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瓶颈及破解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瓶颈及破解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瓶颈及破解路径

一、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瓶颈约束

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瓶颈约束有很多,王国敏教授曾从“人口众多与耕地面积锐减的矛盾”等八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瓶颈约束,然而,不同地区会呈现出各自的特点,鉴于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的特殊之处,我们以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外部条件不利

众所周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依次经历了从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到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到中部崛起的过程。中部崛起战略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其在农业、工业、科技等方面得到了更多的政策优惠和支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自2006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河南省的GDP总量和增速均居中部六省首位,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2309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但是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等问题。在全国各个区域普遍撒网、重点发展的大环境下,中部崛起以及最新提出的中原经济区战略显然失去了先发优势。面对沿海地区在基础设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明显比较优势,中原地区又没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在这样一个尴尬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具备的外部条件便十分不利。

(二)家庭分散经营与土地零碎化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河南省的基本省情。河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河南省近十年人口数呈现平缓增加的趋势,常用耕地面积在平稳中有上升趋势。尽管河南的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并没有减少,一直保持在0.07公顷(约合1.05亩),但是仍低于山东(0.08公顷/人)、河北(0.084公顷/人)这两个农业大省的人均耕地面积,而且主要采取家庭分散经营、农户小规模经营的模式,这与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大规模经营的要求不相符合。又因为耕地有肥沃与贫瘠之分,为了使每户所分的田地肥瘦相当,各个地方基本上是把一大块区域的土地分割成若干小份,分给各个农户承包经营。这种做法是必须的,它保证了每个农户利益的平等,但是却造成了土地零碎化的问题。以河南省林州市为例,该市背靠太行山,其中山坡、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86%,一家农户拥有的土地分别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平地,平均为8~9块。土地零碎化、分散化经营一方面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农业集约化经营。

(三)农民种粮积极性低,农村劳动力缺乏

根据2010年河南粮食生产成本调查分析,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市、区)600个农户粮食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的调查显示,农民辛辛苦苦耕作一年,得到的收入是每亩663.7元。加上近几年河南省干旱洪涝时有发生,种田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甚至可能颗粒无收。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待在农村,觉得农民处于社会底层,农业是低人一等的职业,向往大城市的繁华,一年的种地收入进城打工一个月就可以赚回来,而且进入城市,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可以享受与农村不同的生活,因此很多人选择了弃农务工,甚至全家进城打工,承包的土地搁置不理或者交由别人耕种。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家里老人和妇女大多无力耕种田地,当打工收入可以满足生活时,他们便不再种地,而是让它闲置起来,随着进城务工时间变长,经验积累增加,部分家庭便集体搬到城镇居住,造成了农村空心化,无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劳动力缺乏,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四)农民思想保守,文化水平偏低

农民是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整体文化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慢。河南省处于内陆地区,近代历史上受新思想影响较少,当地农民多数保持着勤俭、朴素、善良的传统美德,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他们安于现状,不愿意尝试变革,较难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存在着严重的内陆意识,现代化意识不强。还以河南省林州市为例,笔者曾到当地农村进行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的问卷调查,当我们说明来意之后,他们大多是婉言拒绝,甚至稍带惧意。对于新事物的习惯性排斥,使当地农民的耕作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代代相传的经验,经祖辈证明过的、看得见的实惠,他们更容易接受,相反,需要冒险的未曾尝试过的东西,他们很难被劝动和接受。说过:“经验主义只是看到表面,没有看到全面,如果不注意……那就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819在农民群体中的以经验为耕作方法的思想,如不及时改进,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也会起到阻碍作用。另外,农业科技人才欠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过低。如表2所示,近几年,河南省每百个农民中,初中文化程度占一半以上,2010年高中文化程度(含)以上的占了18人,为图示最高比例。农民文化程度低并不代表耕作技术差,但却适应不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市场化的现代社会,现代化生产工具和方法的使用必须依靠文化知识,所以农民应该去尝试接受并学习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知识。在河南省农村随处可见“农民职业技术学校”的牌子,它们一般挂靠在各个农村小学,这确实是一个很有益的探索,使农民在农闲时间可以进“学校”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但事实上,它仅仅是个牌子,没有专业老师指导,没有固定学习时间,并没有发挥其实际作用。

二、破解上述瓶颈的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试对如何突破这些瓶颈约束的问题加以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瓶颈及破解路径

