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美术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美术教育占据了重要地位,人文素养成为当今世界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人文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美术教育发展培养出新一代的人才。文章就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策略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1]p2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仅仅单纯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和美术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创设人文情景,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追寻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适应时展要求,进行人文性教育,培养新时代的精神,若无“人文性”,美术教学就没有灵魂精神,无生命力可言。
一、美术教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是由美术和教育两因素组合在一起的,而教育就是指美术中蕴含的一些人文素养和教育功能,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掌握简单的书本知识和绘画技法,更需要的是深刻理解美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背景,对社会有历史责任感,培养审美情操,就是所谓的“人文素养”。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历史记载,许多作品也都是靠着文化传承发展下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它能够与社会生活、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具有联系,从单一美术学科上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比如古代建筑是由艺术家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社会风貌,再加上自己的思想见解绘画建筑而成的,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绘画技法,还可以学习文化历史知识、思想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健康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密切关注人的情感、态度、精神、生活、尊严来进行因材施教,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美术学科的基本理念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在美术课堂上人文性教育缺失,更注重强调知识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性,尤其现在面临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许多学校配有美术教师却在实施教学中出现了中高考考哪门课,就学习哪门课的错误实施方式,往往霸占美术课,导致许多学生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遇到问题不能够积极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生活总是秉持着消极的态度,这些都是当前教育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当前美术教育人文素养弱化的现状
长期以来,美术教育的走向已经偏离,过于强调美术技能,而“教育”并没有体现,出现了重模仿轻创造、重技法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等方面,导致美术教育人文素养方面缺失严重。现在师范院校的学生往往在学校里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其美术蕴含的人文背景知识寥寥无几,导致未来的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只是一味填鸭式的灌输,学生也很难有兴趣去继续学习、探讨,把“美术”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独立起来,只是单纯的讲解美术技法知识和绘画技能,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到枯燥无趣,违背了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美术”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拓宽视野,应该与多学科相互渗透进行教学,缓解由于学业压力过多,释放情操的一门课程。由于当前美术教育缺乏重视,美术教师也很难重视自己的学科,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缺乏创造性,忽视人文性的缺失,改改画或者适当地进行评价,课堂氛围调动不起来,学生也学不到相关美术技法和一些人文知识。当前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很难使学生情绪高涨,即使自己拥有很多才华却无法施展开,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而且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学习,导致了他们在创作作品时没有灵气、故事,只是简单完成任务而去做,并没有一些创意、想法。教师也缺乏人文素养知识的学习,或者有的教师根本没有这个概念,更不可能在课堂上涉及人文知识的学习。
三、美术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
任何美术作品都凝聚着人文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灵魂的美术作品称不上艺术作品。美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课堂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不仅获得基本知识,还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形成正确价值观,培养人文精神。
1.将人文素养纳入教学目标以往教学目标过于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美术课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审美情操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与其他语文、数学、历史、英语等一些文化课的学习不同,部分地方学校的美术教学目标只是单纯为了完成目标而设立,并没有涉及人文素养的教育,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生“听”的过程,讲解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认为教学目标完成,课程设置合理就可以,忽视了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在素质教育的大观念下,注意到学生“双基”文化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美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体现在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2]p39当前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是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将人文素养纳入教学目标也是当前社会的重点问题,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增强审美能力,能够辨别善恶美丑,传承中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健全和谐的发展。
2.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充分挖掘美术教材美术是一门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切美术作品都来自生活,比如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古埃及美术,都是源自当时的生活背景下进行描绘创作,美术课程在进行教学时,要体现它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在讲授时要多联系实际生活,只有切身经历感受时,才会有兴趣学习,探索其中的奥秘,积极主动在课堂中沟通交流、合作共享,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在绘画中进行创意、联想,学以致用,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如学习了剪纸一课,可以在春节的时候自己剪纸贴在窗上,以此来装饰美化房间学习色彩可以学会颜色搭配的运用,提高审美能力。联系学生经验,引导他们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进行大胆创意的想象制作。课堂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通过走进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人文精神,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学会热爱生活,保护环境,了解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运用点、线、面等艺术语言,通过对比、和谐、平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3.创设美术课堂的人文氛围美术课应是师生心灵的撞击、人文信息的交流、师生与作品的情感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放松,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师与生、生与生一起交流探索作品,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培养他们观察力、想象力,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人文素养。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教师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师“教”和学生“听”被动式的接受教育,而是角色互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促进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共同学习,学生可以反驳教师,教师也可以像学生虚心学习。营造于有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人文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整节课气氛活跃,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开展,教师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一起探讨学习美术知识以及蕴含的人文素养,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营造人文气氛同时,应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问题式等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传统服装》一课,教师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在课上教师展示国内外服饰,根据不同国家历史背景进行讲解,学生交流合作表达自己最喜欢哪个朝代的服装,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制作。教师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方法,在美术课不是让学生单纯的临摹,抑制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营造人文氛围,学习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方法,也能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还能对国外的文化知识背景也有一定了解。以往的教学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灵活设置教学情景和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造美术教学人文氛围,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体现人文素养。
4.教师不断加强自我人文修养以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教育的发展,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人才,具备文化修养,了解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引导学生审美情感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打破了过去以为“只要会画画”就能当美术老师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常常被比作为“一桶水”和“一杯水”,所以教师要具备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以及西方的美术史等历史知识,才能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随着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精神需要也应得到满足,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应作为重点,首先需要教师具备人文素养,美术教师不仅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应该不断加强自己人文知识的学习,不断铸造自己的人文精神。作为教师,具有以身示范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起到作用。根据调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并未涉及人文知识的讲解,是因为教师自己并没有掌握人文知识,怎能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呢?有效教师:“需要在期望完美的动力之下有目的的行动,需要这样一个态度:学会教学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在这期间,教师通过反思和质疑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3]p60美术是人类文化造型的载体,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密切。如果教师不了解人类学、历史学等对美术学的作用,对美术作品也不可能掌握,不能剖析作品背后蕴藏着背景文化、技能技巧、思想情感。同时,美术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装备自己,使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完善,有利于开展人文素养的教育起到奠基作用。
四、结语
在当今世界教育大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作为美术教师跟进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美术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师不仅会单一的技法,更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文化素养,才能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王大跟.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谢雱.中学美术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作者:马洪妍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