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风师德建设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师风师德建设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高职院校越来越依赖高素质高技能型师资力量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形势对高职院校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师德师风建设任务更是重中之重。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个别教师理想信念及职业道德感模糊、职业倦怠等问题,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关爱教师成长,以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关键词:高职教育;师风师德;师资队伍;对策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的特殊一环,其教育质量与国家战略转型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扩招及内涵式发展的探索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师资需求也与日俱增,打造一批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关键任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职院校教师在高职院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过程中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任务,也在塑造大学生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重要作用。“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决定着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制约着教师教育教学的行为规范。”[1]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部分和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视并加强师资引进,更好地为育人目标服务。

一、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存问题

站在历史新阶段,高职教育要紧紧依靠教师这一“软实力”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高职教师的道德和人格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不断加强和提升高职师德师风建设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必须有德才兼备之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管理工作的教职工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和践行者,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都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准入门槛的放松使得教师队伍良莠不齐,部分教师理想信念淡薄、道德品质滑坡、德育能力不足、职业精神缺乏、责任不强、纪律不严等问题日益显化。

1.管理机制不完善,师资良莠不齐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办学条件差,总体受重视程度低,社会地位不高,自然增加了高职教师的自卑感和生存压力,导致有效教育资源匮乏,师资短缺,形成高职教师入职门槛偏低、师资总体水平相对偏低的局面。近年来,高职院校师资需求量随着高职扩招急剧增加,片面强调知识水平的标准,忽视了对教师思想道德的考察,部分教师严重缺乏师范专业素质,部分能力和品质名不副实者乘虚而入,导致现有师资良莠不齐。少数教师甚至无视职业道德,过度注重个人得失,为人师表意识淡薄,不关爱学生甚至歧视学生。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不成熟,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缺乏良好的教师岗前入职培训和后期培养机制,缺乏行之有效的培养考核、激励机制和客观评价标准,无法强有力地规范并约束部分教师的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教师职业品格和能力的提升。对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倾斜导致部分教师过分看重技能培训,忽视学生思想教育,“很多专业教师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2],甚至推卸德育职责。

2.理想信念模糊,职业道德淡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引领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思想引领的缺失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观错位,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力量,其自身政治立场、理论水平及理想信念对青年学生起引领示范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传统价值观和评价标准受到巨大冲击,教师职业道德的滞后性和不协调性使其“自我认同感”下降,师德对教师行为缺乏有效引导。高职院校办学过度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用为内容、以就业为标准,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倾向使得部分教师将职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技术培训,轻视理论学习的深化积累,导致教学认知产生偏差。高职院校由于起步晚经验少,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照搬综合性本科院校,不符合高职特色,在入职门槛和职称评聘方面过度强调教师的学术科研成果,教师薪酬待遇也直接与科研成果挂钩。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钻研学术研究,忽略教学技能的打磨和提升,课堂教学成果不佳,甚至有教师忙于副业而治学不严、学术作假。

3.职业倦怠,忽略终生学习

随着事业单位“去编制化”的深化改革,高职院校近几年纷纷实行聘任制。日前高校聘任制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新入职青年教师在待遇、考评、晋升等方面与在编教师的差距较大,部分岗位人员流动性大,部分教师为评职称、涨工资心浮气躁而无法专心教学育人。此外,由于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部分青年教师入职后缺乏正确的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疲于应付繁杂的日常事务和生活压力,慢慢失去教育信念和工作激情。部分中年教师由于长时间工作在一线,学习和创新的劲头日益不足,无法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青年学生的新特点,产生职业倦怠,教学效果不佳。

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

新时期背景下,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完成高职教育育人目标,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具有长远意义。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的问题,应从思想、制度、环境等多方面着手,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道德水平,使他们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师长与社会楷模。

1.加强思想引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全社会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逐步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陈旧认知观念,展现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优越性,提高社会认可度,充分调动社会师资储备。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全面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强化教师本身的政治理论思想学习和积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武装教师头脑,防止教师精神“返贫”。“青年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热爱和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执着于教书育人的职业,自觉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把握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3]”,从而高效进行日常教学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完善公平公正的职称评聘办法,平衡科研和教学的比重,提高师德师风的宣传和引导,发挥优秀中青年教师代表的先锋示范作用,时刻督促教师端正教育理念,养成作风正、行为正、学术正的教学环境。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切实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监督问责手段广泛听取相关意见,对师德建设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严惩不贷。要加大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从福利待遇上解决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打破传统编制铁饭碗的优越感,给予合同制教师更多合理的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

2.严把教师准入门槛,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办法

由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不同,高职院校对师资选聘的标准相对较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不免混入滥竽充数之人。高职院校要重视师资队伍的长期建设,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在人才引进及选拔过程中加大审查和监管力度,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增加对道德品质的考核。有德无才之人仍可花心思培养,而有才无德之人将对社会造成大危害;因而高职院校在落实并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进程中首先要选聘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学人员。其次,在教师聘用期间,高职院校要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荣誉评定、进修发展等中去,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优秀的教师代表进行形象宣传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充分利用教书育人楷模的典型事迹诠释师德内涵;对品行不端、不负责、不求上进的教师进行公开批评或严厉惩治;将教学督导和评价有机结合,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对于教职工的真实评价,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大对学生的了解和关爱。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高职教师需不断激发自身品德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个人道德情操和思想品格,切实关爱学生,培养无私奉献、为国育才的伟大情怀。

三、结语

师德是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基石。当前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高校要在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管理的长效机制、评价考核、未来发展、监督奖惩等方面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新办法,关心新老教师成长与发展,提升教师待遇,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自身道德品质建设,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认同感,修身养性,做到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师德师风建设道阻且长,高职院校务必将其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实施对策,努力建设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道德品质优良、能完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朱红萍.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31):219-220.

[2]张津君.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探究[J].智库时代,2020(9):74-75.

[3]佟怡,尹磊.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8(5):30-32.

[4]毕鸣.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9):35.

作者:吴叶琴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