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振兴下的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下的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情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乡村振兴下的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情况

摘要:终身教育是人力资本充值的不竭源泉。据福建女性村主干(指女性村党组织书记和女性村委会主任)的调查显示,女性村主干对终身教育认知积极、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意愿强烈。但是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家庭负担制约参加终身教育、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作用尚未彰显,建议加强对女性主干终身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资源的供给体系、提升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关键词:乡村振兴;终身教育;供给体系

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教育是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途径。随着传统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其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但是,传统学校教育的一次性、封闭性以及基础性决定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本充值问题,必须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大力发展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一般是指“人从出生起,直至老年为止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中国于1993年首次在国家级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里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再一次突出强调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一战略目标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乡村全面振兴。然而,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三农”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其带来的农村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对广大村干部做好农村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路人,女性村主干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技术储备、综合素质高低,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是否具备强有力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研究女性村主干的终身教育现状以及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对于女性村主干的终身教育研究尚未见诸文献,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终身教育普遍规律、职业女性闲暇教育、农村女性终身教育等三个方面。女性终身教育不再拘泥于一次性或阶段性的学校教育,而是一种伴随女性的生命历程、面向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女性群体,以满足不同女性群体提高其发展能力的需求。终身教育是人力资本充值的不竭源泉,只有终身教育才能满足人力资本充值的需求。鉴于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的研究尚是空白,课题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女性村主干的终身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工作的建议。课题对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在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当选的女性村党组织书记和女性村委会主任发放调查问卷309份,从中梳理出300个数据翔实的有效样本,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二、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存在的问题

女性村主干对终身教育认知积极,听说过“终身教育”并了解其意思的占比77.3%,认可“终身教育”就是“从小到老,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的占比92.5%,认为参加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很有必要”的占比96.6%。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教育给女性带来了“经济更加独立,有保障”“综合能力提高,感觉更幸福”“政治地位提高,有更多参政议政的权利机会”等积极变化。在学习动机上,集中在“丰富知识”(46.3%)、掌握实用技术(28.4%)、提升学历(17.2%)三个方面。尽管女性村主干对终身教育认知积极、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意愿强烈,但是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状况仍然不容乐观,终身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尚未彰显。

(一)终身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首先,终身教育渠道十分有限。从成人学历教育供给的情况看,随着国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自学考试专业在萎缩,符合女性村主干需求的专业就更少了。从职业培训角度看,女性村主干接受培训的机会少、途径十分有限。认为“学习渠道太少”妨碍了参加培训或学习的占比高达54.0%。从社区教育资源的供给看,所在村庄连图书室都没有的仍然占比19.4%,73%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增强女性村主干推动乡村振兴能力上,“要提供更多学习和提升素质的途径”。其次,终身教育内容供需失衡。终身教育渠道的缺乏必然导致内容的供不应求。各级政府提供的职业培训,内容多局限在岗位业务知识,无法满足女性村主干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另外,存在供需脱节现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自上而下向她们输送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是政府的主动供给相较于她们的实际需求,不同程度存在脱离实际、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二)家庭负担制约女性村主干接受终身教育妨碍女性村主干参加终身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身因素,即时间精力紧张与角色冲突。其中,“工作(农活)忙、时间精力不足”占比高达51.3%。这一点从她们的空余时间支配结构上也得到了佐证:空余时间花在做家庭事务(如辅导孩子、做家务)占比最高,为39.7%。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对女性空余时间的支配具有显著性统计意义,年龄越大的女性,花在文体休闲上的时间越多;已婚女性相对未婚女性,花在文体休闲上的时间较少,而花在做家务上的时间较多。已婚女性村主干因为照料家庭而陷入角色冲突当中,虽有比较强烈的学习动机,但是时间精力却捉襟见肘。

(三)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作用未彰显女性村主干对终身教育的需求,更多停留在自我提升和开展岗位工作需要的层面,是基于个体需求的视角而非宏观发展的动力驱动。部分女性村主干已经意识到终身教育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获取终身教育资源、尤其是公益性资源方面却无从下手,缺乏从外界获取资源并与村庄群众资源共享的渠道。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的作用主要局限于女性村主干的个体发展,尚未对农村女性群体的素质提升和乡村振兴起到一个有效的辐射带动作用,女性村主干要发挥乡村振兴“动车头”作用,亟须加强终身教育。

