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美术人文素养的培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美术人文素养的培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初中美术人文素养的培育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教学要通过优化美术教学活动,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完善品性人格。

关键词: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方法

一、展现初中美术教育价值

(一)体现美术教育的文化功能

对于美术这一艺术来说,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通过使用美术形式传递思想情感。在初中教育中要从系统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并运用视觉语言加强学生对艺术信息之间的交流。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是建立在视觉形象基础上的,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强化学生的学习感受。在美术教育中要从人文素养入手,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在传递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第一,发挥文化传承能力。以美术传递情感,不仅可以实现思想的传递,而且可以实现文化的传承。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要从帮助学生掌握美术创作方法出发,借助常见的载体表达自身的情感。第二,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感受生活的同时体验人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目标。在学习美术知识时,要从感受、内化等方面出发,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强化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形成真实的情感。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发展[1]。

(二)体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人文素养教育价值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取向,要从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出发,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理念,关注学生的思想观念,确保教育的先进性。在美术教育中不仅要创新艺术形式,而且要做好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发挥教育功能。美术教育作为提高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要从有效教育出发,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在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上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初中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素养与品格,在人文素养教育中从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出发,加强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2]。

二、做好教学方法的构建

(一)完善理论基础

人文教育是建立在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且在人本主义中要从挖掘学生潜能出发,做好构建工作,关注学生行为与心理的发展,在强调学生本性与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中心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变化,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展现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情感已经成了协调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发扬民主理念,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第三,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从创设教学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二)做好建构工作

对于建构主义来说,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出发,通过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从不同环境入手,确保教育的针对性。第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建构主义中,要从学生的知识层次入手,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有效的素材完善知识结构。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从教学内容上入手,加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平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发挥合作学习优势。建构主题要从彼此之间的有效合作出发,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确保教学理念的先进,以此做好知识传递工作,关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选择好教育内容的同时贯彻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美术素养[4]。

(三)做好情境教育

在情境教育中要从学生的知识领域出发,认识到学生的个性特点,还要为学生创设教育情境,确保学生健康发展。在优化情境的同时要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做好学习活动的探究,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教育目标。第一,借助生活情境进行教育。通过为学生选择特定的生活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产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第二,借助实物进行情境演示。通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开展写生时,可以选择植物进行教育,要求学生分析植物的特征与姿态,在培养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加深对植物的理解。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实物基础上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三,借助作品进行情境再现。使用美术作品展现具体形象,提高教育内容具体化与形象化,也可以转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情境教学的作用比较突出,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实践真实体会美术中的人文精神和内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发挥作用。

三、做好教学设计

(一)做好目标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作为一项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要从教学目标与内容等方面出发,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且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出发,保证设计的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可以实现视野的开阔,从而调动学习主动性。第一,文化性。在美术教育中要从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入手,借助文化情境提升学生的美术感受,展现出美术的多样性特点,确保教学设计与内容的合理性,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目标,确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通过为学生营造出生动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感受,也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第二,差异性。在美术教育中要从以人为本入手,展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尊重给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第三,体验性。通过开展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艺术形象。

(二)做好教学策略设计

教育要从教学任务与学生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之相关的教育内容,确保组织形式与方法技术的合理性。通过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既能够实现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又能够展现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在教育中要从科学设计出发,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此实现审美教育目标。第一,做好欣赏教育。在美术欣赏教育中要给学生展示出不同的美术作品,在组织学生欣赏与品位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体验。且在欣赏中学生可以产生不同的思想认识,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第二,情境教学。情境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具体教学中要从教学环境与内容出发,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变化,以此营造浓郁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真实的情境氛围下,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教育中教师要创设适应的情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第三,开展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中的重点环节之一,要从审美教育出发,借助自然、社会与艺术美等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在教育中要从陶冶学生情操入手,在美化学生心灵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从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做好教育指导工作,确保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受到美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人文素养,提高道德品质。在教育中要关注学生的特点,保证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实现美术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春燕.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53.

[2]刘长春.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98.

[3]刘钊.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5(07):21.

[4]郭伟.浅析初中美术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8(09):45.

作者:孙兆光 单位:民勤县双茨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