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产种业引领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产种业引领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产种业引领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一、现代水产种业的内涵和特征

(一)现代水产种业的内涵

水产种业即水产种苗(优良)产业,是指由水产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水产引种与育种、水产种苗生产繁殖、培育、保存、推广、销售、质量监督检测及管理等环节构成的产业链条。现代水产种业就是现代化的水产种苗(优良)产业,是传统水产种业之后的新的发展阶段,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支撑,运用科学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手段,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并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产种业产业形态。

(二)现代水产种业的特征

1.先进性

现代水产种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育种技术和设施装备上。一是在常规育种技术基础上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细胞工程育种、染色体工程和辐射诱变等先进生物技术方法不断培育新品种,创造新物种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多样化需求;二是采用先进的基因型筛选鉴定系统与信息化表型测试系统以及大规模、高通量、专业化、流水线的育种平台等设施设备。

2.商业性

相对于传统育种而言,现代水产种业的育种是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人财物力来培育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产优良品种活动。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品种;二是建立以科研院所的种质资源、育种技术和人才资源等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分工明确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实现育种商业价值最大化;三是建立以种业企业作为育种创新主体,具备完善的商业化育种能力和条件,科研单位育种人才、技术和材料等科技资源向企业有序流动的,鼓励种业企业兼并重组的商业化育种的体制机制,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3.紧密性

现代水产种业的紧密性特征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通过龙头组织的带动,将种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用利益机制紧密联结起来,建立一个种苗科研、生产、销售以及管理等环节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产业化体系,并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让市场带动种苗生产,实现种苗产品增值,有效提高种业的经济效益。

4.科学性

现代水产种业的科学性是指广泛采用科学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将科学管理贯穿于水产种业各部门和各个环节,在宏观上建立与现代水产种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机制和完善的种业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在微观上实现企业内部管理、苗种市场管理、品种评价管理和苗种质量管理等科学化,使水产种业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紧密结合的产业链条,从而形成高效的现代水产种业管理体系,提高水产种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现代水产种业和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内在联系

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是指在水产养殖业涉及的资源利用、产地环境保护、生态功能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上,要提高水产养殖生产效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培育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模式,增加优质、安全、特色水产品供给,实现在“地、水、饲、种、洁、防、安、工”等方面向高效、友好、稳定、安全的方式转变。但是要真正实现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单纯靠理念的宣传引导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具备绿色发展的产业基础和物质基础,提高养殖生产效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在各种因素对促进养殖业发展的贡献率中,良种占40%,饲料和疫病防控各占20%,养殖管理占15%,其它占5%。由此可见,良种对养殖业生产贡献率居各因素之首,远远高于营养饲料、疫病防控等其他因素,是水产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和关键因素。良种一般具备适应性广、生长性能优、品质高和抗逆性强等绿色、优良的经济性状。抗盐抗碱抗寒抗热等品种既能减少对耕地的使用,又能改善环境;适合集约化生产的良种,能节约土地和水体资源;生产性能优的良种在同等养殖条件下能节约饲料、饵料等资源,减少废物排放;抗病良种既能节约养殖成本,又能生产优质安全产品。养殖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力量。以良种为重要物质基础,运用了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条件、采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组织管理的现代水产种业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水产种业对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现代水产种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育种创新能力

制定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保种场)保种方案,评估保种效果,提升保种效率;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共享利用平台。开展全国重要养殖种类水质种质资源调查,完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理论和方法;重点开展有重大商业潜力的品种、野生近缘种及重要养殖种类等育种材料的收集、筛选、评估、鉴定和改良,挖掘优良特性、优异基因;重点开展育种基础理论方法和共性技术、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性研究;推进国家遗传改良计划,提升自主育种能力;支持建立国家水产遗传评估平台,整合育种系谱和各种性状数据,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指导育种主体合理开展选种选配;以南美白对虾、小龙虾、草鱼等为突破口,支持和鼓励育种主体成立纵向或横向联合育种组织(联合体),建立健全水产联合育种机制,支持成立国家水产种业创新联盟。

(二)逐步完善水产种业商业化育种体系

基于目前我国水产种业科研和产业发展实际,建立不同的水产种业育种模式。针对育种成本高、又影响水产品有效供给的四大家鱼、鲤鲫鳊鲂等大宗淡水鱼类,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公益性育种模式;针对有一定产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育种成本适中的斑点叉尾鮰、罗非鱼、小龙虾等养殖种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投入为辅的政府主导的半商业化育种模式;针对产业化程度和产业比较效益较高的南美白对虾、河蟹等养殖种类,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引导扶持为辅的企业主导的商业化育种模式。同时支持有条件的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校共建现代化育种科研平台,或自主建立育种研发机构或科研团队,通过购买公益性研究成果,或通过引进高级育种人才和育种创新材料,开展商业化育种研发,引导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由政府推动向企业主导的商业化育种。

(三)建立合理的育种利益分配机制

探索建立水产种业成果评价机制和成果转让交易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价值化、股权化和产业化。鼓励科研院校和育种企业自主发明的育种材料、新品种和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知识产权、作价到企业投资入股和上市公开交易;将水产种业科研机构纳入由农业农村部、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组织的种业科研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试点单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种业科技资源合理流动,支持科研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支持科研院校和科研人员通过兼职、挂职、签订合同等方式进入种业企业开展育种研发;鼓励育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四)建立健全品种评价和保护制度

依托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完善新品种审定制度,探索开展水产原良种(种质资源)鉴定制度,进一步规范品种试验、跨国跨区引种安全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以及抗病、抗逆性鉴定制度;建立品种性能测定体系,加强第三方测定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品种审定前性能测试和不适宜品种退出制度;探索建立水产新品种特异性标识和保护制度,加强新品种保护和信息服务。

(五)加快优良品种推广

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养殖基础条件,科学规划生产优势区域,明确优势区域主推品种,健全水产良种推广体系。继续支持建设国家良种(制)扩繁基地,发挥市场机制,引导种业企业与苗种繁育场、苗种生产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一批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依据建立的第三方品种性能测定中心、遗传评估中心的遗传和性能评估成绩,利用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优势,探索建立优良品种推介、拍卖和等制度,引导广大养殖场户使用良种,加快建立水产良种优质优价机制,增强优良品种生产能力。通过国家推广、市场推介、产业开发、媒体宣传等形式,推动实施水产种业国家品牌计划,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产种业品牌。

(六)培育壮大种业企业

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水产种业;鼓励种业企业间的股份制合作或兼并重组,有效整合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快创立现代水产种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水产种业;探索建立水产种业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采取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育种创新能力强、品种市场占有率高的种业企业,培育一批大型水产种业集团。

(七)加强种苗市场监管

继续加强水产种苗市场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无证经营、侵犯品种专利权、假劣苗种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水产苗种进出口管理,科学评价引进苗种的生产性能,防止低水平重复引种,扰乱市场环境。推动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加大水产苗种质量安全抽检力度,督促企业提高苗种质量,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八)加强政策扶持

加大对水产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成立跨部门的现代水产种业工作协调组,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加快水产苗种管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水产品种审定等法律法规的编制修订和实施;审定技术规范、品种试验规程、新品种测试和生产性能测定等规范性文件的编制修订;育种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人员流动的行为准则的制定;设立种业企业经营、用地、重组的税收优惠政策;抓紧编制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统筹现代种业相关的各项财政和基建项目,积极争取将水产种业发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育种创新、品种试验和生产性能测定等育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作者:王建波 单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