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浅谈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实现了共享,各种新技术不断的涌现,逐渐的运用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尚未被完全解决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水利工程长期发展的障碍。目前在水利工程中防渗技术的有效应用其现实意义巨大。为此本文先后的对防渗处理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出现渗漏的原因以及表现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

0引言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用于防洪和农业灌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可预见和意外的因素经常存在,使得水利工程发生渗漏的问题屡见不鲜,在很大程度上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威胁着水利工程附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故此,当前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将防渗处理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去,以期能够助力水利工程健康可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中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设,不但能够使稀缺的淡水资源获得合理的分配和调运,通过有效的分布调整能够使得居民的用水量得以充分的满足,而且对洪水灾害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安全、稳定。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分布极为复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地形地貌结构。例如山体地形结构等,会在一定程度增加水利工程建设的困难性。在水利工程中若没有很好的应用防渗施工技术,水利工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渗漏现象,不仅影响水利工程的长期使用、以及稳定性,也会严重浪费水资源,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在雨季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抗洪、防洪的作用,这样,将会严重的威胁到下游居民的生活和人身安全。另外,也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不利,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效的应用防渗施工技术十分重要。

2水利工程出现渗漏的原因

2.1施工因素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各部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不同施工部门之间的施工技术和防渗技术也存在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这些质量问题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如果不符合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而进行施工,会导致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存在其中,特别是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如果某些模板不很结实,结合不紧密,这将会导致出现大面积渗水现象。

2.2外部因素

天气因素也会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大的降水条件下水利工程就会发生一定的渗水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降水量大,却很难及时排出积水,会使得积水位升高,导致积水面积较大,从而渗漏问题更加突出。

2.3施工结构的影响

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会存在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施工中。水利工程的主要工程建设会直接关系到结构工程。但是,对于水利工程结构来说,在材料和管理上往往会影响着施工结构变化,但结构上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工程渗漏情况出现,严重的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建设重量。

3水利工程中渗漏的表现形式

3.1施工缝渗漏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一次性完成的,然而,因水利工程较为庞大,故此,施工人员为了方便施工很多时候会进行小面积浇筑,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缝隙,但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所以施工人员会占用很多小面积的浇筑,因此在此过程中会形成缝隙,且缝隙中会出现漏水的现象,最终会严重的影响到施工建设。

3.2穿墙管渗水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施工时,要严格检查主要工程、水管、电力管等内部设施,在检查中一旦发现问题,需要立刻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践行解决,可以避免一些问题持续产生。若检查人员未按规定来严格检查,将无法查清各种工程设施的水环是否焊接了,或者有没有合理、牢固的焊接,因此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和改进,最终将会发生穿墙管漏水现象。

3.3变形缝渗水

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有关的止水带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则止水带的位置会不稳定,和中心偏离,从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会有大量的不同程度的麻面面积以及空洞出现,此外,若没有对混凝土进行紧密的捣振,也都会形成变形缝并出现渗水,最终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备受影响。

3.4大面积渗水

这种渗漏形式通常发生在底板处,其主要原因有两个:①水利工程衬垫面低于基坑水位,所以在雨天,由于这种施工的不合理性,下水道排水系统将不能及时将雨水排出,从而积聚的雨水会将垫层淹没,时间久了,渗漏现象就会出现;②在对混凝土进行一次性浇筑施工时,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就没有很均匀的去搅拌混凝土,或在混凝土的捣振时,夯实振动的密度不够紧凑,从而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孔隙,做种导致基坑大面积漏水现象出现。

4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4.1防渗墙技术

在水利工程进行具体施工时,应将防渗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具体技术要求相结合,从多个方面提高水利工程质量。防渗墙技术的应用对解决工程渗漏问题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混凝土材料在应用于防渗墙施工的浇筑时,结构较为安全紧密。其标准槽孔通过应用机械设备进行设置,并使用制作的混凝土代替原来的沟槽泥浆,并使得建造的墙体更为坚固,最终使得防渗效果最佳。射水法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该方法的应用可以通过造孔机、搅拌机等设备的应用进行,以及通过整形器对土壤进行平整,以保证孔壁较为光滑,而搅拌混凝土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浇筑,从而形成一个坚固的防渗墙。

4.2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土坝的施工受填土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填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际坝体的质量。如果选择的土质材料较为松散,这样坝体就会出现裂缝或变形,从而使得工程渗漏问题出现。这就要求在水利工程中更加重视防渗处理技术的应用,采用科学的防渗技术并进行要进行有效的应用,确保防渗的整体效果良好。采用坝体劈裂灌浆技术,可以对坝体应力分布施加一定的压力,并将泥浆注入坝体后可以沿着轴线进行裂开的缝隙中,使得防水效果较为良好。

4.3防渗灌浆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有效的使用灌浆技术,也能够对水利工程防渗性能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使防渗灌浆技术中的一种关键技术。该方法在水利工程综合整治中的应用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调整水泥压力,从而可以使冲击结构得以有效控制。如果土壤结构不在精确的空间内渗透,就会发生渗漏。因此,应用该灌浆技术,可以及时调整控制强度,最终确保浇筑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全面的推进混凝土质量的提升,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在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的应用也有助于提高防渗效率,通过应用多头深层搅拌机进行搅拌,可将水泥浆在土壤中喷射混合,使水泥浆与土体充分结合,这样固体水泥土桩就形成,这也就是一个成功的防渗墙体,其施工操作较为简单方便,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渗技术,在现代化工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防渗效果显著,也是一种经济适用型的技术手段,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并最大程度的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相对于其他的防渗技术而言,这项技术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技术人员以及专业人士对其更为重视。

4.4地下连续超薄砼防渗墙及施工技术

作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渗施工技术,地下连续薄砼防渗墙技术主要应用于坝身、基础垂直的防渗方向,或者应用到坝体心墙的防渗和土石坝,其防渗效果尤为显著。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以及应用,使得地下连续薄砼防渗墙技术逐渐完善并趋于成熟,其相比于以往的技术设备,其主要优势是既提高了造墙施工的效率,墙体质量更加先进,而且可以节约投资成本。

4.5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技术

鉴于目前的发展,在水利工程中使用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技术,主要是为了水利工程应用完防渗技术后的再次辅助防渗处理。该技术的原理是使用粘土和水泥混合的浆料来灌溉自立钻孔。然而,基于自支钻孔的难度比较大,其循环钻灌、套阀、打管使其经常使用的基本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防渗技术起到了补充作用。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有很多中防渗技术被应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尽管不是任何一种技术都能被积极有效的应用,但是,在具体的建设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和特点,选择最佳的防渗处理技术,并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不断的提高,从而最终能够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水平提升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保证有小时工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创新新技术和新方法,从而能够让水利工程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并助力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娜.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方案的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3).

[2]李松.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26).

[3]解丽华.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主要应用[J].民营科技,2016(01):146.

[4]陈剑刚.浅谈水利防渗渠道施工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6(01):338,340.

[5]李雅宁.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4):257.

[6]陈勇军.试析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5(11):30-31.

[7]何海通.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5(10):122.

[8]王桂峰,张淑芹.浅议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才智,2012(02):98.

作者:曹红明 单位:宜兴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