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英语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文素养的提高关系到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地位,更关系到作为社会希望之所在的大学生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升归根结蒂是人文素养的提高。在现行的大学教育体制下,我们的灵魂是被忽视的,大学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当代著名学者何清涟曾经说过:高等教育已经沦为一种技术教育和工具教育,一些针对就业开展的训练而已。国学大师吴宓曾经说过:在人生中,重要的不是行为,也不是结果,而是如此行为的男女的精神和态度。长期以来,英语专业由于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的不明确一直被排除在人文学科之外,传统上将其归为基础性学科或者工具型学科。在市场化的今天,外语作为工具用来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似乎应将其归为工具型学科;而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又是侧重于语言教学和技能型教学的基础教育,所以英语专业的社会地位和学科地位较为尴尬,这就导致了我们在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如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欠佳,人文素养较低,没有建构整体的人文学科的培养理念,这就直接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架构无法和国外接轨,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无法适应全球化冲击的今天,人文素养的提升对未来英语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那么,英语专业学生如何提高其人文素养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呢?英语专业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哪些困境呢?
一、英语专业自身的学科困境禁锢了英语教学方式改革,限制了英语专业人才人文素质培养
长期以来,英语专业教学中侧重语言层面的课程如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都处于核心位置,这些课程不但周学时较长,而且需要学生在课堂内外充分地参与并加以大量的实践才可以掌握,这不但大大压缩了英语专业学生对其他通识类科目的学习时间,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迫使学生无暇顾及其他人文学科知识的了解。当前外语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都是围绕英语技能为主的教学,选修课也更多是以公共课如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为主,而用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哲学、历史、政治、人类学等学科的课程寥寥;相比较而言,综合性大学凭借其丰富的学术资源以及全面的学科专业却可以让学生获得较为完备的人文素养的熏陶。既然英语专业学生总体的人文素养不尽如人意,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该认真地分析一下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人文科学素质,然而,目前的国内英语专业教学却由于学科本身的问题而制约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如前所述,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一方面与其专业技能课程占用太多时间,削弱了英语专业总体的课程安排有关;另一方面,专业性外语学院师资的人文素质低下也间接影响到英语专业本科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朱刚教授认为:外语专业在其任教的南京大学作为“应用学科”而非其应当所属的“基础学科”,是在文史哲之外的另类———国内高校的领导恐怕对外语专业都持有类似的看法。另外,外语专业又和商科、法学、社会学等“应用学科”有相当大的区别;高考曾经设有文科、理科和外语,外语单独招生,这似乎给人的印象是外语既非理科也非文科。因此,作为外语专业之一的英语专业也自然难逃学界对其“身份危机”的质疑,这就进一步导致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学科视野过于狭窄,究其原因便发现这和英语专业的学科身份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北京物资学院外语学院的路文军教授也认为: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并没有将更多的时间用来钻研本学科的发展,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辨意识在渐渐丧失,更不用说用自己的擅长的方式来开设人文素养的课程或是进行教学与学科相关联的研究。[1]众所周知,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43年在其论文《人类激励理论》(ATheoryofHumanMotivation)中就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其中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教授的主要观点便是希望个人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2]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提出:人的知识层次、文化视野决定了其社会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批判,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能力,这是不久的将来英语学科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出路所在。[3]笔者完全同意张隆溪教授独特的见解,英语专业必须借鉴其他人文学科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的经验,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跨越学科鸿沟,培育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和高素质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将成为未来英语学科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压缩了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大纲》)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4]《大纲》的颁布较好地规范了英语专业发展所应当遵循的基本路径,同时也规定了英语专业的发展就是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掌握基础上的交叉学科的学习。复合型人才固然提升了英语专业学生市场的竞争力,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强烈的人文主义倾向,这点在笔者所调研的代表性外语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中可见一斑。作为国内外语专业研究和教学的领头羊,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长期以来都是外语专业改革的风向标。
