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叶企业融资困境和出路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叶企业融资困境和出路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茶叶企业融资困境和出路浅析

摘要:国内大部分中小茶叶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融资困境,要从多重视角分析其陷入融资困境的原因。为此茶叶企业要增强经营管理能力,优化财务会计制度,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等,以获得更多资金,强化生产经营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茶叶企业;融资困境;出路选择

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各地需立足本地的特色资源,做到精准发力,充分把握市场需求,发展本地优势产业。我国是举世闻名的茶叶生产、消费大国。人们对高品质茶叶产品的消费和生产,促使茶叶企业不断提升茶叶制作、加工、生产、销售的水平和能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进而促使茶叶企业发展壮大,茶叶产业链日趋完善。当前绝大部分茶叶企业都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融资困境。因此,本文重点探讨茶叶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并为其找到适当的融资渠道。希望这些茶叶小微企业成功融资后,能够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

1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茶叶企业融资现状

1.1融资概念

从狭义上来看,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过程以及行为与过程。从广义来讲,融资又被称作金融,它指的是资金或者货币的融通,当事人在金融市场中借助诸多手段,贷放或筹措资金的活动。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厚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覆盖了非常广泛的消费场景。不少省份把茶叶产业当作一个重要的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茶叶行业。

1.2融资现状

从企查查网站的相关数据表明,从2010年到现在国内茶叶企业共计进行了83起融资事件,披露的融资金额达到了七亿多元。2016年到2017年,我国茶叶企业处于融资活动的高峰期,融资事件依次达到了15起以及17起。2019年我国茶叶企业融资又形成了一个小高峰,发生了11起融资事件,披露了三千多万元的融资金额。2020年我国茶叶企业融资事件只有四次,然而融资金额高于一亿元。2021年前三个月我国茶叶企业发生了3起融资事件,披露融资金额大于6000万元。各地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助力茶叶企业化解融资难、贵、慢、少等难题。截至2021年9月底,福建农信累计发放了7.75万张乡村振兴卡,授信额度达到15.29亿元。其中,福鼎农信向福鼎白茶产业发放了14.58亿元贷款,助力茶叶企业发展壮大。福鼎农信借助白茶溯源平台提供的各种大数据,开发出了“鼎好贷线上纯信用贷款系统”以及“白茶金融评级融资平台”。它结合相关评分模型,对茶叶企业、经纪人、茶农等开展评级和授信活动,以做好信用贷款的动态监控。这些业务分析借助“信用+信息+信贷”的有机联动,从之前“听茶企说”过渡到如今“听大数据说”。它还面向当地茶叶企业,推出了一系列绿色信贷产品,积极打造“茶叶信用产区”。它有利于化解茶叶企业、经纪人、茶农和信用社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真正满足茶叶企业的融资需求。

2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企业融资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茶叶企业数量日益增加,然而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茶叶企业。它们迫切需要获得更多融资,以增强市场营销技能、提升技术水平、生产加工能力和人力资源综合素质。

2.1茶叶企业发展现状

从相关统计可知,国内新注册的茶叶相关企业数量连年攀升,2019年累计为31.05万家,比2018年新增8.39万家,同比增加37.03%。2020年新注册的国内茶叶相关企业达到了32.6万家,比2019年增加了4.99%。这些茶叶企业要发展壮大,势必要利用充足的金融资源,有效配置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技术力量和自然资源。

2.2茶叶企业融资的价值功能

茶叶企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从不同渠道获得的融资。这是因为,茶叶企业既需要自然资源,也需要非常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这些都需要茶叶企业能够稳定而持久地投入大量资金,以维持正常运转。如此一来,茶叶企业能够立足于已有的发展基础,选聘更高水平的茶叶科研队伍,强化茶叶制作、加工技术研发的力度。聘用专家学者开展员工综合素质培训,更新他们的市场营销理念;购置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和机器,扩大企业规模以及厂房建设。茶叶企业融资后,要科学分配各项开支,促进资源的合理流转,腾出空闲资金进行新产品研发和人力资源培训。它也可以改善茶叶企业生产加工方式,改变设备仪器落后的局面,为其发展注入较强的发展动力。由此可见,茶叶企业成功融资后,有利于它提升科技水平以及茶叶生产效率。它也能够聘请更多专家学者,培训和强化员工综合素养,进而做好市场营销工作等,增加经济效益。茶叶企业融资后,上述措施也有利于改进茶叶品质,设计更高端的茶叶包装,强化市场营销落地,创设标准化生产经营体系,逐步塑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

