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路径

[摘要]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人才资源,是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培养具有高超医技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医学人才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较为缺失,人文素质教育处在边缘化的位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从改变思想观念为突破口,以改变课程体系为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理论联系实践为重点,逐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医者仁心”的说法,就是说作为一名医生所要拥有的不仅是高超的医技水平,而且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医学院校注重的是专业理论的传授,忽视了应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医学生所缺失的人文素养教育水平不但会影响医疗服务水平而且对于医患之间的沟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工程。

1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医学人文素质指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内化于医者个体内心身心,形成医者特有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体现为医者对患者的价值、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关怀和尊重。[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行业的进步,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1)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及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自医疗卫生事业和市场经济接轨后,部分医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受负面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向钱看”思想严重,缺乏责任心和责任意识,严重影响了医患之间的正常关系。如果出现医患纠纷后,被媒体报道转载后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古人有言“病家求医,寄以生死”。作为一个医学生,将来要做治病救人的工作,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这种素质简单地概括就是“仁心妙术”,这里的“仁心”并不仅仅是医德,还包括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妙术”也不简单地指医学上的技能,也就是说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将人文素养渗透于专业技术中,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在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中发来的贺电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这里的十六字中要求人们既要修德又要有真学问。

2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现状

进入21世纪,虽然医学界和教育界已经意识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2](1)医学生普遍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阶段,由于专业要求,我国医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理科生,大多数学生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缺乏兴趣,进入大学后,更加忽视自身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强自身的文学修养,而是应付考试。人文社会知识的缺失会导致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不够,与人沟通能力差,缺乏精神上的慰藉,还有部分学生文字书写能力差,导致病例书写不规范等问题。(2)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就是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和其他各科的选修课,以及学校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大多安排在大一和大二阶段,比如牡丹江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选修课都集中安排在大一至大三学年,在大四学年课程的设置均为临床理论课与实践技能课,课程设置较为紧凑,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理论课以外的关于人文素养的知识学习。(3)教师队伍人文素质需要加强。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师队伍大部分都是医学理论较强的老师,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缺乏足够的人文知识积累,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自然就不能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与医学理论进行结合,最终导致文医分离。

3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医学生的内心态度、价值观念能够引导其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用于“有价值的现实”当中。医学的本体是生命,医学所表达的是对人类最深切的终极关怀,为人的生命服务是医学的终极目的。[3]因此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教育紧密结合,将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融入到医学教育中。(1)树立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理论相结合的理念。作为一名医生除了具备高超的医学技能和知识,更应该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4]因此要转变观念,树立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理论紧密结合的理念,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医学生终身学习的计划中,引导学生把“治病救人”“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等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标榜,避免造成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理论相脱节的情况。(2)建构完善的人文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在国外,各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医学人文课程。西方的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部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课程占学时的比重,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日本为10%15%。[5]在我国,医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还是在学校中完成的,因此应该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时数;改革教材内容,将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知识增加到教材中;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渗透人文社会知识的案例,将人文社会知识和医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结合。(3)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平时应该多读书、多积累、拓展知识面、扩展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学校还应该通过培训、学习、经验交流等各种渠道为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供必要的渠道。(4)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来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学院校可以通过举办“国学讲堂”“志愿者服务”“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月”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丰富医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医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文化、了解社会、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医学人文的理解。此外,可以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走向医院、走进科室、走近患者,学会与人沟通、与人交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社会、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情感。综上所述,注重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文态度,才能使医学生成为人性丰满的大写的人,才能使医学职业道德的崇高性得到充分的体现。[6]只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使其在未来的医疗卫生行业中站稳脚跟,才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敏.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J].西北医学教育,2015,5(10):789-792.

[2]刘俊荣.关于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整合的哲学反思[J].学理论,2010(33):64.

[3]贾颜.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2):935-936.

[4]萨如拉.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必要性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5(4):122-123.

[5]张蕾.简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提高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102-104.

[6]李强翔.医学生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1(9):2804-2805.

作者:李强 单位:牡丹江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