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抗冻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抗冻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抗冻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探讨

【摘要】将德钦(永支)至贡山(闪打)公路孔雀山隧道工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抗冻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并制定相应防止混凝土受冻害损失的控制措施,科学利用抗冻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降低问题出现,确保工程进度,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抗冻混凝土施工技术;隧道工程;控制措施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为德钦(永支)至贡山(闪打)公路孔雀山隧道工程(K0+000.000~K3+300.000),全场3.300km。项目地处云贵高原西北部三江并流区域,属横断山脉,谷底狭窄,岸坡陡峻,冲沟横切,路线通过孔雀山,路线方案的选择较复杂。同时,沿线地质条件复杂,路线经过区域主要为高山中陡坡及峡谷地貌。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边坡坍塌,其中边坡坍塌对于本项目建设影响较大。并且,本项目位于正常年份降雪线范围内,属于我国公路自然区划Ⅶ5区。根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每年12月至次年4月,项目区内积雪厚度0.4~1.5m,对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均有一定影响。此外,项目位于正常年份降雪线范围内,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均为降雪期,对路基构造物影响较大,再加上降雪期长导致可施工工期较短,对项目工期影响显著,对后期运营也存在季节性影响。

2抗冻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通过对冬季混凝土受冻原因进一步剖析可知,在实际的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项目所采取的抗冻预防措施,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项目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借助防冻剂,最大限度降低新拌混凝土的内部水溶液冰点,干扰冰晶生长,以防未成熟混凝土出现膨胀的现象。(2)借助引气剂,将优质级配微气泡引入其中,保证能控制混凝土结构中水的冰点,确保混凝土不会因为水分结冰而出现胀裂的情况,最大限度促进混凝土结构抗冻性的提高,使成熟的混凝土不受到任何伤害,进而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3)在对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可以对高效减水剂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应用,尽可能降低水灰比。同时,针对不包含毛细水的混凝土构件,因为凝胶中空间极微细,再加上结晶比较困难,并且不会出现冻结的情况。所以,在施工期间,应该尽可能不使用粉煤灰[1]。在实际的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坍落度的把控,尽量控制在7~9cm范围内。(4)针对岩石时的选择,尽可能选取吸水率较低的岩石,可冻水相对较少,骨料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受到任何冰冻的伤害。并且,利用小颗粒石粒,获得较大的抗冻性。(5)优化和改善混凝土施工条件。在地面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在冬季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应该利用包裹等方式,在综合了解施工现场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制定蓄热保温以及搭设保温棚等措施,保证新拌混凝土可以在正温条件下水化。当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标准之后,可以利用保温材料包裹方式继续保温,延长混凝土的养护周期,让成熟的混凝土可以得到充分水化,最大限度降低构建毛细水的含量,以保证成熟混凝土不会出现受冻的情况[2]。

3抗冻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

在本项目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环境较为恶劣,再加上工程较为庞大,会涵盖非常多的内容。为了能够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一定要对抗冻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使用,加大对施工的控制力度,保证可以有效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让工程的进程更加有效且稳定。

