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部分理工科高校逐渐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模块改革及创新的重要性,对于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有新的尝试。许多研究者为我国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和新颖的教学改革观点,但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或者现状调查阶段,对于改革方案的具体措施并未深入探讨,文章将从人格塑造、文化洗礼、行为践行、虚拟历练四个方面进行探究,亟待提升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提升路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人类发展报告》系列第一部报告——《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人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人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使人的各种能力、机会和选择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应该是不受现实困扰,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能不断提升自我、实现理想的人。而人的综合素养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整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结合一定的先天条件,把后天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内化而成,它的形成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并以某种技能系统或结构形式固定下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在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人的综合素养结构纵向由德智体美劳组成,横向则由认知与能力、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组成,是二者交叉结合的二维结构。二维结构中的交集,即人文素养,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具有的基本品格,是人的综合素养的组成部分,“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1]只有提升人文素养,才可能达到较高的全面素质的要求。党的也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人文素养的高低也是创新型人才的一项判断标准。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增强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近10年来,大部分理工科院校逐渐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改革及创新的重要性,人才培养逐渐由重理工、轻人文,重职业(专业)、轻素养向综合型和应用型目标转型,对人才培养理念也有很大改观。
一、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现状
理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科技人才的摇篮。纵观近10年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的研究,内容大体涉及人文素质教育途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改革、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与机制、国内外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比较研究等方面。
我国理工科院校因受学科性质和社会导向的影响,在办学思想上侧重于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理工科院校在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上存在着误区。不少研究者对当前国内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指出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问题,并提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此类代表性论文有黄平、聂永江的《理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研究》、刘威的《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及对策》、陈慧的《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等。文章或阐述了人文素养的内涵,剖析了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或从从理工类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表现着手,或对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行详实的论述。其中熊勇清、郭杏、郭兆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基于“学生兴趣”与“工作情境”双视角》一文从学习者主观需求和工作情景需求两个视角出发,运用课程需求分析理论,针对两类不同群体同时开展调查,结合课程需求调查结果与数据,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三个维度分析了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需求,认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要明确其基础地位,从“边缘化”向“基础化”转变;构建多维化教育课堂,应从“单一化”向“多维化”转变,“显隐结合”;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实现从“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从“标准化”向“订制化”转变,根据不同培养对象“订制”相关课程体系。这些详实的论述都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理工科院校构建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诚然,在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许多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课程改革方案。如李明高的《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文中强调遵循适切、系统、多层次的原则,合理规划学科活动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突出基础性和综合性两大特点;在课程实施上,做到知行合一;在课程目标上,培养审美的智慧;在课程评价上,注重显性与隐性并重。无独有偶,黄平在《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探索》中也提到完善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显隐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议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在总学分中的占比。
人文教育具有延续性和长期性,不少研究者在探讨当前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同时,也对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与机制进行研究。如桂署钦的《论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对人文教育的构建机制进行切实探索,认为创建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的长效机制,应建立健全多个机制:组织领导机制、教师教育培训机制、用人机制,教学考评机制、学生学习机制、激励机制,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
为了推进我国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不少学者通过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对比,并总结经验。李宝富、周昕在《美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与教育启示》一文中通过探讨两所美国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提倡我国理工科高校应借鉴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相适应的文科,提高师资层次,加强师资阵容,重视基础文科建设同时培植特色文科,坚持一流办学标准。宋园园在《中美两国的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比较研究》中采取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文献解读等研究方法,梳理出以教室为教学阵地的课堂、以校内课堂外的空间、校外的学习实践基地、虚拟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四个课堂”的概念,[3]提倡发挥“四个课堂”彼此互补、合作、协同育人的功能。
