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士人文素养培育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士人文素养培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士人文素养培育思考

[摘要]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护士人文素养”的内涵,结合目前我国护士人文素养现状,探讨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培育护士人文素养,以期为医院、院校护士人文素养的培育提供建议,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护士,人文科学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具体表达为3个层面,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3个层面的表达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原则。

2护士人文素养的内涵及现状

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四个方面[6]。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它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7],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怀是其核心内容。护士人文素养从字面上可理解为护士对于人文素养的内化表现,其核心为“关爱、敬畏生命”[8]。Leimnger[9]认为护士人文关怀应与文化密切结合,Ha等[10]也提出护理人文应以人为本、对人的理解、护理与美学知识的整合以及评判性思维的发展为基础。我国医学人文学科起步晚,发展缓慢、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医学人文在医学发展中的引领与规范作用[11]。张爱琴等[12]调查显示,在临床实践的护理专业学生中有70%以上希望增加人际关系与沟通学、美学和礼仪等课程。可见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学生对于人文课程有较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我国护士人文素养教育还未满足学生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护士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

护士是社会卫生服务的中坚力量,护士人文素养的培育有赖于社会的帮助。而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医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双重任务[13],护士是否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其在学生时是否受到良好的护理人文教育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护士人文素养培育需从学生阶段开始。而临床实践教学一直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特色,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不少于8个月,应充分利用实践机会,在提高医疗护理技术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14]。重视护士人文素养的培育并不是某一个部门跟进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社会与医学院校、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有序联动、高效协调。

3.1提高社会对护士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5]。吴孟超等专家认为医学人文精神的首要主体是医德[16],国家发展软实力建设要求医学人文建设逐渐受到重视,护理人文作为医学人文的组成部分,理应平等地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应利用社会媒体宣传护士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推出利于护士人文素养培育的政策。

3.2医学院校对护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人文素质培育的核心范畴[17],护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含义和意义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其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丁晓娟等[18]提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形成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因此,学校注重培育在校护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护士人文素养的认知、对护理人文精神的认同度和对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进一步实现其自觉培育护理人文素养。

3.2.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改进人文教学方法,采用“双向型”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代替被动式教学[19],在传统幻灯片授课的基础上采取叙事法、情景剧法等方法实施教学,促进人文素养教学的多元化[20]。可采用“课前3min人文关怀体验”教学方法[21],设定相关可体现人文护理的情节,角色扮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代入感,加深其印象,帮助学生对人文理论有深刻的理解领悟。也可采用网络学习的形式,将人文课程录成45min左右的视频,结合当下人文热点展开教学,不限时间、地点,授课视频也可在网络上传播与下载,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也可让更多临床护士学习。

3.2.2改善课程结构

我国人文课程少于护理教育总课程的12%[22],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临床实践课、人文与科学课1∶1∶1的比例[23]。为更好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医学院校应加大人文素养培育力度,如增设人文课程、增加人文课程学时等,增设宗教学、人文欣赏、护理礼仪、沟通技巧等选修课,培养学生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24],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人文课程,提高学生对人文素养课程的兴趣与课堂参与度,从而增加学习的自主性与效率。

3.2.3增强教师人文素养

程刚等[25]认为将人文素养课程融入专业课程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教师本身意识到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其才会注重将人文素养培育贯穿于授课中。医学院校可招聘人文课程教师或是定期外派教师进修,学习最新人文教学方法与理念,建立高水平的人文素质师资队伍,提高医学人文课教师的师生比,保障人文课程教学质量[11]。

3.2.4加强与临床实习医院联系

护理专业学生走出学校的第一站是临床实习医院,学校应加强与临床实习医院的联系。每月与临床实习医院带教教师交流,对在临床实践的学生进行人文知识考察;组织实习学生定期返校汇报交流,了解护理学生在实习医院的情况,听取学生关于实习医院的人文教学建议,医学院校再与实习医院反馈交流,促进双方在学生人文培育方面取得进步。

3.3医院对临床护理实习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3.3.1严格选拔临床护理带教教师

杨晓莉等[26]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是人文关怀精神最直接的典范。在临床实践这一重要环节中,学生接触的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护士人文素养,对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学校获得的人文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有重大意义。以人文知识背景材料为依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27],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将人文实践融入临床实践全过程,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全面培养其人文素养。临床教学医院选拔教师采取综合考察的形式,以操作技能优秀、人文素养高为选拔依据,并且每月定期对带教教师开展人文素养课程培训,使其以身作则,从而影响实习生的人文素养。

3.3.2注重人文知识在护理操作中的贯穿

培养护理实习生将所学过的人文知识贯穿到护理工作全过程中的意识,在每个操作环节中体现对患者的关怀、责任,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28]。如当操作需要患者暴露皮肤部位时,应注意尊重与保护患者隐私;培养实习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做护理操作之前,主动和患者问好,养成和患者沟通说明的习惯等。

3.4医院对临床护士人文素养的培育

3.4.1完善医院护士招聘与评价体系

医院在人才招聘过程中,须全面了解应聘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素养。在设置笔试的基础上,增设技能操作考核、处理临床模拟情境、面试等环节,综合考察护士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及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人文关怀能力等其他综合素养。在护士平时工作中以及进行人文素养培训后,随机对护士进行书面考试或以谈话的形式了解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将护士人文素养纳入到护士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激励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

3.4.2帮助护士建立正确的护理职业观

目前,部分护士存在职业价值观模糊的现象[29]。何志娟等[30]调查发现部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评分低,离职倾向强烈。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中的“敬业”二字可帮助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医院选拔人文素养突出的护士进行表彰,报导在本院甚至全国范围内发生的优秀护理事件,侧面鼓励护士向优秀的护士学习;亦可组织护士观看各界敬业人士视频,帮助护士建立正确的护理职业观。

3.4.3营造院内浓厚人文氛围

积极倡导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畏、关爱生命、感悟生命真谛等医学的核心价值理念引入医院院旨、院训中。对院内护士开展分层、个性化培养,主要分为以下部分:全院护士业务学习、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晋升人员培训与考核、专科护士培训、护士长与护理骨干培训等;邀请专家进行人文素养专题讲座,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了解国情,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播仁爱之心,使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1]。医院也可在科研课题中注重护士人文素质的培养[32],医学科研作为医院工作的一部分,医院可在科研课题主题方面单独设立“护士人文素养”专题,鼓励护士进行相关的科研调查,也可定期邀请人文素养科研专家进行讲座授课,提高护士进行人文方面研究的兴趣。

4小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社会、各临床医院及医学院校提高对护士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各相关职能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推进护士人文素养的培育进程;护士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力行、知行合一,自觉增强护理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成为符合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EB/OL].[2018-05-10].

[2]裴添添,段爱旭.高等院校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天津护理,2018,26(1):109-111.

[3]刘亮,葛明.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J].当代医学,2013,19(6):162-163.

[4]丛培英,雷淑媛,孙巍,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探索和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2):273-277.

[5]人民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8-05-10].

作者:张毅 汪健健 赵丽萍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