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分析

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据此揭示出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演变趋势:危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和发展;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一次次的危机中发生变化直至走向衰亡。毋庸置疑,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市场经济能够形成巨大的生产力,是迄今为止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虽然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会出现市场失灵等现象,但社会主义在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通过制度的优越性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也能够使我们防范和遏制经济危机的发生。这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能够有力地纠正、抑制市场经济中所固有的弊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保证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按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前进。社会主义制度下起支配作用的规律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运用市场经济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由此也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运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生产力大发展、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目的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并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的制度保证是高度一致的,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致性,公有制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经济运行要按照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尤其要按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进行生产。这一点是我们克服和防范经济危机的最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国有经济掌握了关系国计民生的要害部门,如铁路、采矿、银行、航空、高科技产业等关键领域,公有制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是中国经受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的重要基础:

1.国有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占主导地位的银行业保持稳定,是中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系统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安全与稳定。在中国,银行业以国有(控股)银行为主导,一方面保证了政府对银行的监管能力,使得银行不会为了利益而放弃公众责任,或者为了利益经营一些危害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业务;另一方面也使得银行具有较强的信用功能,使人们不会怀疑银行的支付能力,从而防止挤兑现象的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而且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金融系统没有发生像西方那样深刻危机的主要因素。

2.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发挥了主导作用。根据国家财政部的统计数据,在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最大的2008、2009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含国有金融类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7.9%和6.5%。中国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并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比如,许多国有企业注重发挥表率和导向作用,主动与上下游配套企业包括非公有制企业抱团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不裁员等。

3.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许多重要措施都是通过国有经济实施的。例如,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投向国有经济占优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等,这些都是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同时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中急需加强的领域。政府通过加大这些领域的投资,带动民间资本投资,不仅有力地实现了保增长、扩内需、促就业的目标,而且改善了经济结构。实践证明,实行适合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应对经济危机、克服和战胜经济危机造成的困难、及时采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负增长达四年之久。鉴于此,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逐步介入其经济发展之中,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完备的金融监管和信用制度。当然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问题,甚至出现了更为剧烈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私有制的矛盾及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从这一点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管理和宏观调控是失效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具有显著特征或者优势: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宏观调控具有有效性、计划性和科学性等优势。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时,以及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明确提出,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此后,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又多次重申了这一点。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既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又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既可以弥补市场失效的缺陷,又可以弥补政府行为效率低的缺陷。例如,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中央政府果断出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项措施,上述十项措施不仅有效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能有效解决中国工业自身存在的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市场竞争力弱等单纯依靠市场所无法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还具有有效性、计划性和科学性等优势。

1.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能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结合、有效调控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优势。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可以说,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将市场机制的效率功能引入社会发展的目标轨道;另一方面可以疏导市场机制的自发性,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而有效地发挥,由此可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作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条件进行国家的宏观管理。“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1]

2.宏观调控的计划性。新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有计划运行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有害的。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来,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一种表现,只是限于现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和人们的运作能力,还达不到实现经济计划化的要求。与奉行新自由主义的西方国家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经济职能具有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对宏观调控实行计划指导,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分配政策、区域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经贸政策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已证实它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在发展目标、增长速度、经济规模、战略重点、地区平衡、民生改善等重要方面实施有计划的规划和调控,特别是中国政府拥有的财力支配和调度权力,对于调控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大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主要是调控经济周期,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对这个问题,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对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把它提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中国学者在研究经济周期性波动、阐述科学发展观与宏观调控时就指出:“中外经济周期的波动史,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有两类:一类是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另一类是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改革以后,1977—2001年,又经历了4次周期波动。两类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虽然各自带有不同的体制性特点,但其中也包含着一些相通的规律性机理,即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投资和生产很容易出现累积性的过度扩张,这种扩张会遇到各种资源供给的制约,越是‘大起’,就越会导致‘大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规律性机理仍然会起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候。”[2]中国的经济周期还有着自身特有的规律,中国的宏观调控有着更高的要求。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要通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手段。这一矛盾解决的结果则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完成。《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的历史阶段。这一论断更加明确了在中国改革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党的十五大以初级阶段理论为依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问题上做出了新的阐述,首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如何建设这样的经济。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这就明确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内涵。它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文化一起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因而,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事实表明,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实践,中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对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在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时,中央政府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政策措施,扩内需、保民生是政策的着力点。在2009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了“加大改善民生力度,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遭遇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明显加快。从2008年4月到2010年1月为应对危机的影响,实施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2009年1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稳定劳动关系的“六条意见”。同年12月21日宣布,为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交社会保险费,同时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2008年4月医改三年实施方案正式,当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用。2008年9月,国务院指导意见,农民60岁以后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保障。2009—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中央财政投入社会保障金增长17.6%。金融危机的影响促使我们大大加快了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和建设,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投入增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增大。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中国政府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应对危机政策措施出台的速度、频率和力度,世所罕见,显示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宗旨。也表明中国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凝聚力量应对危机,优先解决民生问题,尤其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须注重公平公正,并以保障广大劳动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为发展目标。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问题,是其社会基本矛盾导致的现象,作为有支付能力不足的无产阶级劳动者与资本和财富集中于资产阶级一方而相互对立。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资本财富的增长与劳动人民贫困化、失业人口的增长同时存在,过剩的失业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并导致无产阶级的绝对和相对贫困化,而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强制解决方式。在当前一些国家所实行的超前消费、刺激消费是缓解经济危机的措施,但本质上依然是人们有支付能力不足的表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贫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它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这一问题的性质不同。我们搞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人民过富裕的生活。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更多的人、更广大的地区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出发点是防止贫富分化。同时我们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对收入差距超过警戒线问题有深刻的警醒,并不断采取措施克服和防止。例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等。还应当看到,中国改革后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存在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问题,但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通过改革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防止出现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问题,并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标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容之一就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社会注重效率,也更加注重公平,如果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政府将自觉地去调整。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4]123还说:“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364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解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为目的,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具有公平性、可控性和政府主导性等优越性。这个优越性表明它具有抗风险的内在能力,具有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内在动力。中国经济能够在当今世界金融风暴冲击下快速地采取措施,使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就是证明。我们还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遵循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存在着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去克服它,并积极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其中,“完善”一方面表现为更充分挖掘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更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不断完善和深化改革,才能保持自身的活力,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更强。这同样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1.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十八大报告认为,“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挥政府作用,意味着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中,政府应通过政策扶持,弥补市场缺陷,推进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为市场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运用多种经济杠杆,譬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等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保障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三是提供教育、国防、环境保护、安全和秩序等公共物品;四是建立效率与公平统一的收入分配与调节制度,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说明,它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是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因素,是保障社会稳定、补充市场不足的重要手段,也是带动国内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端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5]

3.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多数人的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按照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原则,中国总体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同时也存在贫富差距问题。为更好地防范经济危机的冲击,应当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5],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一是调整企业的劳动分配关系,使劳动的分配比例份额逐步加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将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国家财政收入,调整初次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矛盾;三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健全教育、医药保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4.保持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科学性。为了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市场失灵、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问题,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这是中国政府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弥补市场失灵、熨平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大起大落、营造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事实上,熨平经济周期、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过程。所谓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指执政党指导经济工作,既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掌握经济运行的规律,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协调社会的生产和需求,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而只有保持经济较快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只有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才能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5.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从经济发展规律看,金融工具是国家推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金融业的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化的最高表现:金融与企业结合,能够满足企业对金融的各类需求;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能够促进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并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兴行业需要全新的金融服务,原有的薄弱环节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凸现,只有推进金融创新才能够满足这些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风险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管理风险。因而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本文作者:栾文莲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