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从人文素养谈美术史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从人文素养谈美术史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从人文素养谈美术史教学

摘要:美术史课程是美术学师范专业的主干课程。文章从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分析,阐述人文素养在美术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论述了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加强美术史课程中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人文素养;美术史教学;艺术教育

近些年来,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在艺术教育领域被不断提出,加强对人文素养的培育不仅仅体现在艺术类学科中,同样在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也得到了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还包含了人的品格和内在品质,这些不仅是我国古代延续下来的传统道德观念,更是宣扬精神文明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人文艺术的概念也在被不断的拓展。最初,人文艺术仅仅被指是“最伟大的头脑的最精彩作品”,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要晋升为“人”的思想被不断强黄,需要学习的人文科目也越来越多,同样音乐、绘画、建筑、戏剧等在这一时期空前繁荣,人们不断从古代世界中汲取营养丰富人文艺术的范畴,使人文艺术不断延续,而且越来越繁荣。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人文素养意味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特别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讲,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在美术师范类专业中外国美术史的课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正确审美观的主要理论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平台,因此,更应加强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在大学时期不断完善其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一、美术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美术学师范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习美术文化与知识,接受艺术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艺术教育理论,这就要求美术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实践功底,同样应该具有过硬的美术文化与知识,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美术教育工作。教育学家怀特海曾将教育必做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相较于知识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知识才是师范类专业学生需要做的,也是高等教育师范类专业教师应该注意的。此外,在多元化视角下,当代的艺术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经常会出现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情况,呈现出跨学科的特征。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往往与历史学相交叉。在这种情况下,美术史的课堂教学既要保证艺术学科的主导地位,将艺术作为主题、主要内容、主题目标,也要将其他学科介入到艺术教育和艺术分析的语境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解释艺术,是学生逐渐获得解释世界的能力,解释艺术的教育,为培养智力和道德提供基础。美术史课程在任何美术学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属于专业培养的主干课程,可见,美术史教学对人文素养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而在现今的诸多美术院校中或者综合大学的美术学专业中对于美术史的教学往往更侧重对于美术实践能力的介绍。另外,由于专业课的安排,也使得学生对于美术史相关理论课程不重视,以考试为目标,美术史教师专业知识匮乏,不注重理论前沿的发展,教学内容过于老套缺乏新意,也使得学生对于美术史的学习缺乏兴趣。美术类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艺术实践技能的培养,对其进行文化素养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他为学生的专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美术理论研究、审美意识发展有足够的敏感度,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做到运用发展的意识不断扩展学科素养。从对学生职业生涯长远规划的角度来看,大学的美术史教育者应注重学生的成长,特别是精神方面的成长,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和创造性。

二、美术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人文素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素质和品格,是人在基本素质形成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环境熏陶、受教育和实践等多种途径,将人文知识和能力内化。人文素养的的培养包含了人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也包含这人文精神。在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素养的教育,随着我国软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文化政策用以提高人民的人文素养。在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深化改革、教育现代华和终身教育历练都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对高层次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更是尤为重视。在美术学师范专业的教学中,除了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学科素质、艺术实践能力与心理素质外,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艺术教育的知识层面看,其主要目的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从实际操作层面,是对艺术表现技法的训练;从鉴赏层面上,则是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并构建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美术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对艺术的传承,教学内容是对不同历史时期艺术表现形式和方式的阐述,是建立学生对于传统绘画的认识,从而能够从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在师范专业的美术史课程中,还应该融入学生对于审美意识构建的方式与方法上的探讨,另外帮助学生建立审美意识和美术史教学能力。在美术史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培养是潜移默化的,无法用准确的标准来衡量的,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建立基本的审美意识和审丑意识,特别是对于近现代的艺术应该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在人类艺术史的发展长河中能够被现在广泛认知的或者能够被当代人提及的艺术,必定是在当时的社会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并能够取得广泛的审美认同的作品和艺术家,其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方式、绘画语言注定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和审美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当代艺术领域,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能够欣赏的艺术作品也越来越多样化,艺术的欣赏、审美意识的建立不在仅仅局限于课本,因此,通过美术史课程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导向具有非常中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

随着科学不断的进步,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进步,在美术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多媒体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并使原本只能平面展示的艺术作品立体的呈现在课堂中。在美术学专业的高等教育中,美术史、艺术概论等艺术理论课程由于充斥着大量的理论内容,课程难免枯燥,而通过一些多媒体手段往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且使课堂更加的生动。此外,在美术学师范的培养体系中也融入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内容,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堂教育教学表现形式和现代教育科技,并且将其利用到未来的教育与教学中。通过较为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开发教学设计的方法,在传授人文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拓展美术教学思路。此外,美术创作实践类课程也可介入到美术史人文能力培养提高的范畴中,艺术创作作为一种以视觉为主要媒介的表达方式,在合理的教学设计中,艺术创作也可以是美术史人文知识和能力的中间环节,能够在广泛的人文知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外很多的美术馆会在周末时间开放部分区域提供给中小学生进行现场的艺术临摹,并会安排特定的讲解员进行讲解,在美术教师和讲解员共同的作用下,学生们能够更加有效的了解到美术作品的历史和创作方式,也为美术史人文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模拟的体验,像艺术大师一样进行创作,提供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近年来,市面上关于美术史类的书籍也在不断的发展,更加的多样化,由原先枯燥的理论讲述变成了故事式的呈现,作者表述的语言也越来越具有趣味性,从历史编年的传统模式逐渐变为短时的、话题性、针对性强的新形式,诸如此类的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史知识的连续性,并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使其更有趣味性。将原本枯燥的美术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帮助师范类学生更好的运用美术史知识。

近年来,受到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的艺术教育领域也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美术学师范专业与美术专业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培养的学生的艺术教育能力,抛开艺术更重要的是教别人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其他人创造能力的方法。作为高等院校美术学师范专业的教师更应注重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的传授其艺术实践能力。创造力是艺术的本身,而人文素养更是创造力的源泉,也是艺术教育在去除艺术之后,为人类的发展作出的实用贡献。

参考文献:

[1]常宁生.穿越时空——艺术史与艺术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英)怀特海著,徐汝州译.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3]曹克训.如何在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J].科技信息,2007(36):838.

[4]杨松崧.谈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教育探索,2013(4):27-28.

[5]邢莉,常宁生.DABE:美国当代艺术教育的主流理论[J].艺术教育,1997(3):26-31.

作者:单林梦 刘卉 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