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蛋白水平对沟鲶影响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蛋白水平对沟鲶影响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蛋白水平对沟鲶影响研究

本文作者:戴远棠 作者单位:东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1984年引入我国,1987年后逐渐形成规模养殖。该鱼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食性杂、病害少、肉嫩味美及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而倍受青睐,现已成为新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对象。已在全国20余个省推广养殖,效益显著,深受欢迎。斑点叉尾鮰体表光滑无鳞,体形较大较长,无肌间刺,体背呈淡灰色,腹部乳白色,体侧有黑色斑点。喜群食,以吞食为主,兼滤食性,食量大,鱼种大,栖息于水体底层,性情温驯,易捕捞。目前国内对斑点叉尾鮰饲料的适宜蛋白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而蛋白质是饲料中成本较高且对鱼类生长影响较大的组分。本试验旨在探讨三种蛋白水平饲料对斑点叉尾鮰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制高效廉价的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基础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配制三种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分别是28%、32%和40%(见表1)。试验鱼购自东源城区鱼苗繁殖场,规格为7.14~7.69g/尾的健康斑点叉尾鮰。

1.2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东源县鱼苗繁殖场基地的9口水泥池进行,对水泥池进行编号。选择健康斑点叉尾鮰的幼鱼,随机放养在长×宽×深为2m×2m×2m的9口水泥池,每池放养250尾,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随机分组。试验开始前驯养7天,随后投喂3种试验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4.0%。每天投喂两次(分别是早上9:00,下午18:00),饲养周期为2个月。整个养殖过程要注意水质调控和疾病防治,控制水温在25℃~30℃,pH值为6~8,溶氧大于5mg/L,氨氮控制在0.5mg/L以下。

1.3测定指标

试验开始后,每隔15天每组随机选取20~30尾鱼测定体重、体长和肝重,计算增重率、肥满度、饲料系数和肝体比,直到养殖过程全结束。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略)。

1.4试验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试验鱼经2个月的饲养,各组成活率均超过90%,且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鱼的增重率呈升高的趋势(见图2),且各试验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饵料系数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各组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肥满度方面,各试验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肝体比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各试验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2所示)。

3讨论

关于斑点叉尾鮰的营养需求研究较多,金明昌(2008)综述了这一方面的进展。蛋白质是构成斑点叉尾鮰鱼体的主要成分,斑点叉尾鮰蛋白质需求量是其配合饲料研究的重要内容。斑点叉尾鮰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一般为24%~55%,一般幼鱼高于成鱼。对比3种不同蛋白水平的等能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斑点叉尾鮰幼鱼2个月,因饲料蛋白水平在其需要量范围内,并未导致3种不同蛋白水平的实验鱼的成活率有显著差异。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2%、和28%饲料组;蛋白水平40%的饲料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32%和28%,总的来说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鱼体增重率和饵料系数均优于其他饲料组。本试验表明在饲料蛋白含量在一定水平内,蛋白含量高对斑点叉尾鮰生长越有利。这与潘庭双等(2007)的研究结果一致。

肥满度又称丰满系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含肉率,是评价鱼类生长状况优劣的指标。关于斑点叉尾鮰的肥满度,前人已有一定的研究(潘庭双等,2008)。早期幼鱼呈现肥满度低,表示将营养更多用于骨骼生长,减少鱼肉生长,对育苗的后续生长更加有利。实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肥满度均有显著差异,饲料蛋白水平为40%时优于其他饲料组。

肝脏是鱼类代谢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鱼类重要的营养储存器官,鱼类的肝体比是对长期和短期营养方式都有敏感的指标,在营养变动、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时,肝脏质量会发生显著变化。肝胆综合征是近年来养殖鱼类的多发病,较难治愈,病因就与营养有关,其明显症状就是肝脏偏大,实验表明,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肝体比逐渐减小,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肝体比与28%的饲养组有显著差异。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