三、加强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对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女性村主干都是在激烈的换届选举中脱颖而出的农村优秀女性代表。她们能成功当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于个人能力、权威和魅力的非亲缘性支持。她们毫无疑问是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或乡土人才的最佳人选。她们长年扎根乡村,具有基层治理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熟悉地方乡风民情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把加强女性村主干的终身教育工作提升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高度加以重视,持续提升乡村振兴“领路人”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此外,加强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还有利于推动妇女事业发展。那些通过持续学习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女性村主干,会产生“头雁效应”,激发带动更多妇女群众提升自我,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女性的独特作用,把个人成长、群体发展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融为一体,从而推动妇女事业的进步。

(二)完善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资源的供给体系首先要畅通终身教育资源的供给渠道。终身教育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持条件之一。相较于城市社区丰富的供给渠道,农村终身教育资源的供给途径十分有限,终身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尚未凸显。畅通女性村主干的教育资源供给途径,各相关部门要凝聚共识,加强合作,为农村女性获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资源提供支持。可通过在有条件的正规院校设置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种养殖技术、乡村管理等方面的定向专业,采取学费减免或贴补的形式鼓励有需要的女性村主干参加自学考试,提升学历,达到人力资本充值的目的;可依托职业院校完善培训机构,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发挥涉农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开展分类分级短期主题职业培训,提升专项技能。另外,还可通过开设公益大讲堂、创建图书室、送教下乡等方式,加强对村庄社区教育资源的供给。成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三种形式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供给渠道。其次要丰富终身教育的供给内容。女性村主干对终身教育的内容需求日益多元化,既有履职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也有提升家庭生活品质所需的综合素养类内容。回归分析显示,当前女性村主干对党建党务知识的需求与年龄因素呈正相关,并在10%水平上显著;对综合修养类知识、法律知识的需求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并在5%水平上显著;对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婚姻家庭家教知识以及村务管理知识的需求不受年龄、婚姻状况以及子女数量等个人特征影响。因而,随着女性村主干学习内容诉求的增多急需各种丰富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成人学历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基础性、通用性知识供给;在职业培训中,加强岗位履职所需知识技能的培训;在社区教育资源的供给上,可加强普适性较强的生活、综合素养类知识、技能的供给。同时,加强需求调研,确保供给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全面性,注意避免教育内容的“性别隔离”,最大限度丰富和完善女性村主干提升素质、有效履职、引领乡村振兴所需的知识体系。

(三)提升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在教学中根据农民特点,学习形式上采取集中与分散、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成为解决农民生产与学习的矛盾,满足农民对学习内容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教育无疑是女性村主干获取终身教育资源、实现人力资本充值的可行方式。此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采取声音、图像、图文并茂、直观演示、立体模拟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建立的微课堂、指尖课堂等,让“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在手、随时随地就学”成为现实,学习的时间空间更加碎片化、灵活化,学习手段更加“愚巧”化。这恰恰有助于解决女性村主干的角色冲突和“工学矛盾”,实现了女性村主干由主观上的“我想学”转化为外部环境支持下的“我能学”。通过完善线上线下两个终身教育阵地,让两个阵地在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上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女性村主干终身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乡村振兴培养一支政治品德过硬、业务能力扎实、群众基础坚实的领路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汉辉.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P109-110.

[2]吴遵民.当代终身教育理论综述[A].吴遵民.终身教育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吴遵民终身教育文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P138.

[3]陈越良司长在2017年全国“村干部大讲堂”上的动员讲话[EB/OL].(2017-12-22)[2020-5-26].

[4]谭琳,刘汉辉.浅论新时期的女性终身教育[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4):168-170.

[5]杜一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教育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9(3):74-79.

作者:苏雪萍 单位:福建省妇女干部学校培训部负责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