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存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存教育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存教育的重要性

一、我国高校开设生存教育的现状

生存教育就是指对受教育者的生存意识、生存知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等方面进行的教育,保证受教育者不仅在学习、生活中,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做到“五自”,即自尊、自知、自制、自治、自修。同时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和发展,成为生存好、发展好的个体。国外对于学生生存教育很重视。许多国家从小学开始就开设生存教育课程;日本、美国的小学要求学生学会游泳,另外一些国家开设了紧急避险课、野外生存课、社会实践课等。然而在我国,现状却不容乐观。一般的小学和初、高中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少有学校专门开设生存教育课,我国生存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学校利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防灾自救教育,有些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选择性学习野外生存课,普通高校中开设野外生存选修课程的高校不多。毕竟该课程无论从投资、练习环境还是教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总的来说,我国现阶段全方位、多学科结合开展生存教育的学校少之又少。

二、生存教育与体育的关系

“学会生存”是新世纪提出的新口号,而什么是生存,学会生存都要学会什么,怎样才能学会生存等众多问题出现了。新体育教育就是为生存打基础的教育,体育课的任务不仅要教授学生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是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保证。生存教育是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前提下通过生存意识、方法的学习,技术动作的练习达到增强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可见,生存教育与体育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一)体育课在参与人数和练习时间上利于生存教育的开展

体育课在高校中是一门必修课,要求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一般学校都设置四个学期的体育课,每个学期开设16周左右,这么长的教学周期无疑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和掌握生存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体育课在教学形式上利于生存教育的开展

高校体育课在教学形式上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一方面,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灾害事故的预防教育;逃生、救生工具的使用方法教育;各种压力的适应和调节方法教育等。另一方面,在室外课中可将理论课所学内容与实践有机结合,利用各种场地、器材和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亲自体会各种技术动作和操作方法,这样既提高了传授内容的广度,又满足了学生对生存教育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三)体育课在教学内容上利于生存教育的开展

由于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实施的,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渗透生存教育的内容和技能。比如在跳的练习中增加跨和应变能力的训练;在力量训练中增加悬垂、摆动、手指抓力的训练;在灵敏训练中增加滚、爬、翻等特殊内容。此外,一些适合在大学生中开展的户外运动,如定向越野、登山等都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耐力、吃苦精神及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当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模拟社会突发事件、野外复杂场景使学生践行求救、急救等生存方面的技能。可见,在教学内容上,体育课优于其他课程,便于与生存教育相结合。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加强生存能力培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

自1985年国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以来,我国高校学生从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指标检测都呈持续下降状态,身体素质下降之快令人担忧。其与遗传、环境、运动时间、学习负担等许多因素有关,但是归根结底缺乏体育锻炼还是大学生体质下降,导致生存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1.6万左右,其中不乏溺水、火灾、交通事故、自杀等原因。但是仍有很多悲剧是可以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或通过及时的急救技能的运用避免的。因此,生存能力的培养应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包含身体活动、运动医学、人体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只要学习地震、水灾、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知识,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如:逃生采用奔跑、攀登、爬越、跳跃、游泳等练习;救护采用运动创伤的止血方法、伤口包扎方法、骨折固定方法和运动猝死、溺水的心肺复苏方法等练习。只要大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并合理运用自防自救技能,就必然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

(二)加强生存能力培养是实现高等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从世界范围看,大学阶段甚至研究生阶段还开设体育课,恐怕只有中国才有,其目的就是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一直以来,中国的大学一直在探索传统体育的改革之路。在美国,生存教育是与环境教育、社会教育并列的教育内容。在日本,生存教育如游泳、地震时的自我保护、定向越野等内容都非常普及。在教授不同的生存技能的同时,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创造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沟通能力。与传统教育相比,由于内容活泼、形式多样、贴近自然和生活,生存教育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从教育手段看,生存教育通常通过学生的体验传达教育理念,以关注学生个体的内心需求和人格发展为目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更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高校应尽量将生存教育纳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中,结合生存环境、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和生存精神的培养,采用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主题探讨式教育、多科渗透式教育、实践活动式教育和生存拓展式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同时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相关理论、技能的学习,打破常规,转换思路,开拓创新,创造性地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学生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适合该校学生特点的生存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学生要积极参与到生存训练中,不断提高生存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二)建议

1.加大生存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学校领导要不断提高在大学体育课中开展生存教育的战略意识和紧迫感,尽快在体育课教学中确立切实可行的生存教育的总体目标,并敦促教育者有计划地加以实施。

2.加强教师培训,包括师范院校方面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等方面,还要重视学生骨干的培训,因为学生间互相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往往更频繁,课外的时间也可以渗透教育和指导。

3.生存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量多样化,尽可能地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应变能力、自救能力、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等方面促进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

4.生存教育内容在时间上要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最好是多给学生创造模拟场景或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的时间与机会就会更多。

作者:国利 杨成 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