3.1混凝土保温浇筑施工方法

在实际的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针对混凝土的保温,在温度要求上,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通常,低温季节混凝土拌和以及浇筑层面的各个部位,都务必要严格依照正温状态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拌和与浇筑仓面各个部位能够处于正温状态。在施工作业进行期间,务必要确保骨料干燥,做好运输保温工作。(1)骨料干燥。通常情况下,低温季节的混凝土量为1.2万m3,则应该储备的骨料为3万m3。现阶段,骨料堆放场的储备量能够达到4万m3,可以满足低温季节凝土浇筑的需求和标准。当前骨料生产能力能够达到1000m3/d,也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日常混凝土浇筑的标准。依照施工的经验分析,骨料堆放场堆放的骨料,可以在低温季节下使用,整体的含水量也能达到工程建设的标准。(2)混凝土拌和。在混凝土拌和的前期,应该利用热水或者蒸汽机来对拌和机进行冲洗,然后将积水或冰水全部排除干净。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和时间,最好要比温热季节延长20%~25%。并且要利用热水拌和混凝土,但水温不能够超过60℃,水泥也不可以采取直接加热的方式。利用热水拌和混凝土过程中,需要对加料的顺序进行适当的更改,先拌和骨料与水,然后加水泥拌和,保证水泥不会出现假凝的情况。在利用外加剂阶段,可以利用热水加热溶解的方式。针对混凝土出机口的温度,也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运距需要把控在800m,水平和垂直运输的时间要控制在20min。在运输和浇筑期间,温度损失不能够超过1.5℃。在工程项目开展阶段,混凝土骨料可以利用干燥的方法,不需要进行加热[3]。此外,为了能够让混凝土出机口的温度得到保证,可以利用热水拌和的手段。对于加热水的温度,需要结合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现场的环境温度等进行确定。施工人员在搅拌阶段,要先投入骨料和水,搅拌一段时间之后,温度降到40℃左右时,再次投入水泥开展搅拌工作,一直到温度达到标准为止。(3)混凝土浇筑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本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基岩与混凝土表面加热。在严寒的条件下,基岩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大多会呈现负温的现象。而在对这些部位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时候,应该将混凝土或者基岩加温到正温,以保证表层不会出现冰霜的情况。同时,需要对基岩以及混凝土表面清基,在施工期间,在当日的气温高于0℃的时候,可以在白天露天清基。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段清基,并对仓面进行冲洗,当仓面全部清洗干净之后,可以借助高压风,将仓面内的积水全部吹到仓面外,保证仓面不会出现结冰的情况。而如若当日的气温低于0℃,则可以利用“干清基”的手段,用高压风直接将仓内的浮渣全部吹到仓外[4]。此外,仓位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前期,应该将准备工作做到位,混凝土开仓的时间应该尽可能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段,以便新混凝土与老混凝土能够有效融合在一起。(4)仓面保温。通过对本工程所在地12月到次年4月气温的特点分析,气温逐步的由正温转变为负温,白天是正温,夜线则为负温,再加上受到高原气候的影响,昼夜温差相对较大。所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以考虑应用“蓄热法”保温的方式。保温过程中,模板主要由保温材料组成。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该立即在表面覆盖一层保温材料。由于本工程利用的是1.5cm厚的大块竹胶板,材质具有较强的隔热保温效果,在模板外侧,可以挂两层麻袋作为保温材料,保证模板中间能够形成一个空腔,从而可以有效达到保温的效果。(5)掺加防冻外加剂混凝土。依照当地气候温度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在混凝土中掺加防冻剂,比例需要结合当地的气温条件调整,以确保工程施工的进行能够合理且有序[5]。

3.2抗冻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

在低温季节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业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常规质量的检查以及控制之外,也应该加强对混凝土早期受冻的检查,明确温差裂缝等,以确保有效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1)水泥和骨料。通常情况下,水泥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严格检查水泥检验报告单,明确水泥生产的品种、标号以及出厂日期等,了解混凝土是否出现了受潮变质的情况,如果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反馈,坚决不能够让质量不合格的水泥出现在施工现场。对于砂石骨料,认真检查含水量等内容,对砂石的含泥量进行明确[6]。(2)混凝土的拌和以及浇筑。在具体的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除了要开展常规混凝土的检查以外,也需要加大对混凝土出机口温度的检查力度。同时,加强对水泥“假凝”情况的检查,在混凝土浇筑前期,应该明确仓面是否出现结冰的问题。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对温度随时测量,然后对出机口温度合理的进行调整。(3)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之后,应该合理开展养护工作,对浇筑块顶面和边角处的温度情况展开检查,做好相应的保温工作。如果出现温度低于标准的情况,应该加强保温,并且科学制定解决办法。通常情况下,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在冬季不适合拆模,若需要将模板拆除,务必要把控好混凝土强度,内外部的温度也要达到标准。

4结语

综上而言,在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强化对抗冻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也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有利于提升工程进行的稳定性。因此,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工程的良好发展,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依照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该种施工的技术进行利用,适当进行优化,保证工程建设能够达到预期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杨立国.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9,14(36):174-175.

[2]王宏宇,王立波,苗振彪,等.季冻区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2019,45(24):188-191.

[3]杨晓平.简析土木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22(11):201-202.

[4]王家胜.浅谈混凝土冻融破坏及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工程与建设,2018,27(5):688-690.

[5]余承君.浅议水泥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青海科技,2019,18(6):108-110.

[6]杨安杰,王晓兵.高原多年冻土区混凝土施工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9,23(4):136-142.

作者:高贵平 单位:云南丽江道路桥梁工程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