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隧道工程中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隧道工程中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隧道工程中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

摘要:从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入手,介绍了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如地质分析法、地质雷达法、弹性波反射法等,对比分析了几个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崤山隧道项目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各类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在其中的运用,以期为相关工程带来借鉴。

关键词:超前地质预报;隧道工程;地质雷达

1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

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关系到整个施工环境的安全,施工单位应将其看做隧道施工必要流程之一。2)施工单位在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时候应根据复杂程度划分不同等级,找出核心内容,严格依照动态设计原则开展各项施工,了解施工环境中的地质情况,依照隧道区段地质复杂特征选取合适的预报方法、设定科学的标准。3)施工单位可通过地质调查和勘测结合、将物探和钻探结合、远距离和近距离结合、地下和地上结合等手段,对所得结果进行全面分析,避免出现失误,尽可能提升精准度[1]。4)若是施工隧道包含正洞超前导坑、平行导坑等内容或两个隧道之间距离较近,此时施工人员可充分借助这些导坑开展各项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2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1)地质分析法。主要作用有:①基于露头、地层研究该区域岩溶发育状况;②研究地下水、地表水的关联,分析其补排条件;③隧道设计应参照岩溶发育状况的预判;④了解沉积物分布、岩溶水体的化学与动力特性等。2)地质雷达法。地质雷达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测的方法之一,主要是借助干扰小的高频窄脉冲电磁波来探查各类介质,并在电磁波反射下完成数据反演,找出异常。3)弹性波反射法(TSP)。TSP探测是超前地质预报中地震波法的一种,该方法从数据采集、处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工作原理是根据地震波在不均匀介质中产生的反射特性,来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及周围邻近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岩体结构、性质、状态以及地下水和瓦斯等赋存情况,为进一步施工提供指导,避免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发生涌水、岩爆、大变形等地质灾害,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在崤山隧道项目中就运用到了TSP探测法。4)超前水平钻法。相较于其他预报方法,超前水平钻法更加直接真实,施工人员可从掌子面取芯,通过对岩芯岩性的分析研究了解周边环境地质状况。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往往需消耗大量时间成本,占用施工时间长且探测范围较小。

3主要预报方法的特点

项目单位要区分不同方法的特征与适用范围,构建相应的密集岩溶区综合预报体系,将整个预报过程分成短期预报、宏观预报、中长距离预报以及特殊方法预报等不同阶段[2]。施工人员可借助对地质状况的有效预报,使用专业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帮助隧道安全穿越岩溶区段(见表1)。

4工程实例

崤山隧道在河南省界内,进口、出口分别设在灵宝市寺河乡细岭口与卢氏县官道口镇车家岭周边,右侧临近G209国道。隧道包含两个单洞,左右两线分别长22751m与22771m。该隧道属于整条线路中长度最长的隧道线路,周围海拔高约600~1400m,海拔最长值可达1470m。此外,该隧道整个地质构造、水文环境复杂,需严格进行勘测。

4.1地质雷达

崤山隧道工程中,选用了俄罗斯OKO-2和重庆TETSP两种地质雷达对项目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而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项目存在不同地段的地质条件差异化的特征,其中DK701+730~DK701+754段落中岩层呈现节理裂隙发育,结构大多不完整,稳定性能不佳。DK701+754~DK701+796段落同样存在岩层节理裂隙发育现象,局部地区存在裂隙水,稳定性能不佳。建议措施:项目单位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支护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拱顶位置需要做好支护,以避免出现掉块、局部坍塌等问题的发生。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其进行超前水平钻孔探测,做好排水工作。DK701+716~DK701+796段的围岩等级为四级。

4.2TSP法

表2为崤山隧道工程使用TSP法的具体里程。

4.3超前水平钻

为了解隧道DK701+716路段的地质状况,保障施工的安全开展,项目单位超前地质预报小组于2017年6月下旬开展了超前探测工作,项目共包含两个探钻孔,施工操作均在掌子面台中进行,同时,施工所选用的钻机型号应为ZH430C,钻孔深度为45m,从水平方向钻进。图1为孔位布置。通过钻孔发现地质状况如下。钻孔DKZK-1:42m深内,围岩结构不完整,部分区域破碎严重,此部位钻速较高,并未出现卡钻现象;当钻入42~45m时,围岩结构开始变得完整坚硬,钻速均匀缓慢,同样未出现卡钻问题。钻孔DKZK-2:7m深内,围岩结构不完整、岩质较软,部分区域破碎严重,此阶段钻速高、并未出现卡钻问题;当钻至7~27m之间时,围岩存在裂隙,部分区域存在破碎,该部位进钻匀速,未出现卡钻问题,无水;而当钻至27~45m时,围岩结构完整、稳定性能较好,未出现卡钻问题,无水。施工人员经过超前钻孔探测发现前方45m地质状况如下所示:在DK701+716~DK701+761地段中,母岩是安山岩,颜色为灰绿色,整体呈现弱风化,其中部分为强风化,岩层结构存在裂隙,整体破碎,部分破碎严重,稳定性能不佳,且存在部分裂隙水。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项目单位人员应注重超前支护工作的开展,严格进行工序管理,及时封闭与监控量测,避免产生安全事故。为了解隧道DK701+751路段的地质状况,保障施工的安全开展,项目单位超前地质预报小组于2017年7月中旬开展了超前探测工作,探钻共计包含两个探钻孔,施工操作均在掌子面台中进行。施工所选用的钻机同样是型号为ZH430C的钻机,钻孔深度为45m,从水平方向钻进。图2为孔位布置。通过钻孔发现地质状况如下。1)钻孔DKZK-1:当对DK701+751~DK701+778位置钻孔时,进钻速度控制在9~10min/3m,整体结构不完整,部分破碎严重,钻进过程中未发生卡钻问题;而当对DK701+778~DK701+787位置钻孔时,进钻速度控制在5~8min/3m,整体结构不完整,岩层较软,钻进过程中未发生卡钻问题,无水;当对DK701+787~DK701+796进行钻孔时,速度达到8min/3m,此时出现了少量渗水。2)钻孔DKZK-2:当对DK701+751~DK701+757位置钻孔时,进钻速度控制在8~10min/3m,整体结构不完整,部分破碎严重,钻速较高,钻进过程中未发生卡钻问题;当对DK701+757~DK701+778位置钻孔时,进钻速度控制在7~8min/3m,整体结构不完整,匀速进钻,未发生卡钻问题,无水;当对DK701+778~DK701+796进行钻孔时,速度达到8min/3m,整体结构破碎,部分破碎严重,未出现卡钻问题,无水。施工人员经过超前钻孔探测发现前方45m地质状况如下所示:在DK701+751~DK701+796地段中,母岩是安山岩,颜色为灰绿色或灰黑色,整体呈现弱风化,其中部分为强风化,岩层结构存在裂隙,整体破碎,部分破碎严重,稳定性能不佳,且存在部分裂隙水。

5结束语

隧道项目风险极高,假设预测存在失误,将极有可能对整个安全施工造成影响,拖延整体工期。本文将崤山隧道项目当成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预报方法所适用的对象、适宜使用具体以及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易受的各项影响因素,望为类似项目所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小平.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0,27(3):158-160.

[2]夏方华,郭有刚,刘明,等.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杭临城际隧道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4):104-105.

作者:刘康 单位:湖北中冶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