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探思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职美术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学的延展与拓宽,是实现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能够拓展他们的立体思维并提高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健全学生人格。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思考,希望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有用的意见。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培养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成立和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在发展的过程,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一味追求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忽略艺术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教育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出综合性人才,不但要加强技术能力方面的教育,也需要添加文化课程和艺术学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才可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美术教育是一门相当关键的艺术课程,美术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改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对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审美能力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关系
审美能力指的是人民群众对于美的认知了解、倾向与塑造,审美能力决定生活品质,穿着即个人的美感表现之一,穿着得体是一种教养,让人觉得舒服。审美是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房间,是出门前精心搭配的衣服,是朴素的书房里一束鲜花的芳香,是客厅里一幅能自得其乐的画。品味使人独特,一个懂得审美的人,就不只是生存,而是在生活了。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和诗歌,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或是绘画,这些事情都属于美好而自由的高雅艺术,虽然社会需求度不高,但正是这些在有些人眼里“无用”的事情,对塑造学生的灵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学生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在芸芸众生中的独特之处。懂得审美,就会有不一样的眼界,当学生不懂得审美,即便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钱财,却依旧很难获得精神富足、有幸福感的人生。他们容易缺乏对美的感知和热爱,生活中自然没有了品质的追求。这些是金钱无法弥补的人生缺陷。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有幸接触过真正美好的事物,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地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变成在生活中对审美的需求,在今后的生活中,这种感受和热爱会伴随他的一生,无论何时何地。可以说,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生的综合素养息息相关,二者缺一不可[1]。
二、通过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实现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高水平的美术作品不单是一种视觉的享受过程,里面包含着生动的色彩,艺术家通过经验丰富的绘制技巧,将其自身的想法与感情展现或蕴藏到艺术作品中。因此,在美术作品的赏析过程中,学生能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独特的思想,犹如身临其境。与此同时,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也可以看作是其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途径,利用美术作品来展现自身对这个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与认识,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是每个创作者内心思想的具体表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外部社会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净化心灵,帮助学生追求自我发展。所以,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生持续充实生活、表现思想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得学生能够高质量掌握学校美术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培养其良好人文素养和美术教育研究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承担美术教育与美术文化传播任务。高职美术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心智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需要学生手眼脑共同工作,相互配合,因此对学生的心智成长起着一定的作用。美术活动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发挥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审美能力,就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高职美术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特别是想象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想象力是非常丰富而且奇特的,丰富的想象是科学家、文艺家最基本的品质,也是品德的保持和升华。学生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想象力能够得到扩展、深化,这正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因此,不管学生是否有美术天赋,也不管他们毕业后当不当美术家,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活动,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无论对他们的今天还是明天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通过高职美术教育进行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并保持热爱
要想真正地从美术课程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提高审美水平,乐趣是最好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关键的构成因素。兴趣是学生认识美术作品或创作美术作品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学生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获得美术兴趣是直接的,为了获得审美能力而学习美术的兴趣则是间接的。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可以在课程教学中长期进行,也可以通过在特定的情景下由某一事物偶然的感触而激发出来。因此美术教师一方面可以在美术课堂上进行美术知识和美术作品的讲解,通过中长期的教学使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特定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能够对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感同身受,进而通过美术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
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并不重视美术教学活动,教师觉得学生只需学会分辨美术作品,可以自我创作即可。这种教学思维在当前的教育要求下并不适用,美术课专业教学应当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尝试摸索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同时要不断强调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后能够对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需要理解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面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学习和生活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清晰地认识到所有学生的具体特点,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尊重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美术课堂。教师重视美术教育和谐师生氛围的营造,应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以自我为核心的传统授课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由于课堂是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动过程,教师只有切实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可以使得学生的情感真正地迸发出来[4]。
(三)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
高职美术教育在总体水平方面已经有了较为乐观的提高,然而在细节方面却不尽人意,专业教师往往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忽视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学习活动设计理论非常重视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可以认为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源泉,把学习活动的设计看作教学设计的核心。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群体(包括学习伙伴和教师等)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操作总和。学习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协作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这对学生来说固然十分重要,然而这些理论知识并不能突显出他们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组织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可以使他们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生活进行比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从感触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5]。
四、结束语
在美术教学中体现高职院校追求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精神,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做到与生动的教学模式相辅相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美术教育需要教师主动改变教学思维与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利用多样生动的授课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进步,最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冯莹.构建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295-296.
[2]柴红霞.高校学科教学美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包装,2020,40(09):66-71.
[3]马晓辉.艺术素养在职业院校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37):180-181.
[4]胡洁云.浅谈信息技术与美术鉴赏教学的整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13.
[5]马艳.关于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2020(25):103-104.
作者:黄珉 单位:玄武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