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的应用

【摘要】在学生发展中,中学阶段是比较关键的时期,尚未成型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负面因素对中学生道德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使中学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困境。基于此融合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本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传统文化在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对于健全中学生人格,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传统文化中学教育

1.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常见问题

一是相对滞后的中学德育教育体系。主要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表现出相对滞后的一面,教学手段单一、滞后使德育教育降低了实效性,传统文化难以有效融合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理论知识在信息时代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吸引力不大,采用传统教学手段,较多学生存在发呆走神的表现亟待解决。相对滞后的教学内容使产生厌烦心理的中学生逐渐增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更关注,也表现出叛逆性。所以,教学内容枯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文化融合德育教育方面也受到不利影响。二是中学德育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程度不高。因不重视传统文化而使中学德育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中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环节较为薄弱。通常中学教育为提高升学率,在文化课程安排方面比较重视,对德育教育的作用有所忽视,在德育教育中使传统文化的应用较少。另外,尽管一些学校在教育内容中涉及传统文化,但因教学手段和内容相对滞后,难以实现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目标。三是中学德育还存在较弱的教育氛围。文化课程是中学教育重点,使中学生难以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接受,短时间内不能对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真正领悟,影响对学生培养系统的德育及传统文化内容。在学生学习中,学习氛围与环境比较重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文化的影响。所以要改变中学德育教育融合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与德育教育有关的传统文化气氛。

2.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应用的作用

一是对于健全中学生人格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我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十分丰富,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教育资源,作为教育方式值得引用。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严谨,学习精神一丝不苟,对于树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方向十分有利,对于中学实施管理德育教育比较有利。在德育教育中应坚持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德育为先,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为精髓,使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提高认识,对于其精神世界的塑造及人格的健全具有重要作用。二是对中学生良好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具有漫长历史的中华民族,具有爱国精神和自强不息的信念。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对国家的认识产生一定影响,对个人与民族间的关系加深了解,使爱国主义思想得以形成,进而使其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

3.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应用的策略

一是教师应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在德育教育中,教师作为传播者对于培养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应使教师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在教学中不断积累,使教师价值观、道德观等品质得到真实反映。作为德育教育资源中的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应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传统文化类课程,多读好书,将传统文化向文化素养内化,在德育教学中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二是对传统文化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中学德育教育以孝道、诚信、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等内容为基础,学生应深入了解并向个人情感与思想中内化。教师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将传统文化融入,使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对中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指导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甄别,在学习中对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利用。三是在德育教育中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对传统文化教育准则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教育准则与目标是弘扬传统文化道德,与学生发展实际需求相符。在德育教育中将传统文化作为载体,弘扬德育文化思想与精神,使传统文化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4.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中学德育教育只有将其融合教育才能使其作用发挥得更明显,进而使中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所以,教师应提高传统文化素养,使其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德育教育观念更新,使教育手段不断创新。将传统文化融合教育体系、环境及课程,使相对滞后的中学德育教育体系、较弱的氛围、较低的教学实效性等情况得到有效解决。对于健全中学生人格、形成爱国主义及集体主义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彬,顾珂.论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亚太教育,2016.10

[2]李伶.探讨传统文化中的“五伦八德”理念与中学德育教育[J],德育在线,2017.3

[3]焦传凤.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才智,2016.5

[4]杨涵.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科学时代,2017.9

作者:张丽娟 单位:黑龙江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