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探讨

1黄骅南站施工现状

黄骅南站东西横贯朔黄铁路(神池南—黄骅港),北与黄万铁路(黄骅南—神港)相连,南与黄大铁路(黄骅南—大家洼)相接,三线均采取垂直天窗模式进行施工。2019年12月26日黄大铁路开通运营,黄骅南站具备了西进东出、北上南下的功能,是“一站对三港”运输格局的战略支撑点。以2021年黄骅南站施工为例,全年共199次天窗,较朔黄铁路图定96个天窗多开设103个天窗,共完成施工作业773项、维修作业341项,其中重要施工包括线路清筛完成23.153km,桥梁清筛2.142km,线路捣固278.042km,道岔捣固169组,大机打磨线路41.3km,大机打磨道岔46组,更换伤损轨料196根,道岔打磨160组,道岔综合整修125组,换铺无缝线路完成19.004km,道岔人工换砟34组,黄万铁路滚笼刺网安装16.628km,营业线及邻近营业线施工项目多,且工点分散、点多线长,各专业施工交叉多、相互干扰影响大,安全管控难度大,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因而施工安全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同时天窗点内的运输为非正常行车组织,给运输安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从重载铁路运输形势分析,重载列车由于纵向冲击力的增加和车辆轴重的提高,对站场股道和线路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1]。2022年2万吨列车较2021年的40对/d增加5对/d,持续高位运行,3万吨列车即将试行,远期4.5亿t通道扩能改造项目将全面开展,煤炭货流逐年加大,造成枢纽铁路设备损耗严重,病害整治任务重,设备老化速度加快,如不能及时整修,对行车运输构成安全隐患[2],设备质量亟需适应运量持续攀升的需要;从安全形势看,朔黄铁路、黄万铁路、黄大铁路三线天窗不同步的特点相对其他车站每周多3个天窗,如一线天窗时,其他方向运输组织不间断,以及大运量带来的列车间隔时间不断缩短,天窗设备检修维护空间更小,人身安全防控压力更大。

2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

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化的科学,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细严密”才能有效地发挥效用[3]。铁路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4个方面:人员管理、施工作业管理、天窗不同步的安全管理、防护体系。

2.1人员管理目前,换轨、换岔、道岔人工换砟、特殊地段线路清筛等线上工程施工机械化水平还不高,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作业为主,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源头,包括安全意识薄弱的施工人员违章操作、防护用品佩戴不符合标准、大型机械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有风险等问题。

2.1.1施工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高铁路施工本身具有工期长、时间紧、投资大、人员分散等特性,导致了管理人员工作出现懈怠,安全意识淡漠,对施工工作管理力度不够[4],对施工中的风险缺乏敏感性,风险防范意识降低,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2.1.2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是施工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施工工艺流程不熟悉,对施工各环节的风险预控不到位;二是建筑施工队伍由于大多由非正式员工的农民工组成,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许多施工人员是从业时间较短的新员工[5],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系统培训,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作业标准不清楚,存在违章作业行为,施工队伍素质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风险之一。

2.2施工作业管理

2.2.1施工前期预想不全

(1)个别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始之前没有深入研判施工计划,不能针对施工前的流程、技术要求、行车组织、危险源辨识及施工开通后的慢行、阶梯提速等方面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在施工预备会中安全预想不到位、不全面。

(2)施工前期对各专业工队技术交底工作开展不够全面,不能够深入现场查摆施工隐患。关于电缆沟开挖、接触网大修、换梁、换轨等影响行车安全的施工现场调研不足,并且应急预案不完善,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无法及时处理,造成故障延时。

(3)行车组织人员需统筹兼顾运输组织与施工,由于施工点多面广与运输组织的交叉干扰,以及个人业务能力不同,存在运输组织和施工安排不妥当的情况。

2.2.2施工过程管控不够

(1)管理人员在施工管控中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要求不严格,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

(2)施工单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超范围、无计划等“黑施工”现象偶有发生。个别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施工计划下达前抢进度、作业人员提前上道准备[6]、私自调整施工计划,扩大作业面,与登记内容不符。

(3)施工单位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部分现场防护人员口笛、电台等防护备品携带不齐全,使用不规范,与驻站联络员联系不紧密。

2.2.3施工结束收尾不细

(1)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与各专业工队对设备状态检查不严谨,试验不全面。

(2)对人员撤出、施工器具撤除监管不严,存在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风险。

(3)专业工队在天窗结束后未持续盯控设备状态,回检制度落实不到位。

2.3三线天窗不同步目前黄骅南站开设天窗分为:朔黄铁路天窗、黄万铁路天窗、黄大铁路天窗(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以2022年3月为例,周二、周四为黄万铁路天窗,时间为8:00—11:00;周二、周五为朔黄铁路天窗,时间为11:30—14:30;周二、周五、周日为黄大铁路天窗,时间为10:30—14:30,每周存在4个天窗日,且三线天窗时间互不同步。如一条线路开设天窗时,其他线路列车不间断运行,运输与施工存在交叉干扰的安全风险。