二、当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一)教育观念滞后,人文意识淡泊
由于我国地域特点以及教育资源的差异,出现文理科分而治之的格局,这在部分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的建设上显而易见。许多理工科院校管理者在观念上随转变但仍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在技能教育中充其量只是知识面的扩展,而非必要因素。仍然采用技术治学的理念,忽略了文理渗透式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社会化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学科发展上的资源分布不均,使人文学科的地位在院校属于边缘地带。学生为迎合社会需求也易产生焦虑心理,影响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一心理造成学生对学习态度和方向造成干扰,越发不重视对于人文课程的学习自觉,缺乏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
(二)培养制度僵化,学科体系保守
在教育管理上,推行严格的学科管理模式,科系之间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在学科课程上,专业课程体系在理工科院校课程设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课程组织上,重视课程知识的逻辑结构,抑制了学习者的需要、兴趣与心理等个性发展。在课程内容上,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中心辐射专业课程,人文学科只是大学课堂的点缀。以显性知识为中心,突出具体的、直观的知识,淡化虚拟的、想象的、情感的、富有美学意义的隐性知识[2]。在授课方式上,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传授知识,忽视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大部分理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一般是要求学生在获得必修课程学分的同时,还必须修读完成一定学分的人文素养教育选修课。学校还规定理工医学类学生必须在文、史、哲、艺等选修课中至少选读8学分课程。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应该在自然科学技术类选修中至少选读8学分课程,否则不满足毕业条件,不予毕业。对于这种选修课程的选择,容易造成学生选课的功利性而忽视课程本身所灌输的人文内涵。
(三)校园文化环境封闭,实践活动形式单一
我国主流的校园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校园精神风貌,大多数学生和管理者依然追求科技教育,所谓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是走过场,颇具形式化。校园文化环境是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统一体现,承载多重文化含义。但在传承和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校园环境中,校园文化有很深的政治烙印。许多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的开展依然停留在举办人文讲座、阅读人文书籍等活动上,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遏制,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化,美学知识缺乏,更有甚者直接导致学生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
(四)教学模式固化,教学资源匮乏
传统的“以教为主”课堂教学模式,过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师生互动模式程序化,即老师讲,学生听,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言辞表述形式规则。许多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程序、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等方面缺少主动探索。而教师主导性教学亦消磨了学生实践反思的积极性,使其无法在实践中内化知识。学生作为课题教学的“客体”,被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课堂“话语意识”淡薄,造成当今“沉睡”的课堂现象比比皆是,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主要通过教材或教师口头讲授来传递,长期以来形成了教材作为课堂教学唯一资源的理念。“教材中心观”把学生和教师束缚在既定的教材内容上,教师和学生没有选择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权力,更无法谈及参与课堂的机会和权力。课堂权力失衡,造成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理工科高校人文课程的教学资源的单一性,无法使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关注,实现个性化、多维化教育。
总之,已有许多学者意识到我国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素养上的偏颇,并撰文研究,为我国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研究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和新颖的教学改革观点,但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或者现状调查阶段,对于改革方案的具体措施还有待做深入探讨,笔者将从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格塑造、文化洗礼、行为践行、虚拟历练四个方面对理工科院校提升人文素养的路径做一探讨。
三、提升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一)人格塑造:构建系统的人文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专业交叉渗透
人文素养包括文、史、艺、哲等人文学科知识,构建系统的人文课程体系,合理设置人文素质课,需打破学科壁垒。在专业课程部分渗透人文素养内容,重视课程间的互动互联,以达到文理交融的效果。
首先,要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学分占比和延长人文素养课程的修读时间。以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目标是以知识掌握为主导转变为以能力具备为主导,必修课多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必修课,其中涉及的人文素养课程寥寥无几,而选修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多是浅尝辄止。笔者认为应加大人文素养课程在课程中的学分占比,在总学分设置中至少占20%,且学习时间要占到大学阶段的1/4。比如文学和艺术,学生在这一领域要修读三个“半学年”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历史研究,要从中修读一个“半学年”课程,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政治意识形态做出合乎实际的评论;社会分析和道德推理等课程,学生要修读两个“半学年”课程,也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研究问题的方法,以便引导价值观的正确取向。要在课程设置中实现“始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目标。
