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保型水产饲料开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保型水产饲料开发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环保型水产饲料开发

[摘要]文章从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开发环保型水产饲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相关研究,紧紧围绕水产饲料营养配方的精准设计、安全高效的添加剂使用、饲料加工工艺技术的改进和生产中的科学投喂技术这4个核心要点对新型环保的水产饲料进行阐述,梳理了环保型水产饲料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然后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以推动环保型水产饲料的深入研究,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保;水产饲料

1开发环保型水产饲料的必要性

对水生动物而言,饲料必须投喂到水中才能被食用。而常规水产饲料一旦入水会受到温度、pH、渗透压、水流冲击等因素发生断裂、剥落、溶解、溶胀、粉化等反应,污染养殖水体环境,影响水产品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据研究表明,传统水产饲料入水5min的重量损失即可达到13%左右,入水2h的重量损失高达24%(范林君和姚维志,2005)。有学者对国内外4种水产饲料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饲料进入水体5min失重率在19.9%~40.7%,表明有1/5~2/5的饲料完全未被水生动物采食,而直接存留在水体中,造成严重的饲料资源浪费和水体环境污染(柳旭东等,2009)。此外,即使被水生动物摄取的饲料,也会因为营养含量、比例问题及水生动物消化吸收的能力限制而不被利用,剩余部分直接排泄到水中,造成环境污染。欧洲研究表明,鲑鱼养殖过程中,饲料中的氮约有20%被直接溶解在水中,60%的氮虽然被鲑鱼摄取,但依然随排泄物进入水体,只有约20%的氮能真正用于鲑鱼的生长(戴子坚和蔡春芳,2002)。一般来说,只有20%的配合饲料可以被水生动物吸收利用,剩下的80%均以各种形式被排放在养殖水体中,造成水中有机氮磷含量升高、溶解氧含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滋生大量浮游生物和细菌,破坏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进而引发水生动物疾病,或者造成死亡,给水产养殖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赵春平和周庆安,2002)。此外,由于水产饲料中蛋白质来源主要是鱼粉,其添加比例较高,而我国鱼粉产量不足,严重依赖进口;鱼粉价格的走高和其资源的日渐匮乏也提醒我们,要尽可能提高水产饲料中蛋白的利用率,以减少资源浪费(杨志刚等,2009)。因此,提高传统水产饲料中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改进饲料加工工艺,大力发展环保型水产饲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2环保型水产饲料的核心要点

环保型水产饲料是指严格按照水生动物的营养需求,同时考虑饲料原料的组成及其与水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优化营养配方的设计,使用安全高效的添加剂,改进饲料加工工艺技术等方式,尽可能提高饲料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水中稳定性、沉降速度等指标,减少其对养殖水体污染的一类绿色环保的饲料(杨学芬等,2003)。环保型水产饲料的核心要点包括以下4个方面:(1)按照营养平衡理论,结合水生动物的生理特性进行饲料养分的科学配置;(2)添加安全有效的添加剂,促进水生动物对营养素的吸收,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3)提高和改进水产饲料的加工工艺,使其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水中稳定性等;(4)按照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科学合理的投喂(罗璋等,2010)。

2.1科学合理的水产饲料配方设计不同种类

水生动物的营养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性,即便是同一类水生动物在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环境和日粮配置条件下,对营养素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准确估测水生动物的营养需求及所用饲料原料的消化率是科学合理配制水产饲料的关键。但由于水生动物的种类繁多,其生活的水体环境也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因此,进行相关的营养代谢研究十分困难。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陆续开展水生动物的营养标准研究,先后制定鳗鲡、草鱼、罗非鱼、鲤鱼、中国对虾、虹鳟、青鱼、鲫鱼、大黄鱼等20多种水生动物的配合饲料营养标准(冷向军,2009),极大推动了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但与美国、日本、挪威等渔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生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相对落后,这些渔业发达国家饲养鲽鱼、鲤鱼、鳟鱼等特定鱼类的饲料系数已在1.0~1.3,饲养其他水生动物的饲料系数也在1.5~1.8,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水生动物的饲料系数还在2.1~4.0,差距很大,在水产饲料营养方面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刘晴,2006)。

2.2安全高效的添加剂使用

虽然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量很少,但却有着显著作用。如酶制剂可以降解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质,提高水产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以补充水生动物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提高饲料养分的吸收利用,减少排泄物对水环境的污染;微生态制剂可以帮助水生动物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同时减少氮的排泄,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诱食剂可以提高水生动物的摄食速度和摄食量,减少水产饲料的浪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改善水生动物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因此,水产饲料中合理使用添加剂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排泄物对水环境的污染。

