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人文素养培育致力于大学生的良知、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与志愿服务在主体、目的、方法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人文素养培育与志愿服务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实践习得和氛围熏陶等形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截至2013年底,我国进行规范注册的志愿者已达4043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逐渐成为成为大学生的生活风尚。2013年12月5日,以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为起点,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及特点,把握志愿服务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志愿服务视角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及特点
志愿服务的形成源于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现代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团体的慈善服务。我国志愿服务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从20世纪60年代号召向雷锋学习的志愿服务萌芽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志愿活动和志愿者在我国开始出现,再到1993年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我国现代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进入21世纪以后,志愿服务发展迅速,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形式内容更加多样。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成为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节点,170万志愿者参与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服务,数百万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推向新的发展高峰。志愿者们在给社会带来暖流,给受助者送去爱心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修养。志愿服务的核心是志愿精神,主体是广大志愿者。团中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将志愿服务定义为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丁元竹认为志愿精神是一种不为报酬而自愿参与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公民精神、社会责任和生活品质,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志愿者是指一种基于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等因素,自愿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为社会无偿提供服务的人。祝灵君认为,志愿精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现代公民社会的核心精神,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志愿服务的基础是互助和自助,核心是慈善和为他人服务,本质是参与,前提是独立与自治,结果是倡导运动。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指出,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基于自愿原则,不受外界强制,志愿者主动自觉参与、服务社会,具有自愿性。志愿服务以社会公益为基点,倡导奉献和利他精神,具有公益性。志愿服务以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为宗旨,不受利益驱使,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无偿性。志愿服务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志愿者组织与外部协调,具有组织性。从宏观层面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人类德行和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从微观层面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化和道德养成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志愿服务内涵及特点,不难看出志愿服务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生动的社会实践,是一种高尚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难得的人文关怀。
二、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作用
(一)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目的
志愿服务是在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甘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和促进社会进步。志愿服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自觉自愿、力所能及,体现参与者的主动能动性,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形式。志愿服务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志愿精神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凸显大学生专业优势。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常常会被其他志愿者和被服务对象所感染,这些多样的情感体验丰富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将外在的道德规范积极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修养,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开展志愿服务也有助于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在与服务对象的对话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志愿服务的项目策划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二)志愿服务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
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能自觉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志愿服务是一项服务他人的事业,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服务中突了道德教育。正如美国学者迈克尔•沃尔泽所言“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大学四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与社会融合的适应期。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使在校大学生能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触动社会发展脉搏,认识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和要求。志愿服务的过程培育了大学生美德,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激发了大学生的互助意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体现着对人生存发展的关注,体现着志愿者对生命价值和人类社会的一种积极态度。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体会助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形成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找到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得到了精神的提升。精神的付出与富足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最大的回报。
(三)志愿服务拓展大学生活动的空间,提供了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平台
