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摘要: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北京中唐方德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蘑菇丁”顶岗实习软件、ITMC营销沙盘软件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学环节的控制化、教学信息的网络化、教学考核的客观化,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分析“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也提出了高职“互联网+”教学尚需完善之处,说明了“互联网+”教学模式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学模式;市场营销

0引言

“互联网+”视域下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充分运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通过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科学地开发、设计互联网教学资源库,包括市场营销专业的信息化教材、网络考核题库及学习资料等,使网络环境与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有机整合。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灵活掌握的目的。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北京中唐方德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蘑菇丁”顶岗实习软件、ITMC营销沙盘软件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学环节的控制化、教学信息的网络化、实习管理的追踪化,教学考核的客观化,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互联网+”教学平台的运用

1.1北京中唐方德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

我们在经济管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北京中唐方德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合作开发“互联网+”教学平台,中唐方德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以电子终端和学习资源为载体,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测试等学习过程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等的“移动数字化课堂”,深刻改变高职学校教与学的方式。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多门课程(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商务谈判、人员推销、促销管理等)中,利用北京中唐方德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开发数字化课程、建立数字化资源库,通过手机端推送给学生,将学生碎片化时间加以利用,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1.2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

蓝墨云班课是由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客户端APP,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蓝墨云班课开展“互联网+”教学模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用手机在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交流、课堂小测、完成作业、课后讨论,蓝墨云班课自动根据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获得的经验值进行排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促销管理》、《市场营销策划》教学中,利用蓝墨云班课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实现了签到、任务作业、课堂讨论、头脑风暴、课堂测验、资源推送等教学环节的数字化,教师通过平台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3“蘑菇丁”顶岗实习软件

“蘑菇丁”是比较专业的实习就业管理平台,是以顶岗实习标准为基础,设计全流程化管理,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远程式、多角色协同实习管理;帮助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全面监管。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2015级顶岗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蘑菇丁”顶岗实习软件,学生利用“蘑菇丁”APP可以实现签到功能、查看签到、实习报告、待办事项;教师只需登陆教师账号,即可清晰查看所有学生未签到、未写报告情况,并可直接通过电话和已编制好的信息快速联系、提醒学生,以实现对学生实时监管。该软件既高效精准,又能减轻教师管理的繁琐工序,很好地解决了顶岗实习中学生考勤问题、教师的指导及时性问题、师生的互动问题。

1.4ITMC营销沙盘软件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赛项选用北京中教畅享科技有限公司的沙盘模拟软件(简称ITMC),ITMC市场营销竞赛在整个运营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演练,模拟商业企业运作过程。每个人需要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让学生在游戏般的比赛中体验完整的营销决策和营销管理过程,综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团队执行能力以及思维运作能力。我们将市场营销技能大赛融入教学改革,利用基于互联网的ITMC营销沙盘软件培养学生营销能力,利用商业数据库培养学生商业数据分析能力,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2“互联网+”教学模式效果调研分析

为了解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探究学生的需求和想法,以及对教学平台的利用情况,剖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对市场营销专业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

2.1学生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基本情况

学生登录互联网教学平台主要目的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完成课后作业、在线测试和满足兴趣等。有64%的学生在课下使用互联网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也有学生认为老师不要求就不登录平台,由此可见教师的要求和学生个人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课后使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主要因素,但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使用互联网教学平台提高了学习兴趣。

2.2学生对互联网教学内容的评价

学生普遍认为互联网平台教学能够提供影音、视频、课堂以外的拓展内容,对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大有益处,而且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化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学生希望在网络平台能提供更多视频教学内容,最好是能够再现企业、社会的真实情景,实现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这也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

2.3学生使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的问题

学生在使用平台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耗费流量,等待时间长,反应速度慢。在访问平台时,有出现部分内容无法浏览等问题。也有学生反映在使用“蘑菇丁”平台的签到过程中定位不准。中唐方德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的在线测试与课程内容相分离,这是由于测试题库是事先导入,而测试时随机出试题,会出现与教学内容脱节,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与试题进行有效的整合。