2.3饲料加工工艺技术的改进水产饲料的营

养价值不仅与饲料原料中的营养素含量有关,还与饲料产品的加工工艺密切相关。饲料加工技术对产品的颗粒大小、混合均匀性、饲料形态、耐水性、沉降速度等指标均有很大影响,并直接影响水生动物对饲料养分的吸收利用(李忠平和周岩民,2002)。水产饲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主要包括粉碎、仓储、混合、调制、制粒等工序,而生产环保型水产饲料的要求,主要是对上述工艺过程的进一步完善,如膨化、氨基酸包膜、淀粉熟化、高油脂添加等工艺,使其产品更加营养高效,同时更加符合环保的要求(杨志刚和陈乃松,2007)。

2.4采用科学合理的投喂方法

传统水产养殖产业中,有“定质、定位、定时、定量”和“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摄食”的投喂原则。在现代水产养殖中,还需根据水生动物的种类、生理状况、水体环境等情况,合理制定投饵料量、投饵料方法及投饵料比例,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水产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水产饲料的浪费及对水体的污染,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陈淑蕴等,2007)。

3环保型水产饲料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环保型水产饲料的开发应用符合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需求,但在其开发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由于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相对较晚,水生动物营养需求研究比畜禽营养落后不少,因此,水产饲料的针对性和使用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都要大打折扣。在环保型水产饲料的开发中,如何确定水生动物的精准营养需求及据此进行相应的营养配方设计成了关键所在。以合成氨基酸的添加为例,其在水产配合饲料中的使用不仅存在效果稳定性和最适添加量的问题,与畜禽动物相比,还有其他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如水生动物种类、原料组成、合成氨基酸工艺、投喂方式等(刘崇新和谢骏,2013)。其次,水产饲料中使用的添加剂虽然具有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污染和浪费的功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酶制剂的耐热和最适pH范围会影响效果发挥;而酵母等微生态制剂的添加也可能因为原料来源、菌种选择、发酵工艺等因素影响到水产饲料的质量,造成添加效果不佳的情况(黄沧海,2015)。再次,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的市场规模还相对较小,大部分中小型水产饲料企业缺少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也无力进行饲料加工生产线的更新升级,缺少进行环保型水产饲料的生产能力。最后,由于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养殖生产中对饲料安全越来越重视。但我国在绿色饲料生产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导致实际生产中乱用添加剂或违禁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环保型水产饲料的推广应用。

4环保型水产饲料发展的对策

针对环保型水产饲料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多方面统筹协调,共同进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水产饲料市场的现状,推动环保型水产饲料的应用,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4.1加大研究投入

不管是水生动物生活习性、营养需求的研究,还是水产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我国与日本、美国、挪威等渔业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差距,这也反应在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资源消耗、投入产出比等方面。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环保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加大科研投入,积极推动水生动物营养需求、饲料营养价值、精准营养配方、高效添加剂使用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环保型水产饲料的消化率、利用率,节约饲料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提高水产品品质。

4.2加快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产业升级

一个健康成熟的市场少不了相关规章制度的管理和约束。因此,为了促进水产饲料产业规范、健康的发展,一定要加快推进水产饲料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地引导和规范,也会促进环保型水产饲料的推广和应用。此外,对于积极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的中小型饲料企业,国家应给与一定的扶持和优惠,推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促进整个水产饲料行业的产业升级。

4.3加强水产饲料的质量安全监管

水产饲料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着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水体环境的污染情况,也会影响到水产品品质、市场价格和竞争力,以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除了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必须严格执行水产饲料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饲料原料质量、添加剂和药物使用的监控,建立规范的可追溯体系,确保水产饲料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5结论和展望

在水产养殖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水产饲料的广泛应用功不可没,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然而,传统水产饲料在大幅提高水产养殖产量的同时也因消化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造成了诸多资源浪费和水体环境污染。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得不偿失,也不符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大力研发环保型水产饲料,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减少饲料资源浪费,降低水环境污染,并提高水产品品质,这是未来水产饲料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淑蕴.水产饲料的科学投喂[J].当代水产,2007,32(4):28.

[2]戴子坚,蔡春芳.环保保健型水产饲料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淡水渔业,2002,32(4):49~51.

[3]范林君,姚维志.环保型水产饲料的研究与开发[J].饲料广角,2005,18:32~34.

[4]黄沧海.环保型水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J].饲料广角,2015,7:38~41.

作者:李超显 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