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与对策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与对策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与对策探究

摘要: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国家、企业都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社会实践实现对高等教育的优化重建,帮助大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技能,实现对实际问题的高效解决。立足于新时代背景,探析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高等教育

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应切实把握教育发展方向,通过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在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主动承担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意义

(一)特点

1.社会实践较强的社会性。社会性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最根本的属性,所谓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一般表现,是指作为一项集体活动中的生物个体通过系列表现做出有利于集体发展的一种特性。社会性特征下,集体内个体的合理分工协作所创造的效益要远远超过个体独立发挥的效能。大学生实践活动将高等教育融入到社会运作当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所产生的价值,注重对组织结构及制度的探索,突出人的社会属性,使大学生从固化的学习模式中脱离出来,在对外交流中不断积累经验。2.社会实践者较高的自觉性。社会实践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它更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挖掘。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的亲历者,切身投入到社会运作实况中,并在不断尝试中实现对专业知识的转化运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基本国情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社会发展较为明确的趋势,为自身在社会竞争中赢得更大的优势。同时,社会实践赋予了大学生更多、更大的自主学习权利,使大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社会适应性。3.社会实践项目较大的开放性。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这为高等教育创建了更加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社会实践不单单围绕着知识学习,更包含对人与人关系、人与环境关系的探索,使大学生从固化的学习观念中脱离出来,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去看待世界。同时,社会实践内容具有开放性,与教材中模式化的知识表现不同,社会实践在关系网络下开展,存在诸多动因,大学生需要自主进行探索、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途径,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带来了有力的条件[1]。4.社会实践较强的专业性。社会实践内容受专业的制约,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既要考量实际主体所在专业,以此作为设定实践主题的依据,又要确保实践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农学院农业经济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为例,农学院学生侧重于对国家“三农”政策的领悟与学习,注重农业技术学习与新产品推广;旅游学院则侧重于对农业旅游资源的挖掘与运用。高校实践活动的开展依赖于职业定向,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同时也注重对学科的交叉运用,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1]。

(二)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当代高等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目标,社会实践亦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社会实践的过程可视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过程,通过深入社会实践,了解人为因素、经济因素等对社会及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洞悉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明确自身观念与立场,并不断完善自身人格。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变相的社会服务活动,各种突发状况、艰苦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都为学生设置了重重考验,使大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正确的道路,实践中收获的经验将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2.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社会责任感是维系社会安定和谐、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将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模糊,无法将自身与国家建设紧密相连,甚至会产生错误的思想。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进基层工作,融入百姓生活中,切实体会百姓生活中的艰辛,真正帮人民解决困难,从而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更加深入人心。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社会矛盾依然突出,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实践,对基本国情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树立起勇于承担、甘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2]。3.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的实践应用,大学生终归要走向社会岗位,社会实践则可以提早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社会实践的功能性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社会环境犹如天然的教学课堂,将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想要在岗位上有更出色的表现,必然要先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通过社会实践加速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独立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为自身树立起更长远的发展目标。同时,开阔的社会环境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面对问题时能够产生新的认识与思考,并在未来能够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4.提升大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出发点,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实践的主题与内容也更加多元化,考评制度的完善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大学校园环境更加开放,也为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力条件,通过对社会实务工作的真实演练,帮助大学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在各领域的分工协作下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并能够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工作观念,提升工作效率。目前,大学生群体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但团队协作能力较差。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社会向心力,促使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升华。

二、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问题

1.各方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力度。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支持。近年来,教育部将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系列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中,并就各高校社会实践项目给予扶持(如表1所示)。但部分地区高校并未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定专项工作计划,致使各区域间教育安排存在巨大差异(如表2所示)。在机构设置方面,我国未设立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府专项组织与管理机构,未能对高校实践工作给予技术上的指导,致使高校社会实践安排缺乏合理性。此外,高校与社会实践相关单位缺乏良好沟通,社会实践体制的缺失等也导致实践活动得不到科学部署,最终影响到实践质量[3]。2.社会实践的形式缺乏创新。高校实践活动总体上划分为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两种。专业实践以学生所在院系学科为主导,主要以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社会实践是围绕着国家建设展开,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进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系统性社会实践下,教育对大学生实践的质量要求更高,然而多数高校仍未能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脱离出来,始终将理论教学放在首位,对社会实践的安排缺乏强制性,致使学生对其重视力度普遍不足。同时,高校社会实践未能综合考量学生专业特点、学科性质、学习阶段等因素,缺乏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考虑,也使得社会实践存在层次不明、重点不清等问题。3.内容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高校在社会实践主题的选定上存在“大而广”的特点,学生在校期间,通常选择传统节日等特殊实践节点开展活动,内容也主要围绕着传统文化、红色精神等展开,缺乏对社会实例的引用,活动教育意义不突出;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但部分高校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培训上,忽略了活动精神与情感的导向性,学生即便掌握了专业技能,却未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活动安排与现实要求差距较大;高校对实践活动时间的安排不合理,与学生日常学习及考试的时间相冲突,易削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4.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系统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存在相互推诿的问题。按照教育部、团中央等有关要求,学校组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再由各教学院系指导教师结合本院系实际情况明确实施进程,但因社会实践相关环节衔接不当而得不到良好重视,易使实践学习计划被搁置,学生为此错失锻炼机会。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缺乏系统性,管理制度不健全、干预机构缺失等,导致实践活动存在较大随意性,多数活动时间被限定较短,往往在学生还没进入状态时便结束了,这也导致大多数学生反馈活动的体验感不佳。从2019年搜狐网公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数据”来看,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教师的指导经验普遍分布在1—5次,其中有19位教师没有指导经历(如图1所示)。此外,许多高校未设立专项的社会实践岗位,由辅导员等代为计划与实施,相关专业经验的缺失使得辅导员无法胜任专业工作,降低了实践效果。

