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研究

[摘要]渔业养殖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夏季,然而夏季温度相对较高,且早晚的温度差异明显,使水体温度落差也很大,很难保证水质,增加了病菌滋生的几率。若始终是持续高温天气,养殖鱼会形成极为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其抵抗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难以抵御病虫害的侵害,养殖产量下降,而养殖户也将遭受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文章将持续高温天气作为研究背景,阐述了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的技术,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养殖管理

在鱼养殖的过程中,养殖工作人员需要在夏季转变养殖的方法,综合考虑天气条件对淡水水质加以调节,进而为养殖鱼创设更为舒适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要对喂养方案进行科学化的制定,对养殖密度等条件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淡水鱼养殖规避鱼病的危害而减产,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适当调节水质并创设养殖环境

夏季期间,昼夜的温差变化十分明显,如果淡水鱼生长在这种环境之下,很容易增加其排泄物,对底层水氧分大量占用,导致养殖池内部的氧气量明显下降。这样一来,池塘底部生长环境也会随之恶化,而水质变化的速度也明显加快。所以,作为养殖工作人员,应对水质加以调节,确保水质内氧分含量与淡水鱼生长的需求相适应,使得水质变化的速度得以缓解,为养殖鱼提供更加稳定的生长环境。针对以上问题,养殖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添加新水,间隔在7-10天之间,可以加水或者是换水。而新水高度应控制在10-15厘米之间,以保证淡水池内部水位始终控制在10-15厘米范围内。在新水注入的时候应当注意的是,坚决不允许冲起养殖池底层物质。一旦养殖池内水深度超过两米,养殖工作人员就要借助耕水机定期开展耕水的工作,在增氧机的作用下,向养殖池内添加氧气量,以保证上下层水可以相互交换。另外,可以将生石灰撒入到养殖池,以保证水质达标。若养殖池的内部生长了蓝藻水华,那么养殖工作人员则要遵循每立方米施用0.5克硫酸铜的基本原则,以达到抑制蓝藻水华生长的目的。随后,养殖工作人员应当适当地增加养殖池内含氧量,以免出现泛塘情况,并且在3-4天以后将生石灰放入到池塘内部,确保水质始终满足淡水鱼的生长需求。

2选择科学合理喂养方式以强化淡水鱼抵抗能力

在夏季期间,淡水鱼新陈代谢的速度相对较快,而且会摄入大量的食物。养殖工作人员应对喂养的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以保证淡水鱼抵抗力的不断增强,以免病虫害发生。一般情况下,一台投饵机投食的密度应控制在1-1.2公顷范围内,且这种投食的方法能够规避鱼群的聚集,以免养殖池内部含氧量下降,有效地降低鱼群的应激反应。若养殖池水深超过了两米,则要适当地缩短饵料投喂的时间,尽量将时间保持在20-30分钟之间。如果处于持续高温的状态,也一定要适当地减少饵料投放量,只要选择原有饵量70%-80%就可以,确保投食工作质量和数量。与此同时,要选择特定时间与位置完成投放,确保淡水鱼能够获取必要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

3养殖密度的适当调节

在夏季阶段,淡水鱼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所以体型也随之变大,致使养殖池内部养殖密度明显变小。在这种情况下,池塘负荷会随之增加,对池内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养殖工作人员应当实时观察淡水鱼密度,结合淡水鱼体积大小,对养殖的密度进行调节。尤其是在持续高温的天气条件下,一定要积极进行观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养殖风险得以降低。在此基础上,养殖工作人员还应当结合既有养殖池现状与养殖水平、配套工具,科学合理地选择放入的鱼种,尽量保证养殖的密度控制在每亩1000千克左右。对于夏季高温条件,不应选择使用全池拉网方式对养殖鱼进行捕获,以免影响鱼群的生长,确保养殖池底部的沉积始终是平稳状态,尽可能降低病原菌的传播几率。所以,养殖工作人员也可以借助抬网捕鱼的手段,且保证网眼的大小与淡水鱼长成大小相吻合,捕捉大鱼放生小鱼。在此方式的作用下,即可对鱼群密度进行合理的调节,不断增加资金的收益,以免破坏养殖池内部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养殖工作人员要合理地投放小鱼,并适当地增加养殖的密度。

4及时采取预防策略以规避鱼病

一般情况下,养殖工作人员需要在夏季阶段综合分析历年病虫害发生种类,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免引发严重的病虫害。在实践过程中,要定期消毒水体,对水质进行改良,或者是服用药物等,都能够增强淡水鱼抵御病害的能力。其中,养殖工作人员应当将生石灰抑或是漂白粉向养殖池内部投撒,以达到消毒水体的目标。另外,当水池接受消毒以后的3-4天,需将微生态制剂投放其中,以达到水质调节的目标。如果处于持续高温的状态,淡水鱼感染盲肠炎等病症的几率就会增加,所以,养殖工作人员应以淡水鱼100千克为参考标准,捣碎0.5千克的大蒜,混合200克的食盐,加工面粉糊加入其中,在与鱼饲料相互混合并晾干以后,连续向养殖池内投放2-3天,这样即可对盲肠炎进行预防。为了对其他类型细菌感染的情况进行预防,则要在鱼食当中投放抗菌性药物,抑或是添加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如果是抗菌性的药物,应喂食2-3天左右,而抗病毒性的药物则需要投喂3-4天左右,这样才能够达到病菌预防的目标。若养殖工作人员选择使用内服药物方法对病菌进行预防,是不应当随意减少药量的,且要长期坚持投放,但是很容易使病原菌出现抗药性。在此基础上,养殖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混合药物与饵料,不应出现淡水鱼排斥的情况,并向其体内摄入全部混合物。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应适当地减少饵料使用量,尽量保持在原有量的70%。

5规避灾难性事故发生

如果处于持续高温的天气条件下,水产养殖场很容易发生灾难性的事故,并遭受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此,在淡水水产养殖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实时监护的措施,对不同的数据信息进行仔细的记录,并对养殖对象生长的环境与成长情况实施必要的分析。由于大部分鱼病防治技术都要对药物进行使用,所以一旦使用不合理,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最重要的是,在采用鱼病防治技术的过程中,还要有效地规避水质的恶化与疾病感染等问题的出现而伤害水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鱼病防治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清晰了解养殖场具体状况,熟练掌握技术应用的要点与重点。尤其是涉及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对实际的剂量进行控制,不允许凭借个人感觉,以免出现药害的事故。除此之外,在水产品捕捞的过程中,应尽量规避拉网操作。若无法避免,则要在拉网捕捞以后,将漂白粉撒入到养殖池内部,以免受细菌影响而形成爆发性的死亡事故。如果是养殖池内部病死养殖对象,一定要及时采取打捞的方式,并集中消毒和处理,可以选择焚烧,也可以选择深埋。

6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淡水鱼养殖工作人员,在夏季开展淡水鱼养殖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养殖预防工作的作用,并且结合历年养殖总结的实际经验,对养殖池内部的水质进行合理的调节,以保证为淡水鱼创设更加适宜的养殖环境。另外,要合理地制定喂养的方法,以保证淡水鱼的抵抗力得以增强。借助多元化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对病原菌滋生的态势加以抑制,尽量减少鱼病发生的次数。作为养殖工作人员,需注重操作的规范性,有效地规避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淡水鱼的养殖质量与产量,保证养殖工作人员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梁何可.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J].乡村科技,2016(32).

[2]史增奎.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J].科学种养,2015(07).

[3]毕冬花.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16(14).

作者:刘奇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