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学研究人格化叙事生存境遇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学研究人格化叙事生存境遇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学研究人格化叙事生存境遇分析

摘要:千百年来,关于“抽象的人格化叙事在具象的科学研究中是否起到一定的作用”的问题,一直被学界讨论,但至今仍未有明确定论。自培根时代以来,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就一直在批评人格化,但他们自己却并不能对人格化有所“免疫”。从万物有灵论的奠基到人工智能的亮相,人格化一直是困扰各学界的难题,对其的去留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人格化在科学领域中的边缘生存,或许我们会有更惊喜的发现。

关键词:人格化;科学中的人格化;人工智能;生存境遇

关于人格化,培根和斯宾诺莎给出了最早的实质性叙述。接着是休谟、费尔巴哈、兰格和尼采等进行了较早的评论,他们的解释和评价呈现多样化。人格化叙事最初是文学领域的创作手法,尽管被大多数现代作家所批判,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人格化的存在是不可避免且有合理性的。在世界上寻找人类形态的动机也依然根深蒂固地扎根在科学和哲学中,并且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尽管长期受到质疑和批评,但这些形式的多样性及其持续性表明了人格化的根源是深刻的。

1人格化的含义

从狭义上来讲,人格化是将一套完整的人格赋予一个事物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看,这个对象可以不具备人的形象,但是他一定具备人类的某种性格特征。从广义上来理解,人格化可以作为一个过程,同时它也是存在于人类意识内的一种认知倾向。人类处于幼儿时期(2~7岁),无法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习惯性地以个体自身的观点来认识事物,拒绝外界一切劝服性的行为与观点,认为他人都和自己以相同的方式去思考和反应。因此,他们在认知外界事物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将事物人格化,比如儿童会对着玩具说话、草坪被踩踏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小草会痛等都反映了这一认知现象。从上述理论的角度来看,人格化往往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作为认知主体所发出的一种认知行为或表现出的一种认知倾向。这样的一种认知方式是将认知对象由复杂变为简单,由抽象变为具体的过程,有助于人们更好、更简单地认识世界。

2关于人格化的心理认知

对人格化进行追根溯源,从心理感知层面来分析人格化,泛灵论最具代表性。泛灵论也被称作万物有灵论。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总是将无生命的事物看作是有生命的,这种不约而同的倾向性是一种策略,而非偶然事件,并且始终都是种无意识的活动,即一种无意识的战略。科学界对泛灵论存在着四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泛灵论常常赋予事物以生命,并将它们人格化。泛灵论和人格化虽然有所不同但时常通用,可以说有生命的不一定是人格化的,但人格化的一定是有生命的。第二种解释是以泰勒为代表的“精神信念说”,他们认为泛灵论就是一种精神信念,而且这一信念源于解释梦想和死亡的动机。这一观点难免有些狭窄化,缩小了泛灵论的范围。第三种解释以精神学家JeanPiaget为代表,认为儿童倾向于将事物解释为有生命、有意识的,这种看法也与人格化的内涵相呼应。儿童由于受智力与认知能力的限制,对世界的认知模式与古代人相似。在他们看来,人类和动物是兄弟,都具有灵性,对一切东西都是依照人格化或受崇拜的兽形神的属性来考察的。第四种解释带有Piaget的色彩,但仅仅是一种妄想。认为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任何事物以及他们认为是有生命的事物,这明显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因为想要的事物与自我意识内的事物之间总是缺少的明显的纽带连接。综上所述,显然第三种解释更具说服力。人格化的沟通方式在儿童世界中被广泛应用,经常会出现生物或非生物被赋予了人的特征,教育或娱乐这些文化产物无形中也强化了儿童在认知过程中的人格化倾向[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逐渐脱离了儿童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始拥有客观的理性思维与逻辑能力,但是儿童时期对于认知事物的人格化倾向以及流畅感知方面的需求被延续下来。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任何年龄段、任何时代的人对于人格化的思维和交流都是无法抗拒的。

3纵观科学中的人格化

3.1科学中的人格化根源

科学同哲学向来同根同源,不仅有共同的文化根源和认识论根源,还有共同的神学根源,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从西方神学至上的社会大环境来看,神学根源是最根本的。追求神性、追求完美,导致了认识论和社会文化发展也在追随同样的目标,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胡编乱造,所有的答案都逻辑自洽。启蒙所倡导的人类合理性和人类善行的崇高境界,就是一种对进步和人类自我改善能力的信念,主张每个人尽可能过自己的美好生活,提倡自由、宽容、非教条、世俗化,从而促使一些学科的产生[1],指导我们的认知,逐渐形成启蒙化的认知策略。神学根源和社会文化根源共同作用产生了认识论根源。对西方自然科学中的人格化思想进行溯源,不论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还是黑格尔,他们对人格化的运用也都源于神性的完美,这同西方早期的进化观念也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科学自始至终都带有神学的色彩。