通过查阅两所知名学府英语专业四年所开设的课程目录后发现,尽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也开设国别方向类课程如《英国社会与文化》、《英语国家概况》、《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美国通史》、《美国外交》以及高年级选修课程如《英语电影赏析》、《公众演说》、《跨文化交际》、《西方社会学》、《中美关系》、《国际关系概论》、《工商管理概论》、《世界经济概论》、《传播学概论》、《国际传播》、《美国宪法》等通识类课程,然而,大部分的课程都是侧重于当下市场化的考虑,涉及到人文素养的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典著作的相关阅读和写作课程几乎没有;尽管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在北外英语专业的基础上做了些许参考和调整,如《国际金融概论》、《国际贸易》、《修辞学》等课程的开设打破了学科界限,并且向全院学生列出约100部人文经典著作如《中国哲学史》、《英国戏剧史》、《西方文明史》、《生活的艺术》、《人类的故事》以供选择性阅读,然而最终的阅读效果又如何呢?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里,学生阅读人文经典的动力和契机又如何呢?笔者心存疑虑。此外,其他几所专业性外语院校情况又怎么样呢?笔者曾经的母校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大学四年的核心课程除了《精读》、《泛读》、《视听说》、《写作》、《语言学》、《英美文学》等传统课程之外,人文通识类课程也仅有《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国际政治》等概论性的课程,人文经典课程极其匮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仅仅在其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外国教育史》、《普通心理学》、《教育哲学》、《教学管理》等隔靴搔痒的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并非经典的专著诵读,另一方面也无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而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无一例外地都是语言基础类或者语言技能类为主的英语教学,尽管天津外国语大学也利用地缘优势丰富师资开设了如《中西文化比较》、《英国社会文化史》、《拉丁美洲史》等较广泛的概述类课程,然而,整个国内英语教学的主流依然是语言+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且由于时下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英语专业内部已经开始了“英语(国际新闻)”、“英语(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法律)”等具备显著工具型的专业,且不说英语专业的社会认可度是否日渐式微,仅仅传统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已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搁置一边,单纯追逐市场化的需求而降低学生人文素质是功利性的表现,是短视的表现。
与专业外语院校不同,笔者博士期间的母校厦门大学由于在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方面的成绩而享誉海内外。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全校选修包括知名博导在内的众多课程,博导也需走进课堂教授经典人文知识,旁听人文类课程无需预约更无需担忧某些课程的存废问题,从本科到博士都有机会接受到从传统到经典的人文知识熏陶;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南京大学人文学院、复旦大学人文学院等都是国内知名的综合性高等学府,笔者经过走访以及通过朋友了解,这些学校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跨学科、跨学院选修自己喜欢的人文经典课程,接受较为全面的人文经典的教育和沐浴。尽管外语类专业院校在师资方面、课程设置方面以及学科定位方面与知名综合性大学有一定距离,但是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总体方向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培养具有高度人文素养以及英语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以此为契机学生的培养和成才便可通过跨校选课、人文讲座、课堂考核等一系列方式的结合来逐渐实现,放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一大损失。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高等教育学专家凯特•查诺克(KateChanock)认为:高等教育的广泛参与必须实现三方面需求的融合:物质、文化以及认知;跨学科教学尤其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与英语课程的结合会提供一种新的学习和评估的方式,包容并蓄的课程教学要比单一课程教学更有裨益,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评估的选择。[5]事实上,除了传统的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大学的人文教育成功之外,很多国家的人文素质教育从中学就已经开始普及。加拿大安大略省从1999年就开始给9至12年级的高中生开设多样化的人文课程,并每年更新课程目录,学生可选择的课程不仅包括像公平研究、家庭研究这样的课程也包括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世界宗教等人文类经典课程,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学习能力。[6]
