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技术

摘要: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做好水质调控是非常重要一项工作,水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各种特性指标关乎着水产养殖产量,影响着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现通过介绍水产养殖水质要求,围绕影响水产养殖水质的各种要素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旨为广大水产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质;pH值;调控技术

1水产养殖的水质要求

健康的水体中各种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都达到良好以上的标准。水体中所含有的浮游生物、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对水产养殖的生物影响很大,只有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对生物健康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否则会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水体内的藻类浮游植物可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体的含氧量,确保水产养殖生物获得充足的溶解氧;藻类浮游生物还具有净化功能,可对水体产生净化作用,确保水质纯净。水体内含有适量的有益微生物,能够促进水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影响水质平衡的指标主要有水体的pH值、溶解氧量、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因此为保证水质良好,应将这些影响因素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水体的总体pH值应在6.0~9.0之间。但是从具体方面来讲,鱼类的pH值要求在碱性范围,大概在7.5~8.5之间;螃蟹具体的范围为7.6~8.0;虾比较广泛,为7.8~8.6都可以[1]。

2影响水产养殖水质的各种因素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诸多因素会不断变化,一些不利的因素一旦出现就会影响水质,对水产养殖正常进行造成不利影响,造成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人为调控好各种因素可保证水产养殖顺利进行和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影响水质的因素可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三个方面。

2.1化学因素

水产养殖过程中,化学因素是水产养殖能正常维持和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水产养殖物种不同,其所生长条件也有所不同。化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水体的pH值、氧气溶解量和盐类溶解量等,以水体的pH值为首要影响因素。同水域不同的物种有相应适宜的pH值。物种在pH值范围适宜的水体内会良好的生长繁殖,如果水体的pH值不适宜该物种,那么会导致该物种出现生长缓慢、发育受阻、繁殖障碍等情况,最终被逐步被淘汰。另外,部分饵料虽然被水生生物所进食,但是却未被完全消化或转化,最终也以排泄物的形式又释放到水体中,加重了水体环境中氮、磷等有机物浓度,引起水体环境的恶化[2]。

2.2物理因素

物理性因素同样是也是影响养殖物种能否正常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物理性因素主要包括水体的水温、透明度以及颜色等条件。要根据养殖的水产种类,有针对性的进行物理因素的调控,使其适应养殖种类的要求,满足繁殖的需求。就水温而言,水产生物在水温适宜的水体中可以正常的生长繁殖,一旦水温变高或者变低就会打破其生理活动,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为了提高水产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可以通过调控水质的温度、透明度和颜色等手段来实现。

2.3生物因素

对水域内生物因素进行调控,也是对水质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生物因素主要是指对水产养殖生存构成不利影响的其他生物。同一养殖水域内,如果存在水产生物的天敌,那么就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威胁;或者两者间没有直接构成生存威胁,但是会在同一区域争夺食物,这样也会使得水产生物因为食物不能完全获得利用,导致其发育缓慢甚至停滞。

3水产养殖水质的调控技术

3.1水位高度及温度的调控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水域的水位对水产养殖有很重要影响。水位高度适宜,可确保水产生物能充分获取养分,同时也利于水域温度的调节。水温可以提高水产生物的免疫能力,提高对疫病的抗病能力。如鱼类比较适宜生存的水温在20~30℃之间,处于这一水温区间可以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在夏季,水温相对较高就要及时合理的调整水温,确保水产生物处于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不断优化水资源的质量,达到利于生长的目的。

3.2水生植物的调控

在养殖水域种植有益的水生植物对水质起到调控和净化作用。水生植物可净化水质,充分调节水体的氨含量,降低富营养化程度。另外,在养殖水域种植睡莲,水葱或萍蓬草等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可成为水产养殖生物的天热饵料。因此,可根据实际养殖的生物种类而相应的种植水生植物,充分发挥水生植物对水体调控的作用。及时清除一些对水产生物有害的水生植物,如蓝藻在水中大量生长会对水质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蓝藻会破坏水质的平衡性,导致水质的有机质含量升高,进一步促进蓝藻的大量繁殖,造成养殖面积不断萎缩,挤占水产生物的生存空间,最终导致水产生物的死亡。用微生物制剂对水中的残留物质进行清理,不但可以避免蓝藻等有害植物的侵袭,还能拦截外来对水产有害的生物,实现水产生物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确保水产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3.3水质因子的调控

水质因子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水体的pH值、氧含量、氮含量、氨含量。养殖水体的pH值需控制在7.5~8.5范围内。当水体的pH值小于7.0时,可适当加入碱性石灰水来提高pH值;当水体pH值大于9.0时,可注入一些淡水来稀释水体碱性。在养殖水面喷洒生石灰可调节水体质量,保证水质能够达到生物需求的目的。可用增氧机对水体的含氧量进行调节,提高水体的氧气含量,加快氧气的溶解速度。另外,可使用改良剂来不断优化水质环境,提高水体的质量,将水体中的氮含量、氨含量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月.浅析水产养殖中水质的问题[J].农技服务,2017,34(24):140.

[2]李荣弼.水产养殖对水质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绿色画报,2018(9):174.

作者:宋秀臣 单位:讷河市渔政渔船检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