(二)影响因素

1.政治因素。近年来,教育部针对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大量指导性文件,涉及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目标的制定、现阶段工作重点的指示等,并强调了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缺乏具体细则的支撑,缺乏针对不同专业实践项目的科学细分。同时,社会实践的配套措施缺失,缺少对实践活动的资金扶持,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校方面,高校的关注重点仍然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上,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学科建设上,进而忽略了对社会实践长远发展的考量,高校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观念与行为,致使大学生社会实践不能有的放矢的得到开展。2.教育因素。相较于传统教育体系而言,我国实践教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育手段,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走出校门,依靠丰富的社会实践开展实践类教学活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与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社会实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专业实践缺乏对实践项目的严格考核机制,社会实践纳入到学分绩点计算中占比较低,得不到学生的广泛支持;实践内容的安排缺乏科学性,涉及到实践的环节往往只是一些简单的操作,缺少实质性内容,也使得教学安排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5]。3.社会因素。社会实践以社会为背景,社会的支持是社会实践得以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纵观高校社会实践现状,专业实践往往未能深入社会环境中,课题仍然围绕着教材而非用工单位展开,实践基地也多以校园实验室为主,这不仅违背了社会实践的初衷,更形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部分高校制定的实践课题单一固化,往往多个专业被安排在同一实践基地,实践的内容也大同小异;高校缺乏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力度,未能与企业、单位等建立起校企高效合作的关系,加之宣传工作不足,致使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科学认识,社会实践始终无法打开局面。4.家庭因素。大学生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些家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将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致使孩子将所有精力放在学分绩点的提升上,这也导致其实践意图带有一定功利性;也有部分家庭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在进入大学前便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更加积极。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面对困难的承受力较差、独立性较差,在实践中无法对自身形成科学定位,致使实践团队缺乏科学的分工协作,更影响到社会实践的质量。

三、新时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策略

(一)强化重视力度,构建创新新时代实践活动体系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高校必须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对自身实践工作安排中存在的不足有清晰的判断,并能在日后加以改进与优化。高校应意识到现阶段优化社会实践体系的重要性,在明确教育指导性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开展多维度、高标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素质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高校在制定社会实践计划时,应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兴趣与动力的激发。一方面,要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社会实践与职业规划间的融合路径,将勤工俭学、自主创业等纳入到实践活动中,构建创新社会实践体系,丰富大学生选择。高校还应积极寻求与企业间的合作,依靠社会力量优化实践渠道、优化实践内容与方式、优化科研成果转化,逐步构建起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二)丰富实践形式,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高校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分层实践活动,既要考虑学生整体的共同需求,也要考虑学生个体的特殊需求。在实践类型的设计上,可将社会生产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如:面向大一学生开展社会公共服务类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体验帮助他人带来的喜悦;面向大四学生应侧重于专业技能实际操作,安排学生到指定企业参观学习,参加企业岗前培训,提早适应企业内部环境,明确自身岗位职责。社会实践还应与服务社会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性社会活动,体验志愿者带来的荣誉感,明确自身社会责任,从而在日后以更积极阳光的心态投入到社会生产中。此外,还应引导师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高校教师长期坚守在教育岗位,只能通过网络来获取外界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同样为教师学习带来了便捷,在组织管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更多新技能,进而达到与学生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提高大学生对实践适应性

高校应注重激励机制的运用,将社会实践作为激励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一方面,社会实践应围绕着学生实际需求展开,给予学生物质上的补贴与精神上的支持,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应积极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指导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实时掌握学生动态情况,在线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实践活动,使社会实践逐渐演变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6]。为进一步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教育体系中的渗透,高校应逐步将社会实践纳入到课程规划设计中,拟定教学实践细则,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以达到对学生实践情况的量化考核,从而更好地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社会实践效益。

(四)加大投入力度,为新时代社会实践提供有

力保障社会实践仅依靠学校提供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鉴于此,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力度,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参与,以此争取到更稳固长效的资金支持。高校不仅可以寻求与地方大型企业的合作,还可以吸引民间机构、社会团体等的参与,由学生深入到社会机构中积累经验,为实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也能够带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加速行业科技的更新迭代。高校应加大对社会实践的技术投入,设立专项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优化组织、评价等工作。可以由企业提供经费扶持,由教师带领学生创办长期科研合作项目,突出对各单位资源的协调运用,在三方合作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好的保障。此外,高校应不断加快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场所。一方面,应注重对实践基地功能的挖掘,在满足大学生实践锻炼需求的同时,不断扩大基地生产及经营效益,真正建立起高校与地方间的畅销合作机制,达到互惠共赢的效果。

四、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受政治、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此,高校想要使社会实践真正地发挥效果,必然要对各项因素展开全面考量,树立创新观念,结合办学特色制定实践计划,不断优化实践内容与方式,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太宇兵 单位: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