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常态回归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由于理工类院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特点,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质培育的问题,造成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不高。基于此,本文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专业性建设、第二课堂建设和文理交叉融合等四个方面着力,探究理工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常态回归路径。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人文素养培育;常态回归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①按照雅斯贝尔斯的理解,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人文性,人文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历史文化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科学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最主要方式,并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直接影响。探究传统理工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回归常态问题,不仅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客观需求。
一、人文素养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②“人文”,即礼乐教化。素养,是人通过后天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素养能够作为激发、激励与引导个人能力发展的内在品质,《汉书•李寻传》中有:“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③在高等教育领域,“素养”指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时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人文素养,即人类文化体现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培育就是将人文科学文化内化为个人的气质、修养、人格,并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形塑的关键期,行为模式尚未定型,培育人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品格及人际交流、问题解决、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
二、理工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不仅是人文知识的传播、人文情感的培养或人文精神的培育,更是大学教育本质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1、大学教育的本质呼唤人文素养培育回归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核心使命,也是大学的最本质的要求。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冯友兰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人’,而不是制造‘机器’!”④蔡元培主张:“教育是帮助被教育人的,经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这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⑤凡此种种,说明大学的真正教育功能应该体现在对“人”的教育上,教育的最大目的应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通才”上,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高等匠人或者行业拔尖技术人才。而今天国内一些理工类院校却普遍被实用主义理念所裹挟,注重培养科技人才,鼓励学生掌握职业技术,普遍存在为科学而科学、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的现象。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数据与机器智能结合的思维方式,更强调“知”的灌输,却忽视了“情感”“志趣”的培养。因此,传统理工类院校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还必须用人文科学教育并感染学生,使学生理解人类文化与价值,产生共鸣和盛情,获得对道德的辨别力与对美的欣赏力,形成独立、自由、创造的人文精神,从而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2、社会文明发展呼唤人文素养培育回归人文素养高低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生存状态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直接、真实地表达其与社会性的联结。当人类在与自然、社会相处中发生矛盾时,能够经由人文精神寻获解决之道,可从人文精神中获得统整,令情感逐渐平静,人格趋向稳定,实现自我完善。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承担着这样的工作。因此,传统理工类院校不仅要强调科学与数据,还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和人文精神的复归。其次,面对各种科学问题、社会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科学和技术不是人类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人文社会学科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人文教育承担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具体而言,人文教育不仅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获得对社会和人更深度的理解,体会生命的真谛。
三、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常态回归的主要途径
理工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因此,人文素养培育要成为一种常态,要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专业性建设、第二课堂建设和文理交叉融合四个方面着力。1、加强人文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建设结合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开展人文社科类课程,不仅是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常态回归的第一个途径,也是理工科院校教育目标实现从“专”到“通专”融合的转变。从横向看,“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专业技术类课程和实践创新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现实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责任意识和领导力。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审美和欣赏能力、阅读和思考能力等;实践创新类通识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大学语文》作为核心课程,通过基本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通过实训演练,提高汉语语感及语言表现力;通过文学名篇阅读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和汉语言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传统文明的了解和认同。从纵向看,应将通识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人文素质课程开设比例。在类型上,分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在修读时间上,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至少开设6个学期,保障人文素质教育的常态化。2、加强教师之“专”对学生之“通”的引导“为师”需“学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培育质量和效果。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教师之“专”引导学生之“通”,从而实现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常态回归。首先,教师应该有自己所擅长的研究领域,如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前沿研究成果,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如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增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3、加强第二课堂和深度交叉的理工科通识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校园活动,是理工科院校实施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包括专题讲座、人文社科报告会、社会实践、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同时在活动中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此外,理工类院校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人文社会科学能给理工科学生带来什么?二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何关系?三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如何实现联结和沟通?“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与科学方法论的指导”⑥。因此,“融理于文”,是促进学生“通专”融合的第三条有效途径。实现“融理于文”,可以通过探索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汇点,寻找自然学科中蕴含的人文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来实现。如开设《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汽车行走的艺术》等理工类通识课程。通过文理交叉和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综上,人文素养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是理工类院校,应首先从改变重视科学轻人文的教育理念开始,继而将通识课程设置改革、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通专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贯彻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并使之成为常态化,由此展开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才有望获取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陈文颖.大学语文应培育人文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8-10-18.
[2]甘阳,孙向晨主编.通识教育评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3]宋波.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常态回归[J].历史教学问题,2015,(3
作者:吴亚丹 吴玲玲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