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志愿服务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志愿服务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志愿服务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实践

【摘要】目的研究志愿服务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应学院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160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实验组志愿者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每周末增加志愿服务活动。结果实验组学生在本研究结束后对医学素养的关注度、对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的认知、对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研究前;在经过志愿服务培训及实践课程后,实验组人文素养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结论志愿服务能明显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值得在未来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志愿服务;医学生;人文素养

美国当代医学人文学奠基人埃德蒙德•D.佩里格里诺(EdmundD.Pellegrino)有句格言:“医学是科学中最人文、人文中最科学的学科,关乎人类的苦难与尊严。”医学人文是20世纪兴起的以反思医学目的、维护医学尊严、坚守医学良知为内容的学术思潮和社会文化运动,也是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对医学的本质与价值、卫生保健的目的与意义、医疗保障的公平与公正等问题进行探究的实践[1]。当今社会,医疗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分子乃至更微观的层面,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医学人文教育。当冷冰的仪器替代了情感的沟通,冷漠替代了温情,医患关系也随之由亲密和尊重转为生疏和紧张。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新时代医改的背景下,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发现,志愿服务实践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有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3月至11月嘉应学院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160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80名和对照组80名。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实验组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每周末增加志愿服务活动。

1.2.1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人文书籍阅读、人文电影观赏、人文大讲堂、岗前培训、周末导医、健康宣教、病房送温暖、倾听患者的故事。

1.2.2志愿者服务活动安排根据志愿服务培训及实践内容,将实验组的80名志愿者分为4组,每组20人,分批参与培训实践活动,见表1。

1.2.3效果评价研究开始前,向160名学生发放“医学生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度调查问卷”,了解医学生对我院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度和满意度。研究结束后,再次向160名学生发放该问卷,对比两组的结果,分析志愿服务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的影响。

2结果

研究结束后,实验组学生在对医学素养的关注度、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的认知、对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满意度项目上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且95.1%实验组的医学生在研究后表示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见表2。

3讨论

3.1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专业教育过程中,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将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和精神。上海中医药大学曾在校内对医学人文类课程需求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开设医学人文类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的需求较大;其中,课程内容与临床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是医学人文课程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2]。近10年来,众多研究者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也发现了其不足之处:如医学人文教育与实践脱节、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质量良莠不齐、医学人文教育教学阶段的连贯性不够、人文知识传授的教学内容与现实联系偏弱、教学形式单一、考评体系不完善等[3-4]。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建议:①加强医学人文师资力量,完善课程设置,促进教学方法与考评模式的改革[3];②注重医学人文教学的全程性、渗透性及多样性(即传统教学模式与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2];③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连贯性,把医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同时回归国学经典,传承古代医学的人文精神[5];④开展“两课堂”全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6];⑤促进医学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的结合[7]。努力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合格的临床实践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医生。

3.2志愿服务对医学人文教育意义

志愿服务是一种新的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模式,为提升人文素养提供了实践支撑。志愿服务与医学生人文素养融合有其理论合理性,“关爱人”是两者共有的文化基础,“主体性”是两者共有的思想基础,“群体性”是两者共有的实践基础,促进医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化、专业化、常态化能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8]。

3.3嘉应学院医学院医学生志愿者的现状

嘉应学院医学院目前拥有2支志愿服务队,“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医疗服务队”,后者加入了2018年广东省医学生公益种子培育计划。2支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参与健康宣教、慰问敬老院老人、社区义务量血压和测血糖等活动,但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前未进行人文教育的集中培训,在活动过程中存在把志愿服务当做实践任务,没有激发人文情感自觉投射的问题。活动后无组织分享与交流,对志愿者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未起到预期效果。针对目前我院志愿服务存在的不足,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本研究通过探索志愿服务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研究,完善我院医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培训和实践模式,提高我院医学生参与医疗志愿服务的能力,最终明显提高了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值得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大庆.医学人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

[2]胡晓燕,何兰萍,鲁琳.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对医学人文类课程需求调查[J].医学与哲学,2017,38(12A):75-77.

[3]燕娟.美国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6):689-692,746.

[4]张威,孙宏亮.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研究的现状及走向[J].医学与哲学,2017,38(7A):52-54.

[5]田鹏.“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人文课程的序贯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4-5.

[6]孔令瑜,毛春,黄春蓉,等.“两课堂”全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对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1):1707-1710.

[7]许争昱,戚继荣.人文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的医学人文教育[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5):420-422.

[8]林锦秀,林楠.志愿服务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融合之道[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2):244-247,259.

作者:申梅 周晓增 张彩婵 古雪萍 钟伟雄 廖锦发 单位:嘉应学院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