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促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促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促进

摘要:21世纪是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新媒体以其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传递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而成为高校教育信息资源最为丰富和相互交流最为便捷的媒介,极大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新媒体;人文素养;教育平台

新媒体具有高实效、大容量、多功能、可互动、跨文化、数字化、虚拟化、传播空间开放的传播特性;新媒体作为工具可以进行基于搜索、下载、阅读等方面的信息整合,可以营造氛围,可以交流感情,可以全时、实时传播多样化内容,可以进行舆论监督。新媒体是现时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有效实现的最新载体,它以其先进的电脑、网络技术,多样化的传播手段,高效的传播力度以及影响广度,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拓展平台、创新载体、丰富信息、提高效率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新媒体拓展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平台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人文素养教育在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宣传和传播的物质环境发生了釜底抽薪的置换,新媒体构筑的虚拟空间应运而生。这一空间的出现,延伸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场景,拓展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平台。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里,交往者的性别、相貌、年龄等私人信息不会显现,交往者甚至可以将自己设计成自己理想的角色,由此创设的这种虚拟环境和角色进一步缩短了人们之间交往的心理距离,使人可以敞开心扉地畅所欲言。借助这种虚拟的情景,教育者可以通过变换身份来结交众多学生朋友,彼此交流。在这里,大学生朋友可以抛开一切的心理负担,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心中的烦恼、苦闷和迷惘。师生之间通过建立飞信群、QQ群、MSN群,通过网友的形式交往。有时,一些不宜当面表达的内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交流,这就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学生和教师之间真正实现了平等交流。在这样一种轻松的环境里,很容易使许多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新的人文素养教育平台为新的人文素养教育手段和方法提供了可能性,在这样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平台中,让人文素养教育有了一种焕然的新气象。此外,微博作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学习、交流时政热点的一种新兴形式,备受广大青年学生青睐。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借助博客、微博等个性化新媒体沟通工具走进学生的思想世界,扮演着普通网民、聆听者、讨论者、询问者、解答者、整理者、服务者、建设者、沟通者各种角色,搭建了人文素养传播的新桥梁,增强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而实现向大学生传递人文素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的目标。

二、新媒体创新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载体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来实现,新媒体物质形态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及其所依托的互联网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新媒体的应用形式层出不穷,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载体。在以往的人文素养教育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主要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上课形式主要是课堂讲授,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基本来自于教师、教科书和教室,也就是赫尔巴特所谓的“三中心”主导着整个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授———受”式,教育手段的过于单一使得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降,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不明显。个人博客、微博、论坛、即时通讯软件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动态提供了物质载体,通过博客、微博即时追踪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针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利用各种媒体发表相关信息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释疑解惑,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同时,人文素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将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各种媒体发表,吸引大学生的点击,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养成提供间接渠道。另外,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生动地表达人文素养教育内容,如精品课程网站、学校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在使得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途径增加的基础上,内容更丰富,共享性更高,效率更快。总而言之,新媒体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新平台,是对传统的说教的人文素养教育方式的有利补充,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从传统的师生“面对面”转换到现在的“键对键”,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了人文素养教育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信息

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载体的应用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构筑了一个信息海量的信息资源库,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资源,还包含视频及影音材料,丰富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信息资源。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固有信息的补充和连接丰富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资源。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借助于新媒体这一信息传播载体,将主流意识形态相关信息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输入到新媒体所构筑的信息传递平台中,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得以高度传播和利用,进而实现了信息共享,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的纯文本形式的束缚而使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信息内容更为丰富。二是对动态信息的更新实现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资源量的增加。借助新媒体信息传播即时交互性的特点,可以使大学生及时获得各种与人文素养教育相关的信息。新媒体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使得最新的理论成果、研究前沿信息等相关资料便于大学生自主获取和学习,满足个性化需求,推进人文素养教育基本理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和影响度,促进大学生对人文素养教育理念的认同。三是新媒体构筑的“虚拟空间”中积聚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既有文本、图形,也有釆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图像、电影等,多种信息综合的表现形式,通过各种手法不同角度表现同一形态内容,使高度概括和抽象的形态原理、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借助极高的文化与科技含量,将人文素养教育的本质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渗透,增强对人文素养教育的价值认同感。

四、结语

新型媒体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媒体信息携带的正向能量,消除负向能量。

参考文献:

[1]陈慧羲.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吴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探索[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6):134.

作者:高美萍 杜素华 单位:东营职业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