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路径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摘要】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补充,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具有医学、社会和科学多重价值,但目前高职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普遍存在课程、教学、教师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

【关键词】医学生;高职;医学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人文素养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一种思想和品质,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具体到医学领域则是有同情心和职业道德、待人有礼,可从心理、精神层面“治愈”病人,使临床治疗事半功倍。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作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隐性课程,涉及医患沟通、医学礼仪、卫生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文学和历史等多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育内容包含不迷信、知识丰富、判断力强、高尚、谦虚和无私等品质,充分体现了我国“济世救人”“大医精诚”和“医乃仁术”等传统医学人文思想。

一、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

从医学角度来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医学人文精神是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人文关怀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相辅相成,故医学人文教育有利于复合型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从社会角度来看,医患沟通是避免和解决当前频发的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医务工作者以友善、诚信、敬业、法治、公正、平等、和谐、文明的方式与患者沟通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这些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内容,故医学人文教育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科学角度来看,人文精神是医学技术的重要辅助,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只有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技能的医学生才能成为岗位能力强、医德高尚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合格医学专业人才,保证医学技术造福人类,故医学人文教育能够有效促进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双向平衡协调发展[1]。

二、高职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课程方面,高职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不仅缺乏整体规划,课程之间相互独立,造成课程体系不完善,还以思想政治课为主要人文素养教育模式,忽略了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融合,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严重影响人文学科的学习质量;教学方面,高职医学院校普遍重知识技能培养轻人文素养教育,以实践和动手能力为学业成绩的主要考核指标,且人文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方面,大部分高职医学院校教师学历水平较低,未接受过专业人文教育培训,知识结构局限于医学领域,无法跨学科完成人文课程教学;环境方面,高职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将大部分教育资金投入实验室建设,校园建设也以自然环境美化为主,极度缺乏文化景观,且很少组织人文活动,不利于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一)加大人文学科建设力度1.重视人文素养教育。针对高职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问题,高职医学院校应将人文素养纳入理论和实践考核指标体系,与试卷、操作联合计分,并重视临床实践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综合教师评价、病人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医学时事、标准化病人和导向问题引导医学生体验病人感受,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培养同理心和沟通交流能力;利用案例教学法和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创设临床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加深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素养的理解;利用微信加强师生互动,拓展教学途径,并通过线上教学、讨论、点评、分享和竞赛活跃教学氛围,增加医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乐趣。2.完善人文课程体系。在重视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上,以系统性和实效性为原则,对卫生法学和医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进行整合,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促进教学与临床的衔接;优化或开设音乐、医疗与法律、宗教研究、视觉艺术、医学人类学、医患沟通、医学与文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优化职业价值;优化或开设医学史学和哲学课程,加深医学生对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的理解,优化医学人文知识;增设情绪管理、生命尊严和逆境生存类课程,增加人文课程比例,进而形成医学人文学科群,完善人文课程体系。3.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在重视人文素养教育和完善人文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线上线下教学结合,保证人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拓展医学生的视野,丰富人文素养,进而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此外,还要积极构建第二课堂,通过组织人体标本陈列馆参观和遗体捐献仪式加强生命科学教育,使医学生学会敬畏、尊重生命;分阶段开展以成长成才教育、职业规划、学习指导、心理健康和入学适应为主题的班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质量;开办人文类讲座论坛,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开展无偿献血和送医送药等公益活动,培养医学生的服务精神,并锻炼沟通交流能力;举行文体活动竞赛,培养医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学习动力,促进长期、全面发展,进而不断拓展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养工作覆盖面[2]。

(二)教改强化人文素养教育1.转变教学方式。针对高职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学问题,高职医学院校应引导医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交流合作,提升人文素养,如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注重知识背景介绍,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积极渗透学科思想,强调探究性学习,引导医学生思考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以“主修课+选修课”的形式合理搭配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在减轻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转变其思想,认识到医学与人文的联系,促进其综合发展[3]。2.实践渗透人文思想。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医学生对实践课程的热情进行人文思想渗透,在实践过程中邀请临床医生讲解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医生的工作流程、技术操作,并组织医学生深入临床,近距离观察病历书写,参与日常查房,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询问病情、管理病例,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拒绝病人不合理要求的沟通技巧和满足病人需求的方式方法,使医学生对将来从事的临床工作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深刻体会临床医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医患和睦相处的精神,增强身为临床医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利用这一点强调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促使医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医学人文素养。3.提升教师人文素养。针对高职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师问题,高职医学院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积极晋升职称,有条件的最好定期组织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以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教学经验,充分挖掘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教育资源,进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强立德树人本领;组建医学人文教师社区,定期开展跨领域知识整合与研究、主题式经验分享和教学观摩与讨论等活动,让教师分享研究心得、教学经验和课程理念,帮助发现人文教育方式的不足,集众人所长不断优化、创新医学人文教育模式,进而推进医学教学共享发展[4]。总之,鉴于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多重价值,针对高职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职医学院校应通过重视人文教育、完善人文课程体系、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和转变教学方式、实践渗透人文思想、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加强校园人文建设等途径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苏友利.高职院校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13).

[2]沈昌海.医学类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8(26).

[3]张丽影,赵红,李丽华.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新模式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8).

[4]雷蕾,房容宇.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培养研究[J].明日风尚,2017(09).

作者:刘永杰 单位: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