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童教育下的交互绘本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教育下的交互绘本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童教育下的交互绘本设计

【摘要】绘本是儿童获取知识,理解、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的纸质绘本深受广大儿童及家长青睐,且受到儿童教育专家与心理学家的一致好评。这是由于优秀的绘本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促进儿童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还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在儿童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交互应用因为其丰富的形式和交互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交互绘本的产生与发展是必然趋势。信息数字化时代改变了儿童的成长环境,其认知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交互绘本如何对儿童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本文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交互绘本;交互设计;儿童教育

一、儿童身心特点

步入学龄期的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神经系统基本发育成熟,因此心理方面的发展也较幼年时期更为快速,对事物的认知开始从仅仅停留于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过渡到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相对抽象的概念。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活动形式从游戏逐步转换为学习,在阅读交互绘本的过程中,既可以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也可以进行高效有趣的学习。学龄期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开始全面发展,外界环境例如家庭和学校会在这个时期对儿童的身心起到塑造作用,所以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同时,这个时期是儿童建立自我意识的初步阶段,儿童会一直努力进行自我认知。著名心理学家David•R•Shaffer研究指出,创造力能够激发思维创新,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同时也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因此,学龄期儿童的创造力培养非常重要。因此,学龄期儿童交互绘本的互动设计要综合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在互动设计中,应当根据学龄期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特点,设计相应的互动功能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基于用户群体的故事塑造

在儿童早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周边的环境和接触的事物起到了较大的影响。②因此,绘本所传递的价值观对于这个时期的儿童来说非常重要。绘本的角色设定和故事选择应该符合儿童的心智及情感需求,对儿童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故事内容上,贴近儿童内心想象并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绘本才会被儿童喜欢,才能够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认同感并充分理解故事内容。③创作绘本时,应该遵循儿童独特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对儿童现阶段需求有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知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好的故事内容。鲜明的故事主题和纯粹的故事内容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和理解。受到儿童绘本的结构和叙事空间的限制,创作者需要使绘本故事能够在较短的篇幅中以简明的文字把整个故事表达完整并且不失趣味性,同时应该考虑到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从儿童能够理解的角度出发,使故事的主题清晰明确且充满教育意义。最关键的是,要让故事具有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的魅力。

三、丰富的感官互动

根据儿童在学龄初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方式,交互绘本的设计应该以视觉为主,听觉、触觉为辅的方式来帮助儿童更好的学习和认知。交互绘本中有精致生动的图像、丰富的声效配合以及可感的触控方式等多种媒介方式,可以给儿童带来多感官互动的体验效果,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交互绘本利用多媒体技术,从儿童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入手,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参与到绘本的故事之中,从而体会其中的趣味。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儿童对于新奇有趣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和求知欲,在观察和探索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表达欲望,所以儿童在接收信息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动态的影像配合声音的方式会比仅仅是图文结合的方式更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交互绘本在交互性上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实现了儿童各个感官之间的互动,比传统绘本单一的认知方式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和喜爱。交互绘本通过丰富的交互体验开拓儿童的想象空间,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故事情境中,极大的提升了阅读时的参与感,增加了儿童对绘本的兴趣,让儿童能够以形象生动的方式阅读和理解故事内容。参与感和沉浸感能帮助儿童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儿童的各项潜能并加以培养,④以多种感官主动参与阅读,成为参与者,便是锻炼自学能力。

