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自从我国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新概念后,各个学科都建立起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它的提出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的需要。近年来,由于中考升学的压力,学生们越来越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但却严重缺乏体育锻炼。所以,随着核心素养要求的提出,我们要逐渐加强对初中体育的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方式,建立一个高效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游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逐渐得到了老师和学校的关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和核心理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体育老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调动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从而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教学课堂。
一、游戏教学法的定义
体育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游戏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为教学目的,是新课程改革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体育游戏教学包括很多游戏种类,充分结合了跑、跳、投等运动形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热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近些年,体育游戏教学法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
二、游戏教学对构建初中高效体育课堂的意义
体育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只是因为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所以导致体育逐渐变为了一项呆板、无趣的课程。游戏教学和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相比有以下不同的意义。第一,它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也更加符合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且它能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在体育课堂中保持足够的专注力和精力。教师要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竞技体育的含义,这样十分有利于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第二,游戏教学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每个学生在游戏中都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要互相交流、共同制定计划、一起互相鼓励。所以,游戏教学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趣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待人处事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集体荣誉所带来的成就感,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1]
三、利用游戏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指的就是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高,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到更多的知识。为此,课堂中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环环相扣,以便达到提升更多的能力,得到更好的身体锻炼效果和更成熟的运动技巧的教学目的。
(一)准备活动环节
准备活动环节是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准备活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简单的热身运动来快速调动学生的身体。如果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就会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影响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想要利用游戏教学法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将游戏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以往的准备活动大多都是慢跑或是做拉伸运动,常年没有什么创新,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但是,如果将游戏融入准备活动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真正发挥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采取跳绳、踢毽子等简单的运动,达到在短时间内迅速激发学生身体机能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学生们学习体育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老师要在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学习体育知识。初中体育考试中主要有三项内容:立定跳远、跑步、实心球。游戏教学就可以以这三项内容为设计起点。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运动讲解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小礼物放在考试满分线处,规定谁能蹦到满分线就可以获得此项礼物。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还可以借此机会仔细为学生讲解每一个动作的技术要领。这样就大大节约了不必要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2]
(三)课堂结束前
学生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运动后难免产生疲惫的状态。但是,这时是一个学生对动作要领进行理解的好机会。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更为简单轻松但不具备竞争性的游戏帮助学生放松身体。同时,老师可以对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适当的点评,使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结束整堂课程,帮助学生逐渐将动作技巧内化为个人的运动能力,达到每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的目的,提升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真正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
四、结束语
体育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将老师和学生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始终都能以最积极的状态来接受每一项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海军.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探略[J].考试周刊,2016(33):118.
[2]杨金马.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7(14):121-122.
作者:曹永华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吉岘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