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生入学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中生进入大学后,离开了父母的照顾,面对陌生的环境,学习内容陡然增多,学习方式与高中完全不同,学习目标缺失或模糊,以前不用过多关注的人际交往也出现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所有同学都是一种考验,一些适应能力较差的同学会出现厌学现象,甚至放弃学业。及时有效的开展入学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同学们用正确的观点和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医学教育是连接“中学生”与“未来的医生”之间的桥梁,五年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对同学们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至关重要,特别是入学之初的针对医学新生的入学教育,能帮助同学们解除困惑,树立目标,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还能奠定医学生的人生信仰和追求,使同学们在学生阶段就懂得坚守医生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大大提升学习动机,意义重大而深远。针对医学生的入学教育由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谁来评价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是将医学生入学教育做好、做实的关键。
1摆脱辅导员唱独角戏的困顿局面,形成全员育人机制
目前,许多高校的入学教育是由学生工作处组织,由辅导员担当教育者的角色。这样安排固然有有利的一面,新生入学后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同学们愿意接受辅导员老师的教育指导,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可是也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辅导员没有时间对新生进行全面教育。只要担任过辅导员的老师,都知道新生辅导员最忙,在第一个学期内,一切跟新生有关的事务都由他们协调完成,这时也还没有培养出得力的学生干部来协助辅导员老师,同时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需要他们动员和组织,太多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已是分身乏术。另外,由于辅导员自身专业限制,往往不具备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背景,没有能力完成入学教育的全部内容,想要做好入学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人士来完成,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必须改变在入学教育中只凭辅导员单打独斗的现状,要形成有效的全员育人的协同作战机制,辅导员只能担任部分教育内容,更大的作用应该是协调和配合其他部门和教师完成入学教育的其它重要内容。
2改善入学教育缺乏专业针对性的现状,拓展入学教育内容
有些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仅限于生活常识指导、安全教育和校规校纪的学习,一般由高年级学长协助辅导员完成,以带领新生实地熟悉环境和座谈交流的形式进行,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解决了一些儿眼前问题,缓解了新生的浅层次的焦虑,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如果入学教育只包括这些内容显然是不够的,还应针对医学生群体,不断丰富入学教育内容,使入学教育发挥长效机制,才能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
2.1增加专业思想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
很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在大学一年级安排的课程多是通识课程,基本没有接触专业课,很多学生觉得这些课程和医学没有什么关系,也很轻松就考试通过了,等到二年级时很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都一起开始了,科目多、难度大,许多学生出现挂科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发现自己对医学不感兴趣,可是也错过了转专业的时机。可见,在入学教育内容中增加专业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专业课教师给同学们讲解本专业的培养大纲,课程设置,每一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各门课程之间的递进关系,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等等内容,使同学们在接触专业课前就了解到成为一名合格医生要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树立新的目标,在思想上做好迎接繁重的学业任务的准备,对于解除学生疑虑、稳定专业思想都非常重要。
2.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高尚道德情操
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知识和技能是医学发展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医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医学专业教学,还要重视社会和人文科学教育。可是现阶段,我国的医学教育重科学,轻人文现象较为严重,医学人文教育的失位已产生了很多不良后果。有很多学生是受父母长辈的影响,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就医方便才选择医学专业,一旦这些外因消失或改变,这些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部分同学对于新闻媒体报导的医患纠纷问题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影响了专业思想的稳定性。医疗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工作人员必须比其他职业工作人员更加严格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在医学生入学之初就培养他们关注现实、关爱生命、胸怀大爱的医学精神,激发他们深层的学习动力,增强职业自豪感,使医学生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医生,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同样重要,甚至医生本人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及理解有时比外科的手术刀和药物还重要,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是医学永恒的主题,也是自己的责任。
2.3加大学业指导力度,将学业规划落到实处
据调查,医学生80%以上的压力来自学业压力,医学教育课程多、学制长,对理解和记忆能力要求高,很多同学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失去了学习动力,不知如何安排看似很多的课余时间,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新生。有许多学校也设立了学业指导中心,开展了相关的讲座和学业规划大赛,由于师资有限很难满足众多学子的要求,学业规划大赛大多也流于形式,学业规划理念未能深入人心,收效甚微。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把“大学生学习指导”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辐射全部学生,要求医学新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的学习生活,这就需要克服师资短缺的瓶颈,配备有责任心、专业能力强、懂教育和管理的高水平的指导老师给同学们详细耐心的指导,只有学生们的自主性被调动起来,他们才能意识到学业规划不是他们需要被迫完成的另一个作业,而是科学合理规划管理自己的有效的工具,最终形成自发的持续的学习动力保证大学学业的顺利完成,乃至受益终生。
2.4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医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非常关注,可是对自身的心理方面的困扰容易忽视或压抑,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较多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医学生进行相关训练,提高其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首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新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力和心理保健意识,及时调节学生因认识偏差产生的情绪障碍和不良行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完成繁重的学业。另外,医疗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医务人员具备稳定、乐观的情绪、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要求医生能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影响病人,这就需要医生本人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可见,在入学教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维护医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需要。
3改进的单一僵化的教育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有些高校入学教育的全部内容就是校规校纪的学习,学习形式就是背诵记忆,学习结束之后组织考试,此类做法的意图虽好,可不见得能收到好的效果,很多同学靠死记硬背记住的东西,考试完就忘了,教育的意义已然丧失。让学生在入校之初就产生大学教育不过是中学教育的延续罢了的错觉,不利于学生了解和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好的教育内容还要有好的形式来呈现,应该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才能获得好的收效。举办讲座参与的学生人数多、效率高,但是主讲人与学生互动较少;座谈交流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强,能发现学生问题,但是适合人数较少的群体;主题班会可以涉及思想、学习、恋爱、就业等等问题,是一种不错的教育形式,能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解决同学们的一些困惑,教师的参与和引导极为重要;医院见习、社区医疗服务等体验式教育活动也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收到同学们的欢迎。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在线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也会让传统教育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
4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不断完善入学教育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作为激励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促进入学教育的高效开展,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完善也影响了入学教育的导向。现在有些高校也对入学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并且作为学生工作考核的一项内容,引起学院的学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如果学校把校纪校规的考试结果作为入学教育的评价标准,各个学院自然就把入学教育的重心放在此项工作上,轻视甚至忽视其他教育内容。作为入学教育的接受者和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大学生应该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评价者之一,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应该弯下腰,倾听学生的心声,把学生的反馈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不断改进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满意,这才是有效的教育。医学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针对本专业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并且还要将这些内容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需要教务部门、学院领导、学生工作处、团委、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一起共同努力,让医学新生尽快适应身份的转变,从容应对新的挑战。
作者:马建华 周琼华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