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探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探思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探思

【摘要】新时期做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应当重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及档案专审的成果等。可以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建设统一、集成高效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循序渐进地将干部人事档案统一纳入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库。

【关键词】新时期;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档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官制度,我国干部人事制度自确立之日起就带有政治性、革命性、职业性、专业性等特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在人事制度领域的生动体现。新时期,培养和造就一支“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懈奋斗、永远奋斗”的干部队伍,需要从对应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入手。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成长过程中的“大数据”,对干部的培养、提拔、交流使用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把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专项审核作为当前阶段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做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管理领域,融合了人力资源管理、党的组织工作、档案管理、大数据等多样化的内容,尤其是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已经成为该领域一个重要的环节。简而言之,干部人事档案专审一般指的是有档案管理资质或职责的部门,按照一定的档案审查流程、标准、技术等对特定人事档案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周期管理、审查的过程。

(一)干部人事档案专审是考察干部的“试金石”。受长期以来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领域管理体制僵化等因素影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践中一度走入“失序” “失范”甚至是违法、犯罪的境地。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布的落马官员的档案数据显示,档案造假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科级官员到省部级官员均存在“档案造假”问题,具体表现为学历造假、年龄造假、工作经历造假、入党材料造假、公章造假、家庭情况造假、培训经历造假等,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并长期存在而没有被及时纠偏,直接的原因之一是干部人事档案专审环节存在漏洞。因此,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专审是完善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尤其是干部考察制度的必要 环节。

(二)干部人事档案专审是贯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的必要之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先后经历了一个从集中领导到相对分散再到集中领导的过程。作为一种趋势,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越来越注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并注重在干部提拔、任用等全环节查阅干部的人事档案、廉政档案、政绩档案、决策档案等,力图从这些过往的“成长数据”中全方位掌握和评价干部。2018年,中共中央针对长期以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印发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并在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对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进行了规定。尽管该条例没有详细对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进行规定,但是作为一种细化执行方案,专项审核是我们当前贯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的一个主要 方向。

二、做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思考

从近五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研究主题、研究领域等情况来看,对于“为什么要专项审核”“要专项审核什么内容”等问题的探讨已经比较充分,但是对于“如何深入有效开展专项审核”仍然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以下几点值得深入反思:

(一)重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标准化、流程化。2018年出台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对干部人事档案主要内容分类为十个方面:即履历类材料、自传和思想类材料、考核鉴定类材料、学历学位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类材料、政审及审计和审核类材料、党团类材料、表彰奖励类材料、违规违纪违法处分类材料、工资及任免、出国和会议代表类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尽管该条例对干部人事档案内容进行了规定,但是在操作层面上应当如何开展专项审核需要一定的标准化、流程化的支撑。在这方面,可以按照“档案材料是否全面完整(完整度指标)”“档案材料是否真实(真实性指标)”“档案材料是否标准规范(规范性指标)”三维度原则,细化设计相关的审核指标,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可操作性强的标准 流程。

(二)重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数字化。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开展干部人事档案的专项审核及配套的管理是管理技术层面的创新,也是克服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不规范等问题的关键一招。对此,2018年出台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第二十三条明确提出干部人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思路,其本质的逻辑就在于利用扫描技术将纸质版干部人事档案转化为数字图像和数字文本,实现数字化流转和保存,从而较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暗箱操作”。对此,在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分级负责、集中管理”的体制下,我们建议有条件、有水平、有经验的地区可以建立本地化的干部人事档案数字馆,在做好保密的前提下,确保干部人事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与纸质档案的一致性。同时,与此相配套的电子目录建库、图像资料储存、防火墙建设、数据借阅、专项审核中的数据交互、数据备份等设计也要同步。同时,我们建议规划设计“一站式档案服务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定期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建立、接收、接转、转递、统计、保密等进行高效率的配置,实现围绕干部人事档案服务链的全程信息化、数据化。

(三)重视干部人事档案专审的成果。干部人事档案专审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也不是一个被动的环节,在新常态下,是一个主动性、积极性、进攻性的干部任用决策环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利用好干部人事档案专审的成果。2019年3月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在干部任用方面明确提出了“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五大关的用人导向。基于这种干部任用导向,档案专审成果运用可以划分为三个档次:其一是档案专审不过关,即对干部人事档案存在重大造假问题的线索要及时转交纪委、监委,确保档案专审成果转化为干部任用成果;其二是档案专审发现较大不规范问题,可以通过约谈档案管理出现问题环节的责任人等方式,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反复发生;三是档案专审发现一定的瑕疵问题,对此可以通过联系当事人、档案管理责任人、档案出具单位、档案保管单位等利益主体,及时将档案瑕疵问题消灭,实现档案质量提升 目的。

三、结论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往纵深层面推进迫切要求我们对干部人事档案专审进行系统性创新。在数字化浪潮下,传统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在技术层面、战略层面均面临着转型的需求。从国外经验来看,人事档案的数字馆建设、第三方外包服务以及对人事档案造假者施加的严厉问责等制度机制建设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美国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公私合作”,美国公共档案管理机构基于契约精神、市场理性、法治原则等,就特定的档案管理和专项审核等,与私营的档案数字化服务机构合作,从而达到节约财政费用、克服专业人员知识技能不足、人员短缺、提升档案数字化管理质量和档案管理水平等目的,值得我们深度反思和研究。作为一种对策建议,本文尝试从重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及档案专审的成果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提供借鉴。展望未来,立足于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趋势,我们建议国家层面可以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建设全国统一、集成高效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这种技术层面的革新,克服传统意义上存在的档案造假、档案失真、档案失范等突出 问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2]聂新鑫.档案造假的“靶向治疗”[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12-4.

[3]范斯婷,曾志,贺志慧.搭建“一站式”综合档案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分析与实践[J].现代医院,2021(7):1066.

[4]罗亚利.美国档案数字化公私合作模式研究及启示[J].浙江档案,2019(10):60.

作者:秦伟 单位: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