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新生入学教育的特殊性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初中时期也习惯被称为孩子成长期、烦恼期和叛逆期,是学生教育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在学生刚刚入学的一段时间对新生进行相关的疏导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入学教育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职责所在。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学生由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过渡,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于孩子的三年初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孩子在三年的初中学习和生活乃至于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习惯、道德成长、性格塑造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关键词:初中教育;入学教育;新生;变化;适应
初中新生面对即将到来的三年初中学习和生活,除了学习科目的增加和环境的改变,由于各种原因,每个学生都会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很多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三年的初中生活。相对于小学和高中阶段,初中时期也习惯被称为孩子成长期、烦恼期和叛逆期,也是学生教育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笔者长期从事初中班主任教育和教学工作,感觉初中时期是学生教育的难点期和关键期,通过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在学生刚刚入学的一段时间对新生进行相关的疏导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新生入学时的教育谈点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一、初中新生在入学后的有关变化
(一)学习内容的变化
进入初中,孩子学习的科目由过去的两三门增加到七八门,学习的难度不断加大。在小学最基本的语文、数学之外,又增加了外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等科目,学习由普通性、常识性内容逐步改变为探索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逻辑性内容,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学习科目和难度的增大对刚刚进中学的学生,在既感到新鲜同时又感到难以适应。原来一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由于不能适应这种变化,造成对学习手忙脚乱、方法不当,以至信心不足,成绩下降。
(二)学习方法的变化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方法和模式都较为单一化和程序化,只要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写作业,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在考试时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的增加以及知识的深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不适应了,不知道怎么去学习,一时间会感到茫然无助。我们知道在小学时,学习主要是耳听、眼看、手写、心记,而到了初中,知识的充分理解变得更为重要,而且要学会用思维去分析学习的知识点,充分了解各种知识的内在关系。进入初中后,如果仍然按小学的方法去学习和思考,往往就会变得很吃力。但是新的学习的方法却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多总结、多思考,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也是必要和有效的,最终慢慢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思想道德意识的变化
初中阶段处在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开始逐步形成并固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首先在思想道德认识水平上,相对于小学时期更加积极、主动和独立,开始逐步意识到每个人对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责任。不同于小学时期的只听老师和家长的思想道德标准,同时开始有意识主动了解自己的思想品质和他人的精神世界,并自觉地进行评价,开始以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道德品质,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基于这种变化,所以对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来说,就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关键时期。
(四)心理上的变化
对于刚刚成为初中生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心理的变化,例如求知欲、好奇心、偶像崇拜以及对异性的神秘感等等变化,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整个初中阶段是他们“心理上的断奶期”,他们内心更加渴望得到社会、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同学的认可、关注和关心。进入初中时期的孩子产生了“成人感”,他们不再像以前认为老师和家长说的都是对的,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想更多地通过自己的感知去了解和认识社会和周边的世界。
二、初中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注重新学生入学的第一面
七年级的新生从小学步入中学,是怀着对新学校和新老师的憧憬而来的,家长亦是如此。那么在学生入学第一天,教师就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穿着干净整齐大方,这样把学校和教师队伍的美丽和谐、亲切干练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传递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刻苦努力的精神。为了加深和新生心灵沟通,笔者在开学之前给还给未见面的学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亲爱的孩子们,学校和老师都憧憬着你们的到来,大家将要在一起共度初中三年的时光,希望好好珍惜这份师生之谊,在一起快乐幸福地相处三年。通过一封信,既表达了老师的愿望、想法,也让学生对未来三年的规划有了初步了解,让他们心中有目标,心中有憧憬,心中有计划地去度过这三年的初中生活。
(二)做好新生校规班纪的学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每个人的天性,但是自由是在守规矩的前提下获得的。面对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首先要让新生对新学校的各项规范有初步认识,首先就是让学生学习《中小学守则》、《十一中学生十不准》等学校和班级管理的制度规范。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同事注意培养新生的班级纪律性,使新生了解班级的事情要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让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和班级团结努力的方向,也就为正式开学和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纪律基础。
(三)关注新生的精神家园
七年级的新生由小学初入中学,孩子在初中三年的时期心理因素将经历很大的变化,也是出现心理问题最为集中的时期。加上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处在新的转型期,社会环境、家庭期望以及学习升学的压力都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也导致这几年初中学生频频出现各种意外,因此做好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适应新学期的能力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来说学校就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园,老师就是他们的家人、良师和益友,让孩子们在这里体会到家的温暖,让他们由衷地去爱这个家。同时要结合他们学习、生活以及心里面临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怎么去正确的面对和适应今后三年的初中生活和学习,慢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人。
(四)培养新生的班级归属感
新入学的孩子们即将在一个新的班集体学习和生活三年,要将孩子们尽快的融入到新集体中,就是要建立和培养新生的班级归属感,并积极维护这种归属感,进一步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联系纽带和和谐关系。关于对新入学的孩子进行班级归属感教育,在实际中更多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笔者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带班主任和新生见面的第一堂课。那天笔者请第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家”字,然后让孩子们依次到教室前面去做自我介绍,同时郑重其事地拿起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描下自己的一笔。孩子们都在认真地听着、注意地看着,当这个“家”由原来的单薄的家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饱满的彩色的“家”时,孩子们不由自主地热烈鼓掌,一种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这种感觉一定会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甚至伴随他们的一生。
(五)规范新生学习生活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通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明礼仪规范》等学习和生活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按要求穿衣,要使用文明用语,自行车要摆放整齐,班级、清洁区要打扫干净,课堂上要高度集中、注意听讲,作业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我们领取的相关打扫卫生物品要按要求规范放置。有了良好的习惯,孩子们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性格,收获一生的好运。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的新时代,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初中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尽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熟识了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学生由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过渡,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于孩子的三年初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项工作做得好,对于孩子在三年的初中学习和生活乃至于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习惯、道德成长、性格塑造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作者:张萍 单位:宿州市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