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化体系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化体系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化体系设计

摘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是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堂课”,它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与生活情况,本文分析了一校两地办学模式下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构筑现象,以及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理念及思路,并提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的设计方式,构建下新生入学教育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和课程评价方式,提升新生入学的课程化体系设计。

关键词:一校两地办学;入学教育;课程化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党的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本质要求。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础性工作[1]。

二一校两地办学模式下新生入学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重要性,逐渐采取了多项措施优化对学生的入学教育,但是目前一校两地办学模式运用下对学生的入学教育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新生教育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缺乏评价与反馈机制。学校没有将对学生的入学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是将其当做常规课程进行。对新生采用了统一的课程教学方式,缺乏对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没有结合新生具体的职业发展方向。为此,需要将新的入学教育纳入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建立相对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优化高校人才培养[2]。

三一校两地办学模式下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理念及思路

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设计过程中根据新生的特点,设计符合新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之下,提升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设置入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将符合目标的贯穿大一一学年新生校内各类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并对其进行统一的课程化的管理,将赋予一定学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的“指南”和入门课程,为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奠定必要的基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性质和地位为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四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的设计

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化,构建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的评价四个模块。学校成立“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新生“入学教育”学分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的指导、检查等工作,下设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组织新生“入学教育”学分的认证、管理等工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课程化设计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优化大学生课程设计[3]。

(一)设置课程目标

一校两地办学模式下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课程化体系设计应当是在目标指导之下进行的,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化建设要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基准,以“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为理念,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以及日后就业等多个层面,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生活、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以此作为课程目标。

(二)设置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为新生养成教育、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充分发挥一校两地办学模式新校区的相对封闭性的优点,对大一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制定规章明确的管理制度以及规章制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促进学生能够积极用梦想点燃大学生活,促进学生积极努力生活[4]。对大一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大一新生进入到了由高中到大学的阶段,大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生活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要求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的状态进入到大学的生活之中。要求教师从学习到生活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学生认识到大学生活的特征,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从课内以及课外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促进大一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对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要求加强对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在学生入校之始即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学生在后续的学习阶段出现一些问题,“复旦投毒案”等社会新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规划意识,将大学生涯程学习与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通过职业规划的进行促进同学们在课程学习中具有明确的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并促进学生从职业整体发展规划的方向完善自身的能力[5]。

(三)促进课程实施

对大一新生进行常规式+自选式+自学式的课程教学方式。在常规的课程之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常规课程实施学习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6]。对学生进行自选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结合自身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课程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能够有效学一新生必备的知识体系。在学校的常规课程之外开设选修课,为学生开设养成教育、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供学生进行自选学习。对学生开展自学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够在图书馆通过查找资料以及电子阅览等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自学,促进对学生课程的实施。

(四)进行课程评价

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评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全面判断新生的入学教育情况并以成绩纳入课程,学生通过课程成绩正确看待自己,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同时,为学生提供反馈机制,通过反馈,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补充教学主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五结束语

一校两地办学模式下应当充分发挥该模式统一管理、容易调动整个校区力量等优点,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提升新生入学教育的专业性,结合新生的特点,设计符合新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构建符合一校两地办学模式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以及课程评价等,帮助学生在生活适应、习惯养成、职业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智芳,贺利华,施玉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模式探析[J].北京教育,2015(10):60-62.

[2]刘吕高,秦晶.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3):61-64.

[3]刘畅.“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优化途径初探——以成都学院医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8,No.89(17):127-129.

[4]杨桂霞.“95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8(08):61-63.

作者:黄洁 单位:浙江树人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