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意舞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意舞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创意舞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应用

【摘要】创意舞蹈将人文性、趣味性、创造性有效地融入舞蹈教学当中,打破了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舞蹈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少儿舞蹈教学现状,同时简要地阐述了创意舞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训练方法,希望通过创意舞蹈课程提高少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少儿舞蹈;创意舞蹈;思维能力在当今少儿舞蹈艺术教育中,少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以往简单教授知识与动作技能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符,如何提高少儿的思维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游戏娱教、模拟场景、拟定主题、借用道具为例,阐述了创意舞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训练方法,以此发挥少儿的自主创造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1.创意舞蹈的内涵

“创意舞蹈”是一门以舞蹈为主体,结合音乐、美术、游戏、戏剧等多种学科知识为一体的新型艺术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为教育目的。创意舞蹈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给予他们自由、想象与创作的空间,激发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出真实的内心世界,打开另一扇未知的门。

1.1创意舞蹈的起源

创意舞蹈的理念最早源于20世纪40年代德国表现派创始人之一的鲁道夫·冯·拉班提出的“教育舞蹈”思想,其核心在于对舞蹈动作的认识和表现方面———利用肢体语言表达出心理、情绪、思想等内涵。在《现代教育舞蹈》一书中,从“动作、舞姿、力效”三方面详细阐述了拉班“教育舞蹈”的思想,舞蹈“创意”这一理念最早也出于此书。除此之外,还延承了德国著名现代舞蹈家玛丽·魏格曼在1927年提出的“纯粹舞蹈”,关于“纯粹舞蹈”,玛丽·魏格曼认为舞蹈就应该是独立的,不依赖于其他因素的存在,透过肢体表达出内心情感的冲动,并不是为了舞蹈而舞蹈。

1.2创意舞蹈在国内的发展

由于创意舞蹈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对其的重视度不高、普及度不够,实践课程少,所以导致创意舞蹈的知之者甚少。关于“创意舞蹈”这一概念,在2013年《第二届国际创意舞蹈研讨会》开幕式上,欧建平老师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并在2014年香港国际舞蹈研讨会上,解释了“创意舞蹈”与“舞蹈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舞蹈教育、舞蹈创作等领域看当今艺术文化发展中的新趋势,改变传统固有的教育模式,独辟蹊径。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求学校美育课程建设以艺术课程为主体,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创新意识。近几年,创意舞蹈课程走进高校课堂,为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舞蹈人才。同时,国内部分中小学及少儿舞蹈培训机构也开设了创意舞蹈课程,以提高少儿的思维能力。

2.少儿舞蹈教学现状

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舞蹈课堂,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形成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非常明显,其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纵观我国少儿舞蹈教学现状,少儿舞蹈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重视技巧训练,忽视情感表达

在少儿舞蹈比赛、展演中,过度展示技术技巧这一问题日益严重,常常无缘无故的下腰、搬腿、翻跟头,一言不合就炫技的问题层出不穷。主要因为技术技巧在舞蹈作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就出现了以技术技巧作为标准来衡量学生舞蹈能力的错误观念,导致学生、家长,甚至教师都过度追求技术技巧练习,严重忽视了情感表达、角色塑造。实际上,缺少了艺术感染力,技艺再高的作品也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情感是人类共同经验之体验。

2.2成人化、复杂化的情况严重

近年来,少儿舞蹈“成人化”“复杂化”的现象已成为舞蹈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大家都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与对策,但从现状来看,问题依旧悬而未决。少儿舞蹈本应是以少儿为中心,表达孩子自身的心理状态及天真烂漫的世界,现实却是用成人的视角一味地说教,将简单动作复杂化。成人不管在行为动作还是语言表达能力上都比少儿更加成熟,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少儿。

2.3机械化的模仿,限制思维能力发展

当前少儿舞蹈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口传身授,即通过示范和解说舞蹈教材教会学生舞蹈知识与技能。因为舞蹈教材大多都是以组合形式考察学生,机械化的重复去记忆舞蹈动作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枯燥乏味的练习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不仅限制了少儿创造能力的发展,而且少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意舞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创意舞蹈教学模式与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相比更加符合少儿身心发展,在课堂中学生可以自由呼吸、自由想象、自由创造,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没有固定的答案,只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创造。大大提升了少儿的舞蹈学习兴趣,最终为少儿舞蹈编创能力奠定基础。创意舞蹈课程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常用的训练方法如下。

3.1游戏娱教

少儿是游戏的主角,教师只是当中提供帮助的辅助角色。游戏与舞蹈有效结合,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少儿的综合能力,看似是游戏,其实是在游戏中有目的地锻炼身体。“红绿灯”游戏:游戏前教师可先提问学生对“红绿灯”的理解,然后再根据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慢慢行这一规则玩“过马路”游戏。首先准备好红、绿、黄三色的圆形卡片,教师发出口令后三个学生为一组从教室一侧依次出发,走到教室另一侧。在行走过程中逐渐加入肢体动作,再结合“红绿灯”的速度变化调整肢体动作节奏。红灯亮起造型静止不动,绿灯亮起边舞边前进,黄灯亮起原地慢动作,让孩子尽情地融入游戏中感知节奏的变化,解放身体的桎梏。

3.2模拟场景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不同场景下心理状态与肢体动作的微妙联系。如游乐场里我们会欢呼雀跃、学校里我们会彬彬有礼、陌生环境下我们会局促不安……不同的场景我们都会有不同的反应。以图书馆为背景,用讲故事的方式逐渐带领学生融入图书馆的场景,教师指定相应的行为状态让学生表演:如看书时打瞌睡、起身离开、打喷嚏、接电话等一系列日常活动,激发孩子理解当下的情景,最后再从动作中挖掘部分舞蹈动作,指导学生将其动作美化、个性化。此外,还可选择以校园为背景,表现上学迟到的匆忙、课堂老师提问的紧张、放学回家的激动等。学生在课前课后根据场景内容进行表现,发表各自的观点与感受,通过交流、互动达成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

3.3拟定主题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红楼梦》革命家看见排满,才子看见爱情,道家看见淫。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思维方式也会不同,这就导致在同一事物中每个人的侧重点也不同。舞蹈也是如此,教师自行拟定主题,在有限制的条件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运用舞姿造型表达对主题的理解。

3.4借用道具

舞蹈中合理使用道具可以丰富舞蹈语汇,还可渲染舞蹈氛围。对于少儿舞蹈而言,道具可展现出趣味性及新奇性,起到点睛之效。一把扇子,可以是蝴蝶的翅膀、盛开的鲜花、天上的风筝;一盏灯笼,可以是树上的苹果、天上的太阳、燃烧的火焰,即便是一件小物品在舞蹈创作中都蕴藏着无限可能。

4.创意舞蹈对少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创意舞蹈以探索的方式锻炼少儿的舞蹈思维,以舞蹈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课程中,趣味性、新奇性提高了少儿的专注力及学习热情;多种元素与舞蹈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少儿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其观察力;音乐、美术、节日、社交等知识的讲授、人际关系的认识及自编自导自演的模式,大大激发了少儿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意识,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5.结语

创意舞蹈课程可以改善少儿舞蹈教学中缺乏创新的情况,与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相比更符合少儿身心发展特点。当少儿通过想象和创造逐渐地完成一场舞蹈时,他们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认同感。通过舞蹈,他们也可以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最终实现创造性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岳欣.拉班“教育舞蹈”思想在幼儿舞蹈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邓茜.拉班“教育舞蹈”思想对学前舞蹈教育的意义[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

作者:温柔 单位:西藏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