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教学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素材生成与渗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教学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素材生成与渗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音乐教学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素材生成与渗透

【摘要】人文素养指的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这种素养,不仅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更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初中阶段,以音乐为载体,重视课堂人文素养培养素材的生成和渗透,使学生们在学习和欣赏音乐中,学会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音乐兼具情感性、艺术性、故事性,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优势,音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人情味、人文味的教学情境,积极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人文教育的积极性。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素材生成渗透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为初中音乐教学发展和学生个性弘扬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人文素养;培养素材;生成与渗透

创造音乐人文素养培养素材,让人文素养和音乐教学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笔者认为初中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多元化的人文素养素材,让音乐课堂有声有色;创办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凸显音乐的人文属性;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激励学生参与到人文素养教育中;完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开展策略,让人文素养在初中音乐课堂落地生根。

一、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文化味、人文味、人情味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符号,音乐旋律、歌词中都寄托着创作者的情感,情感感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素材,也是音乐能够感动人的原因之一。音乐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穿插音乐文化故事,例如在鉴赏古琴名曲《高山流水》时,教师可以讲解高山流水的典故,这一典故讲述的是大琴师俞伯牙琴艺高超,却鲜少有人能听懂他的琴音,山间偶遇樵夫钟子期,钟子期能听懂俞伯牙琴声中描绘的画面,俞伯牙以奉钟子期为自己的知己,钟子期早逝以后,伯牙断弦离去终身不再抚琴。这一典故彰显了伯牙子期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怀,感受到二人之间真挚的友谊、对音乐的执著,体会到音乐中蕴含的文化味儿和人情味。此外,教师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要顾虑到初中生的嗓音条件,很多初中生正处在变声期,传授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丹田之气来发声,控制好气息,高音区要注意运用气息轻唱,避免损伤学生的声带,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尽量避免大声喧哗,避免用嗓过度,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了音乐教学的人文味儿,尊重学生的声音条件,让学生科学演唱、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营造多元化的学校人文环境

音乐是中学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科目,音乐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多元化的音乐人文环境。音乐风格多种多样,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开展音乐文化活动,例如组建校园合唱团,把喜欢唱歌的学生集结起来,合唱团可以作为音乐人文素养的“代言人”,合唱团可以延长课本上的合唱歌曲,例如《长江之歌》《共和国之恋》等抒发爱国情感的歌曲。音乐教师可以辅导合唱团的训练,根据学生声音条件划分声部,培养各个声部之间的默契配合,让合唱团为广大师生奉献一场音乐的盛宴。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组建校园音乐社团,例如古筝、竹笛、琵琶等乐器演奏社团,展现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提升校园文人环境的质量。音乐教师还可以联合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文化活动,例如利用学校的国学传统文化活动,结合语文古诗词,展现当下流行的中国风、古风音乐,例如结合苏轼《水调歌头》创作的流行歌曲《但愿人长久》,现代诗人木心的诗歌创作的歌曲《从前慢》,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呼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音乐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媒介。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于开展音乐人文教育是大有裨益的,音乐教师要秉持多元化教学理念,开展跨学科教学,组织跨学科文化活动,让校园文化活动转化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素材,渗透到学生的音乐学习和生活中。

三、完善音乐人文课堂评价体系

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了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音乐教师可以根据人文素养内涵,制定人文化课堂评价体系。笔者认为人文化音乐课堂评价体系中,教师应该构建集鼓励性、引导性、批判性评价于一体的混合式评价体系。音乐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羞涩感,能在众人面前勇敢演唱,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提升音乐学科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教师还要做出引导性评价,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尽快吸收本堂课的音乐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拍子歌曲演唱技巧时,教师可以结合柯达伊音乐教育理念中的手势作用,引导学生学拍子指挥图示,学生根据指挥图示来指挥班集体的演唱,把合唱教学和二拍子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把音乐理论和演唱、指挥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人文素养。此外教师还要穿插批判性评价,但是不是一味对学生进行挑刺,而是要客观公正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例如指出学生在演唱时存在的问题,音准、节奏的把握、吐字方式、气息的稳定性等,引导学生在自己嗓音条件下进行改正,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融入自己的个性,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开发人文素养培育校本课程

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应该找准人文素养和音乐教学之间的契合点,构建特色校本音乐课程体系,让音乐课程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素材。例如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当地音乐特色,例如独特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例如地方剧种、舞蹈表演形式、独特乐器等,教师可以把这些音乐元素纳入到校本音乐课程体系中,开设民间音乐教学,既可以传承当地民族音乐,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例如苏州一带的学校把当地独有的昆曲融入到音乐课程中,每周定期邀请当地昆曲名家进校园,传授学生昆曲演唱技巧,舞台走步艺术等,让非遗传文化在音乐课堂落地生根。音乐教师可以邀请当地优秀民间音乐人,学唱地方剧种、乐器演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初中音乐课堂,音乐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可以创新教师的教学思路。中学创新特色校本音乐课程要不断吸收当地文化特色,融入家乡的味道,赋予音乐教学浓郁的家乡味、人情味,音乐教师可以选取本校的优势项目,例如舞蹈艺术、合唱团,打造学校亮丽的音乐文化主题,让音乐校本课程成为培育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摇篮。总之,人文素养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培养需要媒介,音乐教师队伍要群策群力,创办特色音乐校本课程,挖掘当地音乐特色;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跨学科搜集人文素材;构建人文音乐课堂评价体系,让音乐评价有章可循。正所谓是“声临其境,声动人心”,音乐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音乐课堂唱响不一样的乐章,丰富音乐的表现形式,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带领学生领略音乐文化,加快培养学生的人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任明娟.中学音乐社团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及实现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199-200.

[2]洪瑞珠.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J].内蒙古教育,2016(24):49.

[3]王羽.以音乐涵养学生人文素养——合唱教学例谈[J].中小学德育,2019(6):55-56.

作者:李俊梅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坝初级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