3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企业融资困境溯源

与国际知名茶叶企业相比,我国大部分茶叶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生产经营能力不强,品牌影响力较弱,主体信用不足,经济效益不大。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茶叶企业融资筹资的多寡和期限,不利于其提升发展能力和融资质量。

3.1企业经营能力较弱

国内不少茶叶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缺乏先进的管理机制。其中,不少茶叶产地的大部分茶叶企业都采取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缺乏较强的信用观念。它主要从下列方面影响企业的经营和融资:企业实力参差不齐,市场化运作的水平不高;而且茶叶销售、加工、生产、存储等环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无法面对较大的投资、经营风险。茶叶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冲击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比较大。如此一来,茶叶企业不能有效抵御茶叶市场的巨大风险,市场竞争力不强。正因为如此,金融机构为规避市场风险,通常不愿意向运营能力较差、盈利水平不高的茶叶企业提供贷款。

3.2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不少茶叶企业采取了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一些茶叶企业主把持了企业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大权,缺乏强烈的信用意识。它导致企业财务账目缺乏较高的可信度。一些茶叶企业吸引了外部投资后,未能充分关注外部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很多茶叶企业都属于小微企业,自身生产加工设备比较简单,规模不大,缺乏融资活动需要的各种担保资产、抵押品或者质押物等。而且,不少茶叶企业的财务基础工作不够真实、不够完整,极少数企业甚至出现了捏造财务报表和经营业绩的情况。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这些方面的漏洞。于是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存在着严重的“惜贷心理”,不能高度认可这些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账簿信息。因为这些现象都会加大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如此一来,大部分小微茶叶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周期较长、数额较大的信用贷款。

3.3供应链融资较弱

当前茶叶生产加工对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要求日益提升,茶农前期的资金投入压力不断增大。他们要购买机械、改造茶园、市场营销、组织培训等。但茶叶生产过程中,回收资金的过程较为漫长,不少茶农缺乏充足的自有资金,无法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不少茶叶小微企业通常选择“单打独斗”,没有参与到更大规模的茶叶集群或者产业共同体中。它也导致这些企业能够获得的信贷数额不大、业务比较分散、抵押担保物不足等,成本收益的比例严重失调,同样会制约到它们的供应链融资能力。从茶叶收购来看,不少收购加工企业要在短时间内向茶叶种植农户和基地等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于是其流动资金出现了较大缺口,如果支付不及时,它会妨碍农户接下来的茶叶种植。从加工销售环节来看,不少茶叶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保有大量库存,占用了它们较高比例的流动资金,无法顺利回收资金。资金缺乏的问题传导到上游和下游,导致整个产业链的资金都不能顺畅地流动。

3.4权益融资困难较大

企业通过自有资金实现发展壮大,也就是进行权益资金融资。茶叶企业通常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发行股票,第二种是用好自身的留存收益等,以契合自身的资金需求。从宏观的融资环境来看,上市企业通常能够开展规模较大的权益融资活动,以向全社会发行股票等手段进行融资。大部分茶叶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无法达到上市企业的条件和规模。而且茶叶的生产和营销,均属于农产品加工之列。但农产品通常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它导致茶叶企业无法形成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一家茶叶企业成为上市企业。就是非常鲜明的例证。国内外各类资本市场,均高度关注和投向那些高科技、现代化、信息化的产业和领域。与高精特尖类的行业企业相比,茶叶企业缺乏较高的科技含量以及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自然会影响到这些企业的融资能力。而且,茶叶企业通常只有较少的资金,依靠自有资金难以有效扩大自身规模,无法满足规模经济的强烈需要。所以,茶叶企业开展权益融资活动的难度比较大。

4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企业融资的出路选择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企业发展壮大,能够为乡村经济增添活力。因此企业、银行、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等多个主体要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茶叶企业融资。

4.1增强经营管理能力

茶叶企业应优化经营管理制度,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机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要逐步取消家族制企业管理机制,聘用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提升日常经营管理水平。要综合分析茶叶市场的供需变化,科学预测茶叶产品可能遭遇的市场风险。如此一来,它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配置生产经营资源,保证资金安全,增加融资机会。要聘用专业的财会人员,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它可以使茶叶企业形成合法、透明、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环境。它也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认可茶叶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信用形象,愿意向茶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随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不断完善,茶叶企业要走上联合协作、集群发展的道路。强化和龙头企业的业务合作和财务往来,提升产业化运作水平。它参与打造产业共同体、完善自身产品服务、助力产业经济发展的行为,这样有利于增加自身设备设施和研发能力,获得更多的抵押质押物品。