2.4学生对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期望

互联网教学平台作为互联网教学模式和网络自主学习的支撑,要能够全面、有效地支持教学活动。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学生都认为现在所使用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在功能方面比较好,能够满足学习的需要,但最好能够实现多平台功能整合。教师也觉得每个教学平台各有特点,但应用起来不够互通。

2.5互联网教学平台使用的效果

课后通过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施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对学习帮助非常大,从使用前后的课堂测验和课后的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使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后的成绩明显高于使用前。显然,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平台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进行“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多种“互联网+”教学平台开展教学,积极探索与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1网络与教学的融合性

由高职院校与网络技术公司的合作,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更垂直。融合是指院校与企业的融合、网络与课程的融合、知识与技术的融合,教与学的融合等。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提供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和交流方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3.2资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信息资源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存在,并在“互联网+”教学平台呈现出很多种网络信息资源形式,这致使资源呈现的形式多样化、复杂化,更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现。

3.3教与学的时效性

在“互联网+”教学模式能突破时空限制,学生通过网络接收的教学信息既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及时地接受学习信息,另一方面它支持学生的重复信息,保证学习效果,故带有很强的时效性。

3.4信息传递的远程性

由于网络具有远程、实时、异步、信息的特点,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对在外实习学生进行疑难解答、论文指导、实习管理等多种互动教学方式。

3.5课程资源的交互性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鲜明的交互性和共享性,教师应用互联网技术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空间。教师又把自己的信息化教材、网络考核题库及学习资料上传到互联网,让研发的课程资源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实现价值。通过网络,教师和学生可以及时地交换信息,使教和学互相促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6网络学习的个性化

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再受课时和教学进度的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地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学习的时间。学生可以重复学习信息资源,也可以在网上对某一问题向教师请教,实现个别指导、个性化学习。

3.7网络考核的便捷性

网络平台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及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分别在北京中唐方德数字化教学改革平台、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建立了《市场营销》、《市场调研》等课程的网络考核题库,学生能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进行在线考试,提交试卷时成绩能够及时显示给学生,使考核更准确更客观。

4高职“互联网+”教学尚需完善之处

现代高职教育“互联网+”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教学设计不足、教学资源缺少整合等问题,从我们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互联网+”教学的现状来看,目前的互联网教学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对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需求,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4.1教学资源尚需优化整合

教学资源是“互联网+”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网上教学资源很丰富,但资源质量的高低不同,教学资源缺少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和网络技术还没有完美整合,影响着教学效果。互联网+教学模式应合理应用现代互联网教学技术,丰富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4.2教学流程尚需规范设计

“互联网+”教学模式应充分考虑互联网教学的基本特点,规范课程“互联网+”教学流程,重视互联网教学整体规划和教学设计环节,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要把握好课程导入、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

4.3师生交流尚需加强完善

在目前的“互联网+”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课程内容、作业任务和考试等学习服务,师生间缺乏双向交流手段,反馈和评价形式单一,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只能依赖于“互联网+”教学平台来实现交流,同时平台对学生的监控机制还不强,因此缺少一个较完善的交互评估体系。

4.4多种教学功能尚需互通

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利用了多种互联网教学平台,但实际上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是灵活多样的,而每个教学平台各有所长,在教学过程是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不同而变换平台的使用。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合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互联网教学平台,这样教师可以能够根据自身教学需要灵活设置、个性化地实施教学活动,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结语

总之,“互联网+”视域下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软件、教学资源,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上实施教学活动,让互联网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使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方式更灵活、教学考核更便捷,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互联网+”教学模式不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变化,而是要推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相当于给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飞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汤筱晓.《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研究[J].网络财富,2010(19):103-104+107.

[2]陈声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浅析[J].对外经贸,2012(09):165-167.

[3]岑长庆.基于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的高职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中国外资,2013(01):98-101.

[4]邵丹萍.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4):150-151.

[5]廖波,黄政武.基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4(1):118-120.

[6]符莎莉.网络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课程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48-50.

[7]杨贵娟,顾子元.网络环境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117-118.

作者:田淑波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