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经典诵读实践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经典诵读实践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经典诵读实践研究

【摘要】经典诵读是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新载体。作为文科类高职院校,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晨读工程、构建多元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养、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开展“经典浸润”活动以及灵活对学生评价进行实践探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经典诵读;高职;人文素养;研究实践

一、经典诵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新载体

伴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就业导向”为培养目标,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普遍被边缘化。经过很多专家、学者、教师的不断呼吁,不少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对学生长远的发展是较为致命的缺陷。“使学生能够站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文化扩张或冲击中得以创造性地发展。”[1]大家基本上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党的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指明了未来几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认为诵读中华经典是重要的途径。可以说,让学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可以陶冶情操,使其文化修养与品质养成得到一定提高。经典诵读对于塑造学生的灵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高职学生诵读经典、走进经典、学习经典,是他们应尽的历史责任,也是作为新时代人才立足现在并走向未来所应具备的基本人文素质[2]。

二、经典诵读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实践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以培养适应现代商务事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应用人才为宗旨的高等院校,是培养广西商务行业经理人才的摇篮。作为文科类高职院校,通过诵读中华经典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做了一些初步尝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实施晨读工程,建设优良学风为营造健康向上、勤奋好学、书声琅琅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晨读中日有所诵、日有所得,从而促进学校学风建设。2014年9月学校专门印发了《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晨读工程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主管教学副院长任组长,教务处和学生工作处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各系党政负责人为成员的晨读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方案还明确了晨读工程对象为全院在校学生;晨读时间为每学期第1周至第17周的周一至周五早上7∶20~7∶50(后又调整为8∶00~8∶20);晨读地点以每个班第一节课的教室为主,如当天第一节没课,则由各班组织在足球场进行,如遇雨就改在图书馆、体育馆进行;晨读组织人员以班干部为主,辅导员、班主任参与辅导;晨读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和外语为主,同时组织老师编制晨读手册。方案还要求各系成立本系的工作和检查小组,由专人负责,严格考勤制度并建立奖惩制度,对优秀学生、优秀班级进行奖励,并纳入优秀班级、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的评选范围。将晨读活动纳入教学督查的范围,教学督导室安排督导员进行巡视和检查。学生未按要求无故不参加晨读,每学期累计3次,取消该学年评先评优资格。晨读出勤率未达90%,每学期累计3次的班级,取消该学年先进班级评选资格。对严重缺勤的学生,可以依照《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违纪处分规定》给予纪律处分。一天之计在于晨,实施晨读工程以来成效明显,学风校风、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每天早晨教室、东盟广场、升旗广场、田径场清脆悦耳的读书声,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晨读工程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文化育人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构建多元课程体系,让经典诵读走进课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逐步形成了基础性课程为主、限定性选修课程为辅、自主性选修课程拓展的多元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把经典诵读主动融入基础性、限定性和自主性人文素质教育。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及学生今后工作的需求,我们开设了职业口才、商务写作与沟通、中国文化概论等近30门与人文素质有关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3]的精神,我们还建立了限定性选修课、自主性选修课平台,开设了国学精粹及应用、古代诗歌鉴赏、中国传统文化、中华诗词之美、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这些课程中通过教师示范、音频视频展示、课前三分钟诵读、个人诵读、分组诵读等方式,让诵读中华经典走进课堂。

(三)提高教师素养,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要想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学者徐明生有这样的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需要讲授此类课程的教师具有很深厚的古文功底,并具备能够将传统文学的魅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细细阐释,使学生理解,明白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正确解释和讲授经典诵读作品的能力,和学生在学习中一起理解、感悟经典[4]。正所谓“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教师培训发展计划,为教师提高人文素养创造条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攻读人文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人文学科专业,激励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开展人文教育教研和科研活动,同时加大非人文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渗透和融合[5]。所以学校的人文素质授课教师除了平时注重学习提高国学功底和人文素养,还积极“充电”,参加教育厅等部门举办的高校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培训、职业院校公共课教学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充电提升自己,引领学生学习经典、走进经典。

(四)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根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等活动的通知》,从2008年开始广西开始组织举办全区教师、大学生、社会人员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并从中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全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学校从2008年开始在校内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目前已经连续开展了12年。通过广泛宣传、班级推荐、系部选拔、学校初赛选拔、学校决赛选拔,再到教师辅导、校外专家指导、录制视频参加自治区语委组织的复赛、现场决赛等环节,层层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师生组队参赛共获得历届广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23个奖项。经过12年的建设,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带动下,学校逐步形成了“诚信为基、和谐为贵、特色为魂、卓越为道”的现代校园文化。

(五)开展“经典浸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公共基础教学部、图书馆等部门,通过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坚定文化自信”、教职工诗朗诵比赛、商咖文化节、“经典诵读”主题党日活动、“行走的阅读日”读书活动、专家大讲堂、优秀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还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成立读者协会、晨曦文学社、经典诗词研读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等学生社团,通过开展“诵读经典,缅怀先贤”清明诗会、经典诵读进社区、诗歌分享会、“唱响团歌喜迎”班级朗诵比赛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领导组织以及策划运筹作用,借助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课余生活品位,构建多层次、浸润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使学生时时浸润在中华传统经典的浓厚氛围中。建设物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素养环境。在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实验室等公共场所,悬挂、张贴图文并茂的经典名句标语。利用学校的LED宣传大屏、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每学期出一期“品味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主题板报,或摘抄经典或发表感想。借助校园“天籁之音”广播,每周播出一期“与经典同行”经典诵读栏目,播放《经典咏流传》、经典诗文朗诵示范、经典诗文为词的流行歌曲,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经典的永恒魅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升华。

(六)灵活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在经典诵读实践中提升自我考核评价标准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明确的导向作用,我们在实践中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显性课程(课堂教学)与隐性课程(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自2011级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素质教育学分,将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职业技能竞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公益服务等统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10个素质教育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学生参加学校或各系部举行的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获得奖项可以申请素质学分中的“业绩奖励学分”,由班主任依据获奖证书进行核分登记;学生在经典诵读大赛等现场观看观摩比赛可以申请“学术创新学分”,由比赛主办方依据学生参加情况进行核分登记。通过这种灵活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经典诵读实践中提升人文素养。

三、经典诵读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成效

通过实施“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经典诵读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有效提高了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人文素质比赛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自治区级奖励30余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高素质的国际商务应用人才》在2014年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学校2019年入选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书香熏陶师生,经典浸润人生,充满书香的校园文化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各项工作的开展,学校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多次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王征文,王琳,马小庆.发掘“国学”精华,促进人文和民族精神发展的研究[M].《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2017:210-215.

[2]何叶娟.经典诵读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实践[J].文教资料,2012(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4]王畅.“经典诵读”在提升高中生人文素养中的价值追问与反思[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5]刘凤梅,武淑玲,田庆轩.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与回归[J].河北职业教育,2017(10).

作者:张海涛 单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