3.2科学中的人格化发展

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就认为万物皆数,通过数学可将灵魂与上帝融为一体,并且认为上帝通过数学统治宇宙。事实上,包括宇宙学在内的西方古典哲学同古典艺术自我意识形成于同一时期,哲学的兴起引起了人们对神的本质的争论。同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一样,古典哲学对世界上的万物有灵论和类人模式进行了合理化的完善。希腊的世界哲学形象类似前哲学宗教,提供了一个充满人类和社会关系的宇宙,最明显的就是赫拉克利特称战争为国王和父亲,他甚至提供了一个更大范围和更广泛的原则,例如使宇宙成为一个政治实体、一个有机体或两者兼而有之。宇宙不仅是社会和政治的,整体上还是有生命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常常是人格化了的身体,天空是他的头,星星是他的头发,太阳和月亮是他的眼睛,空气是他的智慧。许多哲学家也持相同观点,如帕曼尼德斯将宇宙描绘成一个球体:上帝“旋转”的形状是圆形和球形的,从中心到末端的每一个方向都是等距的……当我们了解到人体的本质是它的球形头时,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人体是这个无边球模型的一部分。头部的设计是为了容纳人类不朽的、理性的部分,即灵魂。身体的其余部分则被附加为一个支撑系统,宇宙和它的组成部分并不需要四肢或其他器官就能进行这些完美的运动。它们完美的身体只有最基本的元素:头部。因此,人的基本形状和宇宙的形状是一体的,人类和宇宙在精神上也是相似的,就像它们在身体上一样。在西方的宇宙众神中,行星、太阳、月亮和恒星也是有生命、有智慧的。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灵魂促使其运动,并且有着不同程度的意志和力量。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体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因为运动而有意义。还有关于宇宙的另一个人格化概念即认为它是一件人工制品,这种观点倾向于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由上帝(或自然)利用各种技巧和工艺设计来执行的:柏拉图的宇宙(无论整体还是部分)都是由一个神圣的工匠制造而成的,这个工匠所创造的世界不仅是人格化的,而且以人格为中心;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就如同柏拉图的工匠,是理性和人性的结合,他将自然比作一名画家,其宇宙人格化的思想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存在于欧洲思想中。当然,对于科学的人格化也存在反对的声音,首位进行批判的人物就是弗朗西斯•培根。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没有一个好的开端,但大多数科学史家认为培根是经验主义者,因此导致了科学与哲学的分离。培根的观点是要将世界从先验的范畴中塑造出来,而非寻求经验,人格化只是一个结果。他针对亚里士多德主义者的中心原则,即所有的事物有自我完善的倾向,事实上只是人类有这样的冲动,培根认为最终的结果与人类的本性有着明显的关系,而非与宇宙的本性有关。相反,我们都倾向于认为自然就像人一样是有目的的。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我们不断寻找解释,试图像理解自我一样理解自然,这种把自然理解为我们自己的冲动是内在而有说服力的,也就是说,最终的目标实际上只属于人类,只有人类在设定并朝着目标努力。因此,培根拒绝目的论,他也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尽管培根反对人格化,他自身却并未根除这种思想,但无论怎样他都是那个时代的转折性人物,在他之后的伽利略、斯宾诺莎、休谟、康德等都对人格化理论提出了质疑。几千年来,科学界仍然认为人类的形态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历史学家说人格化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认为人格化叙事很明显甚至无法避免;天体物理学家说恒星是有知觉的、任性的或是被制造出来的,一位天体物理学家甚至将恒星形成的最后阶段描述为一种意志行为。许多科学家都是在宇宙中明显的设计或至少是有序的基础上迈出科学人格化这一步的。

3.3科学中的人格化之应用

21世纪的科学人格化运用最成功的当属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如推理、思考、规划、学习、大数据分析等)[2],以机器为载体,模仿人的思维过程和工作方式,以智能、方便地解决现实问题。伴随新一轮的科技发展浪潮,人工智能正逐步走入科学技术研发的中心位置[3]。如今人工智能在医疗、自动驾驶、教育、航空航天、电力、气象、翻译、休闲娱乐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

4结论

所有这些对科学的调查,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对上帝工匠式存在的探寻、对空间的短暂探索等等,都表明了人格化发生在最系统的自我批评的思想领域和技术视野中。所有表现似乎都在支撑着人格化是如此有趣并且不可避免这一说法。大多数哲学家、科学家包括笔者本人也更加赞同培根的观点,至少在原则上,运用人格化特征可以提高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人格化虽然对哲学和科学来讲都不太重要,但它对于科学至少是批判的,对哲学和科学来讲也是适用的。因此,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人格化在科学领域中的边缘生存,或许我们会有更惊喜的发现。

参考文献

[1]江宏春.西方杰出科学家的宗教观:理性与信仰的和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5):94-99.

[2]侍雅慧.新媒体环境下品牌人格化的价值与塑造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传媒学院,2018.

[3]夏庆.《资本论》“机器”章中的科学文化观[J].黑河:黑河学刊,2019.

作者:张亚晶 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