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探析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学生人文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探析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学生人文素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探析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学生人文素养

摘要:大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课程。大学音乐课程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音乐作品的情感,更好地感知身边的人文内容,对培养学生不骄不躁的性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笔者认为目前大学音乐教育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依旧存在部分不足之处,该文主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部分实质建议,希望对大学音乐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培养;人文素养;学生

音乐作为一种常见并且通用的艺术形式,可较好地抒发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艺术的效果。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美学表达,是拓宽学生感知美学的重要途径。大学音乐教育对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年级的学生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也正在逐步被重视起来。

1大学音乐中的人文素养

大学音乐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音乐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还关系着学生的人文精神理解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音乐作为人类音乐发展的重要产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音乐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和内容。大学生学习音乐可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健全自身的人格,同时形成对浮躁社会的抵抗力。笔者认为大学音乐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充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性、体验到音乐教育的魅力,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愉悦体验才能称之为有效的人文素养课堂。

1.1情感性

教学需要教师富有饱满的情感,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教师只有利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和心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才能实现高效课堂。艺术是不能被强加和填压灌输的。采用情感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学生进行音乐情感的交流,唤起学生的情感表达。如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旋律时,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神圣、严肃的感情。在听到《调皮的杜鹃》旋律时,学生会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这就是歌曲所带来的情感性。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情感性,才能进一步开展相关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1.2体验性

大学音乐教育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程之中,必须要一丝不苟地进行。音乐的人文素养教育并不可以远程教育,并不可通过转述进行教育。这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需要学生融入大环境,大氛围之中。音乐学习就是一种需要凭借“耳听、脑想、嘴唱、眼赏、手动”,才能真正感悟到音乐的魅力。这种情感教育需要学生充分调动他的身体器官,真正地融入音乐课堂之中,让学生能够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并从中获得最为直接的经验感受,加深对音乐知识技能掌握。

1.3愉悦性

愉悦身心,实现美感,它能给人以愉悦、以享受,当学生在这种愉悦状态下时,可以使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学习也更有积极性,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学习,增强有效教学的效果。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故事情境、戏剧表演情境等,进入到歌曲的情景中,更好的理解歌曲中的内容,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

2大学音乐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

2.1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音乐情感

为提高大学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大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就有必要在音乐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音乐的过程是一种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和提升学生审美的过程。音乐本身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可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置身于音乐的世界里。如教师在对“雪绒花”一课进行教学时,就可以结合音乐优美抒情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雪绒花优美的画面,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雪绒花”是一种抒情歌曲,歌声优美动人,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欣赏音乐的时间,能够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一堂课的开始往往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脱离课本限制,播放课外音乐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本课堂的积极性,进行高效化的教学。

引导学生在听音乐时,要引导学生对音乐情感的分析,从音乐多角度进行感悟,如记住音乐的歌词和旋律,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分析歌词的内涵,了解音乐旋律变化的原因,让学生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感悟和理解,在体验中对音乐情感进行把握。记住歌曲的主要节奏和主要旋律,听完老师提问,介绍这节课的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发生练习,如连音练习:mimami;顿音练习:mimimimamama,并且训练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从而在课前打开学生的嗓音,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该节课内容。

2.2从音乐技巧中体验音乐的内涵

任何一首音乐其内涵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技巧来呈现,有的音乐通过搭配舞蹈的方式,让观赏者在听音乐的同时直观地看到舞蹈内容,通过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包括节奏变化等情况,让观察室体验到音乐的内容变化,进而培养观赏者的音乐素养,有的音乐通过器乐来展示内涵,通过器乐的变化,如打击乐的节奏变化让人感受到音乐者的节奏变化、情感变化,让观察者更好地融入具体的音乐情感当中。

大学音乐同样如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情感的变化,帮助学生融入具体的音乐情感当中,跟随着音乐人情绪的变化而产生情感变化,或悲或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了解音乐人文素养的真正含义,而不是只会对着歌词找情感,无病而呻吟。如《大海啊,故乡》是一首极具内在情感的歌曲,合理地应用音乐技巧能够更好地进行歌唱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器乐、舞蹈等内容,实现对音乐技巧的把握,让学生从声乐、器乐和舞蹈等多方面共同理解和感悟音乐的技巧的变化,在技巧变化中了解音乐人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2.2.1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把握

学生的节奏的把握与学生感悟音乐内容,感受音乐情感,是呈正相关性的,节奏对于一首音乐是相当重要的,每个节奏变化点都是音乐情感变化的起始点,所以教师需要结合一些音乐教学工具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的内容,根据音乐节奏进行学习。比如说简单的一些乐器,一些舞蹈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切身体会一些乐谱、舞蹈和乐器是如何与音乐配合,是如何展现音乐情感变化的,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情感变化与节奏变化的关系,自然容易让学生把握音乐情感的内容,提升学生对音乐人文素养的理解。

如舞蹈会给人一种韵律美,让学生在肢体动作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学生的音乐素养。一些狂野的舞曲被应用于斗牛舞之中,给人一种澎湃并且富有激情的感受,这就是音乐结合舞蹈所带来的魅力也体现了音乐欢快的情感。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掌握舞蹈伴奏,掌握和了解音乐节奏的内容,从舞蹈中把握音乐的节奏,进一步加深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2.2.2理解音乐作品的整体情感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具有其内在的情感,这种情感会渗透到整个音乐当中,但也会因章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整体情感,不会被某一章节情感的变化而产生情感偏离。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和音乐情感产生共鸣,在把握整体情感基础上,融入音乐作品当中,让学生在具体音乐氛围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这就需要教师解放思想,对课本上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因为并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适合学生的,需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情况酌情考虑。大学生平时课程学习任务繁忙,如果还是选择一些难以理解的歌曲,难免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生活化、正能量的情感作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知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容,如《大海啊、故乡》就是一首适合学生的理解的作品,光从歌名上学生就可以了解到这是一首抒情、思乡歌曲,学生理解了作品的情感,自然能够更好地学习这首作品情感。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到充满人文素养教学的音乐课堂特性,在课堂之中采纳科学的教学方案、教学手段,才能帮助学生在音乐课堂之中更好的学习相关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晏悦.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分析[J].才智,2018(23):98.

[2]董艺.大学音乐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6(43):1.

[3]冯庆生.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分析[J].黄河之声,2016(15):28.

[4]李冰,张永东.大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黄河之声,2017(19):49.

[5]张蜜.民族音乐教学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探析[J].艺术评鉴,2017(14):94-96.

[6]宁慧.浅谈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J].北方音乐,2017,37(18):158.

作者:绍芳 徐雅卓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