4.2优化财务会计制度

茶叶企业要在政府领导、银行扶持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财务会计制度,改善自身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状况,不断优化企业融资的条件。它应制定实施行科学化、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扎实做好财务基础工作。它可以满足未来融资活动的财务报表。企业也要改进自身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机制,以合法化、透明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环境,让银行等金融机构认可自身信用状况,增加筹资机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企业要真实而全面地记录这些方面的运作过程和资金往来状况。在参与形成利益共同体的过程中,企业能够逐步提升自身信用等级,获得更多数量的低息贷款。在此过程中,茶叶企业要以自身真实、完整、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形成规范化的财务报表和账簿信息。也应保存好自己的各种账、簿、收据等,便于后期融资使用。坚决不可出现财务报表造假、捏造经营业绩的问题。因为它涉及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认可、信贷资产保全等多个方面。

4.3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

茶叶产业供应链中,除核心企业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小微企业。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供应链金融是面向和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支持茶叶小微企业的资金需要。针对无法及时从茶叶收购企业回收货款的现象,农户和茶叶种植园可以依托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应收账款开展融资活动,第一时间获得这些货款。它可以保障茶叶种植和采摘,保障农户和茶叶企业顺畅地进行供应链运作。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有效地契合和茶叶生产、种植的相关生产环节。供应链金融能够为农户、生产基地和茶叶企业有效对接、存货融资等,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它也有利于缓解茶叶企业库存市场营销等环节的资金压力。供应链金融这种“以大带小、产业联动”的金融服务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茶叶小微企业库存、收购、加工、营销活动中的资金需求。更关键的是,它能够强化产业链条中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把核心企业的融资信用延伸到上下游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茶叶产业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行效率,进而促进茶叶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银行、茶农合作社、龙头加工企业、茶农、经销商、物流企业等能够共同组成完整的茶叶产业链条。在生产环节采取订单融资模式,在销售环节采取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在加工环节采取应付账款转存货质押融资模式。有利于满足茶叶企业从茶青过渡到茶叶成品、物流运输、市场营销和售后的资金需求。

4.4强化权益融资力度

茶叶企业是增强融资的第一责任人,它应不断提升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造,借助资产重组、结构优化、员工持股等多种融资手段,由投资人、企业和员工实现利润共享。它也应成为茶叶市场和茶农的沟通之桥,以得到更多融资。企业要创新和拓宽内部融资的途径和渠道,顺应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开展互联网+茶叶营销活动,以更多新颖的营销模式为茶叶企业带来收益。它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留存收益,使其成为自身非常关键的权益资金来源。其中,茶叶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以短视频、软文、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在网络上投放茶叶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信息,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投资者,扩大融资来源,增加经济效益。茶叶企业可以申请特定的风投资金。借助天使投资得到所需要的分融资,丰富自身融资渠道。这些投资机构、外部投资人,应结合实际情况和投资偏好,投资茶叶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等多个原创项目。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有效筹集所需。企业可以付出一定数量的资金,通过租赁各种设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扩大生产规模并获得更多利润。最后,企业利用自身的专利产权、商标产权、工艺流程等多种产权,也能够开展抵押贷款,以产权抵押实现融资目标。

5结语

茶叶产业是很多茶叶产区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小茶叶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要持续优化管理制度,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加入产业链条,强化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业务互动。政府部门要提供政策支持以及财政帮扶活动,银行要提供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指导,使茶叶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成功融资。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帮助茶叶企业成功融资,推动茶叶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助力茶叶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盛明.财经大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2]魏芳.我国茶叶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福建茶叶,2016(03):99-100.

[3]岳福琴.提升茶叶企业融资能力的路径分析[J].福建茶叶,2016(05):94-95.

[4]邹裔忠,熊晓君.供应链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内在机理及策略——以福建茶产业为例[J].福建金融,2017(01):23-27.

[5]杨璐.基于茶叶企业的融资方式创新及风险防范研究[J].西部财会,2017(05):53-55.

作者:刘秋实 张晶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