曾于2009年获得佛蒙特大学教育学硕士的维多利亚•普莱莎科娃(VictoriaPleshakova)就在其硕士论文中回忆了她哲学思维培养的过程,正是基于对古典俄罗斯作家如契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经典作品的研读孕育了她积极思维的能力,她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正是在当时的哲学和文学课程中与同学、朋友的思辨中形成的,同时她也认为知识与智慧是永无止境的。[7]美国俄亥俄威斯理大学(OhioWesleyanUniversity,US)自1942年就在其人文-经典学院开设大量的跨学科方面的经典课程如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雅典和耶路撒冷研究,现当代的东京、波罗的海研究,妇女思想史、文学、音乐、视觉艺术等大量的人文和艺术类通识课程,相比而言,职业教育类培训课程却受人诟病,被人鄙夷。[8]笔者所在的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时常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莅临讲座,一是为了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了解先进的英语方法的习得理念以及提高英语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审美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而且外语类课程的人文性一定不能忽略。[9]因此,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在学界达成了共识,各位学界前辈专家的真知灼见促使笔者不得不思考如何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已刻不容缓。
三、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现实困境
自2005年以来,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就逐年下降,一方面由于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供大于求,另一方面便是高素质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凤毛麟角。英语专业学生大学四年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技能外,人文素养和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较为欠缺,除了大学四年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之外,以学科为划分手段的非此即彼的培养模式大大制约了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范围。教育政策和制度并未高屋建瓴地为英语专业学生画一幅美好的宏伟蓝图,学科方向以及所学课程的局限性成为了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能力长期每况愈下的直接动因,英语专业学生不懂数学、逻辑学暂可理解,而如果连基本的人文素养都不具备将会失去参与当今全球化竞争的机会,那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困难在哪里呢?首先,社会市场化的功利性大环境扼杀了人文学科的成长环境。众所周知,工具型、功利型、速成型教学已经成为时下大学教育的风格,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就逐年下降,有些人甚至连最基本的三纲五常、四大名著是什么都不知道。此外,近年来社会对技术类人才需求较为旺盛,对哲学、历史学、中文等传统人文学科的毕业生需求日趋萎缩,“去史化”、“去哲学化”[10]、“去文学化”等字眼不时跃上报端,大学课程中更是去除了原本传统的“文学史”、“史学理论”、“哲学史”等核心基础课程,将之换成更具应用型和工具型的如“应用文写作”或“课外实践”等浅薄的快餐式课程[11],功利型、工具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也难逃厄运,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堪忧。
其次,长期学科发展的片面性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先天成长不足。长期以来,英语专业本科四年仅仅学习语言或者与语言有关的基础类技能课程,最多开设具有选修性质的《英美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概况》等隔靴搔痒的课程,而且大部分这类课程周课时较少,选修学生不多,甚至某些课程仅在大四开设,这大大地影响了学生选修此类课程的数量,质量更是无法保证。近年来,尽管某些外语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调整了英语专业学科的课程体系,但是收效甚微,因为这些高校所开设的人文课程仅仅作为课外阅读或者仅仅属于概述性课程,课外阅读无法有效约束和核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概述性课程无法就某些重要的课题进行悉心研究,这也限制了学生思维深度和批判能力的培养,归根结蒂,课程设置直接反映出英语专业自身学科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最后,制度层面的缺失无法保障人文素养的提高。西方学生在知识广度、深度方面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美国高校文科生大学四年必须要修完32门课程,课程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组成的普通教育课程,重视通识教育、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课程设置的国际化。[12]耶鲁大学英语系更是要求学生修完36门课程,学生除了完成自己所在系课程之外,必须要完成其他领域或系的12门课程,每门课程必须要通过自己思想的升华来进行写作,完成考试,抄袭是严格禁止的;更有甚者,就连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theAmericanBoardofInternalMedicine)(ABIM)都强调并培训新入职员工的人文素养,对病人采取人文关怀和照顾。[13]相比而言,我们不光在课程考核方面过于简单,而且抄袭、杜撰、信口开河成风。且不说人文素质培育本身,仅仅通过教学、课程、评估制度层面来讲美国就已经领先我们很多,如果不从制度层面确立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未来的英语专业人才将成为只会讲英语而头脑空洞的浅薄之人,制度层面确立的英语教育体系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提高。
作者:师嘉林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