四、绘本的交互体验

随着移动智能电子产品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全新的阅读方式也受到人们的青睐。交互绘本的交互体验体现在通过触摸、滑动、缩放、旋转屏幕等操作,智能电子设备会根据读者的操作作出不同的反馈。例如:在交互绘本中,通过触摸或者滑动角色身体,角色会根据触摸的位置和手势给出不同的反应,让读者可以多方式与绘本互动,增强绘本沉浸感。为了使儿童更快接受并与绘本交互,交互绘本中交互点的设置需要是儿童在生活中常见并会经常操作的,这样才不会在交互中形成困难和阻碍。⑤例如:很多交互绘本会把翻页的效果设置成页脚轻轻向上翻起然后翻到旁边变为下一页的展示,这种特效模仿了生活中图书翻页的效果,可以使儿童产生熟悉感和认同感。这种形式可以令儿童更容易接受和使用,也是将现实生活和数字虚拟世界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儿童通过简单便捷的操作来了解和认知生活中的常识,以儿童的视角来看,事物的因果关系越简单,操作方式越便捷,越容易记住,从而提升了绘本阅读的体验感。对于儿童来说,交互绘本拥有的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比传统绘本更能满足他们对阅读和学习的需求。交互绘本将平面阅读和互动游戏相结合,能让儿童以多种途径主动参与到绘本的互动游戏中去,对绘本的故事进行探索和发现。⑥在绘本中添加一些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可以让儿童在阅读绘本的同时参与互动和游戏,儿童通过主动参与游戏来激发创造能力、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等。为了让儿童有继续阅读和完成交互游戏的兴趣,交互绘本会根据儿童的操作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使儿童在阅读时获得成就感。交互体验是交互绘本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交互绘本大多数是将传统平面绘画转换为立体或者动画的形式呈现,同时配合推进绘本故事发展的交互行为,体现了交互绘本呈现效果的多样性,⑦再加入声音的配合、麦克风的录入、重力感应等多种输入输出方式,为儿童提供多重感官参与的交互体验,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增强儿童的沉浸感,使儿童自然而然的融入绘本故事中。

五、教育方式改变

(一)促进儿童动脑思考与传统纸质儿童绘本相比,交互绘本为儿童提供了更多触屏互动的体验,这种互动方式使儿童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去。但是儿童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机械的触屏操作并不能引导儿童主动学习思考,因此单单以游戏娱乐为主或内容单薄幼稚的绘本并不能满足寓教于乐的要求。设计者在绘本内容设计上应该更注重以故事的方式对儿童加以引导,激发儿童对故事内容的探索欲望,给与儿童更多的思考空间,适当的将人文常识、为人处世的道理融入故事,让儿童能够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

(二)学习结合生活运用知识现阶段众多教育类的绘本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如果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将所需传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能帮助儿童更好的学习。单纯的知识的灌输不仅难以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将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相结合,使儿童产生熟悉感的同时也能帮助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使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适当融入游戏性和趣味性趣味性是交互绘本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交互绘本中的内容和交互设计能够吸引到儿童的注意,就会使他们热衷于对绘本的探索。趣味性的互动设计展示能让学龄期儿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趣味性的融入能够赋予绘本更多的价值和内涵,在互动设计中融入游戏的元素也会使绘本更有吸引力。充满趣味性和游戏性的互动设计能增强体验感和提升互动性,提升交互绘本的内涵和价值。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对于儿童交互绘本的交互设计的归纳和总结,本人认为对于交互设计的形式的研究值得进一步的扩充和深入。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绘本的交互呈现形式还有很大的可拓展空间,仅仅局限于目前的交互形式会使绘本在设计上缺乏创造力,应当把目前现有的一些非常实用的交互技术元素融合运用进来,探索尝试以发掘出交互形式更大的发展潜力。未来,H5交互绘本将会有新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会向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发展,交互绘本可以实现智能陪伴、语音交流等功能;另一方面,会向更真实的方向发展,AR和VR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交互绘本也会充分与技术相结合,拥有更真实,更沉浸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兢.国际学前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5.

[2]莫滕•瑟比.挪威教育信息化与教师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2013,(22):20-23.

[3]郭立芹.幼儿绘本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读与写,2018,15(22):213.

[4]李东娜,赵思琪.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及教学探究——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0,(2):28.

[5]NigelCross.设计师式认知[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5.

[6]徐茵.多维空间的图像叙事[J].装饰,2014,(5):131-132.

作者:蒋烨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