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略谈德育与生存教育的契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生存教育方面,偏重个人生存竞争的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忽视德育的价值引导,导致人的自我迷失和生存教育的功能失范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个体意识觉醒,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则给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舞台。在这一背景下,生存教育从一开始就着力于“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事实表明,工具理性的高扬,缺乏德育价值引导的生存教育,使人无视对终极价值的追索、生存意义的反思,不顾人类社会与其生存空间的关系。人自身也就成了单向的经济人、经济动物,一种纯粹的现实性存在。这种偏重还导致生存教育的根本缺失,即它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也必然前提性地要抛弃塑造人自由心灵的那把神圣的尺度,把教育的无限目的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功能。综上,德育与生存教育合则两利,分则两失,阐明二者的契合点,实现其有效结合,促进个人和社会在相互协调中更好地生存发展乃题中应有之义。
二、德育与生存教育契合的应然性与实然性分析
(一)德育与生存教育契合的应然性
从人的存在本性看。马克思指出“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中。”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能将自己的物质欲望作为自己的反思对象,人不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还要找出活着的意义,要按照这种意义去谋划他自己的生存和生活,为了追求自己的生存价值甚至可以中止自己生存的欲望。诚如雅斯贝斯的生存哲学所认为的,作为经验“实存”的人是有限的,但“生存”确实要超越人的实存之有限性,进入无限和永恒,“超越对我们来说就是对一切实存的突破”。人的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的不可分性要求我们把德育和生存教育结合起来,兼顾教育对象存在的实然性尺度和应然尺度,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而人的存在本性决定了教育应该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是这两种教育的协调与统一。教育本质上兼备使受教育者具有谋生手段的外在目的和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的内在目的,只有这两重目的统一,才能达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因而德育和生存教育作为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都应当既赋予受教育者以对象化活动的品质,又要使之具有非对象化活动的品质,并使这两方面的品质在个体的人格上得到和谐协调的发展。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一外在尺度和人的自由心灵这一内在尺度两种尺度来塑造人、发展人,因而德育与生存教育的紧密结合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二)德育与生存教育契合的实然性
首先,德育与生存教育都是以促进人的生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道德依其本义而言是人们自己创造、建立的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手段。而德育从根本目的上讲是“为使人成为人,使类的自由本性得以高扬,使每个人的独立人格得以确立,使人们自主、自觉、自尊等自我肯定的人格属性得以涌现,在这基础上才能构成人与人之间的最佳结合,也才能满足人的诸种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需要”,进而提升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生存教育的目的也在于通过增强人的生存意识、提高人的生存能力、生存价值,使人成为好的主体。正如1972年联合国提出的生存教育理念认为的“教育的使命,是为了准备未来,使教育对象学会生存”,“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使之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其次,德育和生存教育教育内容相互渗透。德育不仅是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德本身就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部分,道德地生活和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人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德育力图实现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的平衡,其内容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生命价值观、生存意义、生态伦理观教育等生存教育内容。而所谓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优良个性品质的过程。”从其内容来看,包括对受教育者的生存意识、生存环境、生存知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健全人格等方面进行的教育。而生存价值、健全人格等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既关注个人生存,又重视社会生存;并不一味强调竞争,而是主张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主要教育内容上二者是一致的。
三、德育与生存教育契合的有效实现
(一)转变教育理念,德育与生存教育要以人为本,凸显人的共生性主体地位,这是实现二者有效契合的前提
如果说过去的教育尤其是德育忽视人的主体地位,那么当今生存教育和德育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使得两种教育在教育态度上倾向于将个人同他的环境对立起来,把人当作自然、社会的主人和最高统治者,而不是把他放在他的环境以内,并与环境处于一个和谐均衡的状态,存在与精神的脱离导致人成为履行某种固定功能的存在物。严重偏离了黑格尔定义的:“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的道德律令。“社会的演进,时代的更迭,使得单子式个人正逐步丧失其存在的历史根据,作为个体的人正朝着与他人共在的生存方式前进。这种共生性人格要承认自我和他者共在一个生态圈中,其中每一个对另一个都是不可或缺的。”因而,无论德育还是生存教育都应该凸显人的共生性主体地位,有效实现教育过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使二者都回归人性,以人为本,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是两者契合的最终归宿。
(二)注重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实践性,在广泛的实践中实现德育和生存教育的有效契合
德育和生存教育的有效契合,应打破学科界限,加强人文学科及自然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和生存教育的有效因子,实现二者在相关学科中的契合;同时在教学方式应体现人文关怀,使德育与生存教育渗透和浸润在学习过程之中;另外,应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实现生存教育与德育的有效结合。校内采取主题活动,给学生创设危难情境,学会如何救助自己、帮助他人,考察其在生存利益矛盾冲突中的道德行为选择。校外可以进行社会实践,在亲身经历中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教育,体会到知识和责任,在活动参与中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完善。总之,通过实践活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能使学生更好地在产生生存意识、提升生存能力的同时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促进德育与生存教育有效结合的实现。
本文作者:李忠华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