴赏能力培养。

三、途径与方法

(一)校园文化的影响

各高等学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师生全员参与,创设以人为本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符号与特征,营造教师与学生个人发展的有利环境,提升整个学校的人文素养水平。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英语教师要牢固树立全程服务、长期服务于人文素养培养的理念,利用大学英语教材中感人的故事和个人成长经历,主动剖析素材中的人文素养成分,升华其人文素养的内涵,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引领。

(三)第二课堂活动的拓展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理想载体,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与手段。如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朗读、演讲等各种比赛,线下自主英语学习等,这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社团活动的引导

各高校要组建多个不同的英语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个人荣誉感、集体荣誉感等。

四、结语

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英语语言技能,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英语课堂是学生情感培育与人格完善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抵制思想文化糟粕的重要思想阵地。英语教师要高度重视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积极投身到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艰巨任务中去。

参考文献:

[1]葛艳丽.外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3).

[2]王立群.试论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康大伟.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人文素养培养探析[J].河南农业,2010(2).

作者:康大伟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