(1)朔黄铁路、黄万铁路、黄大铁路并行区段距离过近,人员上道作业时存在拦停列车、人身伤害等安全风险。

(2)朔黄、黄大铁路为电气化铁路,并行区段两线间接触网较近,接触网检修作业安全风险较大。

(3)黄万铁路为非电气化铁路,如操作不当,可能会将电力机车放入无网区段。

2.4防护体系略显单一随着4.5亿t通道扩能改造项目的全面开展,当前设备质量与持续攀升的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站内改造工程、施工、维修工作量的增大呈现必然性,目前以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为主体的防护体系较为单一。

3加强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对施工过程动态管控的运用

目前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计划提报、审核与签发、月计划、日计划、临近安全监督计划、运行计划、命令管理、登销记等。加强该系统的运用,实现施工管理与安全防护一体化管理,可让各级施工管理单位能够实时、全面掌握施工与维修计划的实际情况,全面提高计划编制质量;施工单位、配合单位、调度指挥中心、车站等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管内各单位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业务数据的综合利用;相关单位对日计划、月度计划将严格进行逐一核对,减少计划出错率,保证计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3.1强化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在外委施工队伍教育培训中应用

(1)加强人员信息管理。施工队伍人员信息录入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后,可查询人员身份、合同、社会保障缴费情况、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及考试成绩等信息,施工队伍进场后对其建档、发放身份卡,施工人员在日常管理中的考勤、安全教育等均采用刷卡扫描进行身份识别,相关信息传输到数据云端,各管理部门根据需要随时查验相关信息,利用终端系统核查相关信息是否正确,杜绝分包、转包、劳务工担任营业线施工的施工安全防护员和带班人员等现象[7]。提高智能化运用,实现对全过程动态实名制管理,实现科技保安全。

(2)强化教育培训记录。施工管理人员及时收集岗前培训、班前教育、有限空间作业培训、特种作业培训、季节性重点培训、事故案例、安全风险、作业标准、电气化铁路安全规则、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安全培训资料和培训影像实时上传,并结合人员管理信息系统上传个人培训次数纳入档案。各专业工队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承包商施工队伍安全风险进行检查和督导,并对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发布、闭合整改,通过平台设定整改期限,自动提醒责任人落实整改,整改完成后生成整改清单以供查验,对整改情况进行再检查,确保现场作业更安全可控[8]。

3.2强化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在施工前计划的卡控

(1)加强施工组织。针对黄骅南站施工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且朔黄铁路、黄万铁路天窗不同步,与运输组织干扰严重的实际情况,制定“区域法、网格化”施工管理制度,根据上、下行场,东、西咽喉,明确划分4部分站场施工区域,协调各单位按照统一区域原则提报天窗施工计划。

(2)强化施工计划审核。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能源集团”)管段内铁路施工项目、种类、内容、计划编制等施工流程进行了细化,对数据云端进行补充,内容与基础数据自动匹配、核查,减少人工核对,提高正确审批效率。通过计划自动筛选,施工单位在收到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能朔黄铁路公司”)批准的日计划后,在施工调度系统中写入施工负责人、防护人、施工作业机具、作业注意事项等施工相关具体内容,并形成作业票、登记内容,清晰明了,以便国能朔黄铁路公司施工审核部室及相关配合专业审查。待施工内容全部提报完毕后,系统根据施工作业影响范围自动分析提示可共用天窗,卡控天窗共用区段施工作业,确保效率最大化;对其他专业提报同一时段、同一区段的作业存在冲突的,显示红色表示为冲突,有效杜绝人工审批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3)深化技术与安全交底。施工单位要按项目编制技术与安全交底文件,录入施工调度系统,国能朔黄铁路公司部室根据要求进行审核,通过后下发给所有专业配合工队,工队根据文件强化施工现场交底,将设计意图、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安全风险、卡控措施等关键环节核对清楚,确保按图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4)强化施工会议机制。严格落实施工周例会、施工预备会制度,平衡好管段内施工,做好危险源辨识,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预控措施,深化重点部位、关键部位的盯控管理,卡控作业流程,针对结合部问题制定协调机制,将会议纪要中施工等级、项目、内容、路用列车、影响范围及行车方式设备变化、负责人逐一规范上传,方便查验施工会议质量。