人是环境的产物,成长环境与活动空间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至关重要。志愿服务是当今我国大学生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的社会实践性活动,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倡导,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大学生的共同追求。精心设计的志愿服务项目立足校园,服务社会,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自然扩展了大学生活动的空间,延伸了大学生成长的路径。在城市,大学生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社会困难群体和个人提供了精神上的关爱和实在的帮助,促进形成了互助友爱、和睦融洽的城市社区人际环境。在中西部农村,大学生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当地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发展状况,并在缩小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方面作出贡献。在环境保护等领域,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行动,增强了社会公众主动参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一)充分挖掘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树立标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道德高尚,是时代道德的先行者。大力培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充分挖掘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能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道德标杆。正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所言,“我愿是一滴水,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时,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再反射给别人。”2005年,徐本禹支教结束回到华中农业大学后成立了“红杜鹃爱心社”,徐本禹任首任社长。爱心社致力于支教助学、帮危扶困工作,开展的项目包括资助贫困学生、乡村教师培训、援建校舍、医治患病师生、建立爱心书屋、进行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2009年,红杜鹃爱心社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社团。时至今日,徐本禹的事迹仍不断激励着大学生为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而努力。从徐本禹个人的志愿服务到“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发展过程,从一个人的感人之举到一群人的服务活动,反映了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深厚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大学生良知、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2014年5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原创公益话剧《牵挂》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话剧《牵挂》以主人公张福禹义无反顾赴湖北恩施支教的感人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用青春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精神风貌。话剧主人公的原型实际就是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3个志愿者典型徐本禹、赵福兵和张瑜。话剧以支教为主线,用艺术的手法、激荡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命运抉择和价值追求。演员均是非专业的90后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演大学生的事,真实感人。《牵挂》剧组的不少演员之后也主动投身支教,成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新标杆。
(二)精心设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营造氛围
在全社会弘扬志愿精神、关注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下,参与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一种校园风尚,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精心设计贴近大学生生活、符合社会需要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进一步营造了良好氛围。良好的校园志愿服务氛围在华中农业大学孕育了一个广泛参与各种志愿服务的“爱心圈”,包括“红杜鹃爱心社”、“食科一家人”、“阳光家园”、“蓝色精灵”江豚保护等一大批特色志愿服务团队。拥有精品志愿服务活动“六爱工程”———爱心花朵工程、爱心夕阳工程、爱心暖阳工程、爱心甘露工程、爱心爱绿工程、爱心和风工程。爱心花朵工程侧重以关爱农民工子女为主的助幼行动,爱心夕阳工程侧重以关爱孤寡老人为主的敬老行动,爱心暖阳工程侧重以关爱残障人士为主的助残行动,爱心甘露工程侧重以帮助贫困学生为主的助学行动,爱心爱绿工程侧重以保护环境为主的环保行动,爱心和风工程侧重以帮助失足青年为主的帮教行动。这些志愿服务组织及平台,广泛联系、吸纳、引导、培育大学生,将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华中农业大学的校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精神紧密结合,“力耕”即努力开拓实践,“达人”则指关爱他人、回报社会。早在1996年旨在管理、协调、组织和策划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华中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经过近20余年的持续发展,截至到2013年底,学校已有经过规范注册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19760人。近些年来,每年主动注册为志愿者的学生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0%。此外,还有包括专家教授、留学生在内的2000多名师生员工常年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和志愿者广泛参与,在华中农业大学营造了大学生自觉提升人文素养的和谐氛围。
(三)切实加强志愿服务积累传承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动力
志愿服务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守。从量变到质变,从小流到江海。一点一滴的志愿服务能量积累起来可以释放出无形的积极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些志愿服务的积累传承恰好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前进动力。2003年为兑现对山区孩子的承诺,徐本禹放弃读研,离开熙攘的城市,来到贵州穷山僻壤的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岩洞小学与大水乡大石村大石小学开始两年支教生活。2004年反映徐本禹贵州支教经历的天涯论坛长贴《两所乡村小学与一名支教者》一经就立刻引发社会舆论关注。2005年徐本禹结束支教返回华农后,学校决定,每年招募研究生志愿者,延续支教行动。2006年支教活动被纳入到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通过志愿服务积累传承的过程,实际上有力地推动了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十余年爱心接力、薪火相传,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西部支教事业也愈发壮大。每一届志愿者克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水电短缺的恶劣环境,传承徐本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坚持“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干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的理念,挑战困难,勇挑重担,把支教当成人生最光辉的事业,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全部凝结在学生身上。形成了独具华农特色的人文素养培育模式,正如网友评价徐本禹“他认识到了作为一根火柴的意义。他不是第一根火柴,也不会是最后一根。”在校大学生受到志愿服务文化熏陶和感召,主动了解并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大学生自觉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进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现象逐渐蔚然成风。在这个过程中,志愿服务从一人到一群人的积累传承正是支撑大学生人文素养素养培育的有力后盾,也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精神动力。S*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滑时代”下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湖北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4187)、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实证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石径.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0)。
[2]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N].人民日报,2013-12-6。
[3]丁元竹.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祝灵君.志愿者组织、志愿精神和政党领导[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8)。
作者:王实径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