其次,要重视人文素养课程的课程设置和开课质量,健全人文课程的教学条件。许多院校虽开设了人文课程,但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目标不够明确、实施不够有效等现象,盲目性、随意性比较严重。很多人文课程体系混乱,开课情况受现有教师教授能力限制,没有总体的系统规划,缺乏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和互补,在学生修读课程方面也没有提供建议。它涉及到人文素养教育最基本的体系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如何合理利用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便调整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最后,是要认真思考已有专业课的地位和作用,优化师生的知识结构。如国外高校开设的工程美学、通讯交流和艺术、环境和科学变化等课程,它涉及到对专业课更高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如何以人文素质教育的视域来重新考察科学技术专业课程,以便找出能够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交集,树立科学的文艺观,从而真正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二)文化洗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能够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起到启迪作用,更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浓厚的人文环境在育人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熏陶和感染师生,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效应。院校不但可以通过举办人文知识竞赛、艺术节、音乐周、电影周、读书会,名人(师)讲座等活动,还可以将科技活动迁移导入,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水平,促进人文与科技的有效融合。以人文讲座为例,可以在原有的人文学科的基础上,定位明确,提高讲座水平,与理工科学科相结合,聘请院士或知名学者来讨论人文素养在科学创造中的重要性或启迪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代表一个民族的传统和个性。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与文化的集中营,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其它显性知识难以替代的多种功能。因此,校园文化秉承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院校可以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建设高校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比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等活动,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为学生创造机会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院校方面还需要加强校园广播、网络、报纸等传播渠道的建设,以及学生社团的管理,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三)行为践行:拓展人文素养实践,建设多维实践平台,实现个性化教育
多维实践平台着眼于不同的专业特色,从导师工作室、项目任务、校企基地、竞赛、创业实践等维度,来整合实践教学模式。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要摒弃传统的集中授课的实践方式,转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统合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实际中遇到的难题。
导师负责制下的工作室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导学”关系的落脚点。由导师或若干个教师以师生参与、双向选择的方式来组成授课团队。在辅导的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学情、学科职业素养和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进行引导鼓励,激发学生从工作室教学中来获得人文知识,快速成长。比如模仿现代工作室环境,利用学科融合来搭建实践教学环境,突出工作室教学的应用性。校企合作的推进与发展,要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多方面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满足学生开发创新能力的同时提前了解职场所需的人文素养。利用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将课外实践引入到课内教学中,让学生从项目的实际参与中了解项目运作的具体环节。借助于项目化实践运作过程,让学生能够完成自我角色体验,提升自我的协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进一步理解人文内涵,更重视人文素质的提升。
学科竞赛活动的导入目的是深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学生在从参赛思路的探讨和交流中获得广泛而全面的创新意识。特别是针对不同的竞赛主题、要求,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知识的匮乏足以限制创新思维的发展。而竞赛平台的引入,除了能够提高创新自主性和潜能,增进学习自信,并且让学生能够从团队合作中来解决问题,加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有利于营造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从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中检验所学。了解行业发展前沿知识,发展创新思维,强调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独立审视自己,发掘自我,继而自主选择、自我规划,有效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多维实践平台以个性化教育为突破口,围绕“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在实践中提升人文素养,让学生有不同的成功和发展可能性,因材施教,挖掘学科专业的交叉互融、综合实用的优势,为学生个性化、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兼顾学生的人文素质,知行合一,满足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需求。
(四)虚拟历练:加强网络新媒体建设,创新课堂,扩展教学空间
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重点提出“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传统教育课堂已经开始打破时空的限制,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加入,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灵活多变的课堂体系。微课、慕课、视频等载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性教学工具具有视听兼备、时空自由等特征,更为便捷地传播课程内容。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运用使混合式知识迁移、隐性知识的显性呈现、互动参与的内化式深度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更为凸显,“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增强人文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能够使教育内容更好地被受教育者所接受”,[4]将教学时空由课内的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延伸;教学内容从教材内向教材外延伸;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交叉贯通,结合MOOCs、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翻转课堂。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作为课程的参与主体,有着课程知识的收集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知识信息的主体者的多重身份。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隐身”,适当引导,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人文知识,组织小组活动互动交流,并利用课堂进行互动和展示,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学习者主体角色的回归。
理工科院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沃土,人文素养教育为理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育提供文化基础。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只有思维拓展才能培养其思维创新和技能创新的能力。人文素质教养能熏陶道德、陶冶情操,甚至是起到人格重塑的作用。只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深度融合,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宗文举.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26.
[2]谢梅.文化素质教育与高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6.
[3]宋园园.中美两国的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比较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2).
[4]陈海瑾.“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路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4).
作者:吴慧娟 林珊 单位: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