(5)加强驻站联络员登销记管控。通过与施工调度系统共享互通的天网监控系统确定驻站联络员的位置信息,验证是否在登销记站,利用人脸识别功能加强对施工单位及工队登销记人员信息的核对,防止与本人信息不符,避免人员代签,切实卡控登销记安全,保证施工安全。驻站联络员、专业工队配合人员、车站值班员通过系统电子登销记簿取代既有登销记纸质运统-46,相关人员全部通过系统进行签认工作,实现从各个环节信息流转的实时追踪统计,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3.3强化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的管控

(1)加强施工安全管控体系建设。各专业工队严格落实三级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全程盯控,做到精细化管理,狠抓风险管控,充分发挥各级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能;施工单位建立项目部、协作队伍、作业班组三方施工安全管控体系,制定管理制度及流程,并指派业务素质过硬的胜任人员担任各级负责人,严把施工质量关,科学地进行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铁路施工的安全性。

(2)强化各部门结合部安全管控。列车调度员下达如限速命令、封锁命令、准许施工命令等需交付给相关人员的施工作业调度命令后,通过施工调度系统传达给所需人员,将作业现场、行调、电调、机车乘务员、车站值班员等相关人员纳入系统管理,卡控调度命令传输,有效限制人工错传、漏传调度命令的安全隐患。

(3)加强现场防护。通过施工调度系统云数据平台对施工人员上线作业前进行人脸识别,与公司审核通过的人员信息库自动比对,严格控制无资质人员非法上线,从源头卡控施工作业安全;通过与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共享互通的天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精神状态与联络情况,严格卡控现场施工安全,确保把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人。

(4)发挥施工过程监控作用。根据现场安全管控需求,一是推广使用承包商安全管控系统,施工现场全面加装自动追踪及预警围栏视频监控,提醒机车乘务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做好安全防护,提醒施工人员火车接近立即下道躲避[9]。二是根据黄骅南站站场实际情况,在控制台上建立列车接近预警系统,列车接近施工区段实现人工提示功能。三是通过天网监控系统,追踪、分析施工现场人员、器具是否出现违章,并发出警报进行提醒,实现施工队伍从进入现场到退场的动态监管,集远程监控、违章预警、数据收集、归纳为一体,满足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要求,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5)强化施工质量过程管控。专业工队根据施工负责人提报审核通过的月计划、日计划中的施工内容,在施工调度系统中对施工进度进行确认,通过系统生成的天窗利用率及天窗兑现率清晰查看施工完成进度,以便及时调整计划,确保施工按点完成。

(6)加强施工时段管控。根据提报审核的日计划施工时段及调度指挥中心下达的调度命令时间实时提醒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施工负责人、专业工队负责人、车站值班员,确保施工按时完成、销记。

3.4强化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在施工结束后的收尾验收

(1)加强施工现场人员机具侵限预警。施工完成后,天网监控系统自动追踪施工地点,将视频上传到服务器,系统自动研判现场机具及人员是否全部撤离,如检测到异物自动发送信息给施工负责人进行整改;同时对下道人员进行拍照,识别施工下道人数、下道位置、下道时间等相关内容,比对上线时与下道时的人数是否相同,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进行保存,以便随时查验。

(2)强化驻站联络员离岗时段卡控。天网监控系统对车站行车室内驻站联络员进行离岗确认,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来验证驻站联络员是不是本人来进行销记确认[10],记录销记时间、驻站撤离时间,通过与现场时间比对,有效消除销记后人员仍未下道的安全隐患。

4结束语

根据黄骅南站施工现状,研判人员管理、施工作业管理、三线天窗不同步以及防护体系4个施工关键存在的安全风险,基于国家能源集团铁路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施工人员管理、施工计划卡控、施工过程监控、施工收尾验收4方面加强车站施工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自动闭塞、天网监控系统、黄万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多项大型工程即将全面开展,车站将深入查摆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不断优化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切实保障朔黄铁路远期4.5亿t通道扩能改造工程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向东. 朔黄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方式探讨[J]. 铁道建筑技术,2009(z2):1-4.

[2]宋志刚. 关于铁路工务“天窗”合理利用的探讨[J]. 山西建筑,2014,40(5):151-153.

[3]张鹏. 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7(18):255-256.

[4]李宝明. 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6):72-75.

[5]蒲小平.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西安:长安大学,2012.

[6]梁娜.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0,30(S1):27-31.

[7]高山. 铁路营业线施工延点控制对策探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41(S1):92-96.

[8]宋修德.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J]. 中国铁路,2017(11):57-61.

[9]张楠,姬青杉,何琦,等. 基于高精度北斗联合定位的铁路施工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 科技视界,2020(9):187-189.

[10]关达,白铭. 铁路营业线施工智能安全防护管理系统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20,64(12):25-30.作者:刘瑜邵炜单位: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刘瑜 邵炜 单位: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