(一)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

中部崛起以及中原经济区的提出,使河南省发展步入了一个重要的机遇期。但是河南省的优势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潜在优势,人口多并不意味着人才多、粮食产量高不代表农民收入高。在先发与后发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河南省应该根据自己的省情,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新路子。中原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建设中原经济区应该注意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的协调发展。农业应该是最大的财富,虽然农业本身是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但是可以农业服务化。比如说河南的生猪产量很高,可以进行肉食加工,河南漯河便有一个双汇集团,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发展中小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价值链,一方面有利于农产品本身价值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转移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为此,应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快体制创新,把潜在优势转为现实优势,为农民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首先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确认农民产权,颁发产权证,农民拥有产权证,财产性收入多了,积极性也就高了。其次要大力兴办教育。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但是河南的知名大学寥寥无几,河南省应该着力建设国内知名院校机构,并把重点放在农业专项研究和创新上来,建设一批专业技能学校,把提高农民职业技能落到实处。农民技能水平提高了,种粮积极性以及运用现代化机械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

马克思在《论土地国有化》中说:“大规模的耕作……证明比小块的和分散的土地耕作远为优越。”128针对中原经济区人多地少以及土地零碎化问题,我们可以积极探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010年河南粮食生产成本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民每户夏粮种植平均为5.3亩左右,秋粮种植在4.8亩左右,加上国家的种粮补贴,计算得出,2010年河南农民每户靠种粮得到的收入为3300元左右。一户农民一年的种粮收入仅仅相当于一个农民工外出两个月的打工收入。因此,各个地方需要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种粮农民的收益。外出打工者闲置的土地、因无力耕作荒废的土地以及集体所有的未利用的土地,都可以交给有耕种能力的个人承包经营。一方面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承包者通过规模化的土地经营,可以提高种粮收益。由于土地零碎化,使得在耕作期间使用大型机械十分不便,实行规模化经营之后,可以大面积实行机械化耕作,节约劳动力,提高农地耕作的机械化水平。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

建设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河南省处于内陆地区,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域内河流及自然降雨,针对近几年频发的干旱、洪涝灾害,河南省应该加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及重要水源工程建设,逐步建成布局科学、配置合理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充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利用黄河两岸的背河洼坑建设蓄水调节工程,提高应对洪水、干旱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农村地区应该大力建设水利设施,一方面疏通灌溉水渠,另一方面建设机井等防旱基础设施。农村灌溉水渠应该覆盖各个主要的农地片区,并随时保持畅通,干旱时可以通水灌溉,洪涝时可以排水。国家建设的抗旱机井,应该得到合理的保护和使用,而不是建成之后搁置不用甚至被垃圾填埋。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加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加强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设气象信息沟通体系,及时沟通交流气象信息,做到村村通,时时通,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耕作,并对气象灾害做出预警和防范,减少农作物受害程度。

(四)提高农业地位,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原经济区要建设成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要实现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的战略目标,应该不断提高对农业地位的认识,提高单产,实现增产。在提高农业地位的同时应该尊重农民地位,使其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更能提升精神上的幸福感。《人民日报》2012年8月15日头版刊登了题为《谁说俺种地不幸福》的文章,讲述了从十六大到现在,山西的一个农民从完全依靠手工劳动耕作到机械化种田,从种田收入低到现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历程,并说挺喜欢这份职业,要努力做一个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国家实行种地免税、种粮补贴政策,重视农业地位的今天,种地已经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物质回报,在满足生活必须的条件之后,这一群体的幸福指数也得到了提高。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是最大的民生,确立农民主体地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是党的宗旨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必要实施农民职业培训,充分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鼓励支持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创新。要按照发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偏远贫困地区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充分发挥农民职业技术学校的作用。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河南省农村每百个就业劳动力从事的主要行业中,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二、三产业比例很小,虽然近几年第一产业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第二、三产业比重在不断上升,但是后者所占比例仍然很小。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2/3,美国高达77%,第一产业比重最低,而我们国家则相反。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从事现代农业建设和转岗就业能力,179使农民在农闲时节从事第二、三产业相关工作,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并通过所从事的非农产业工作,接触新事物、新思想,进而促进其思想解放,接受现代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约束,对于这些约束因素,我们可以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制定对策来解决。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充分重视人的作用,确保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我国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和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

作者:郭新榜 郝淑静 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