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规划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在整个过程中,人们对结构、功能和实际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需要更高的工程施工技术和更科学的设计规划。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大型工程施工现场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阶段,大部分建筑都在采用混凝土结构,其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一定的变形、裂缝和地基沉降,从而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危害。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合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对建筑业的稳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1后浇带施工技术特点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为:①在建筑施工中,能防止新旧混凝土间出现结构缝隙。②在结构连接中,能提高连接强度,合理地提高接头的耐压性,为提高施工质量打下基础。基于后浇带技术的特性和当前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覆盖范围可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后浇带技术类型

后浇带技术关键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预埋建筑物的临时变形缝和独特变形缝,其与地基结构和沉降密切相关。在具体建设项目的施工中,结合实际的施工规程,对浇筑区的沉降进行预留,然后根据混凝土的填充量,消除变形缝和变形问题,完成整个建筑结构(见图1)。在具体应用中,根据后浇带的设置效果,可分为防止内部拉应力影响的温度后浇带、合理预防和控制发展变形的收缩后浇带及避免和防止沉降差的沉降后浇带。

3施工后浇带的技术优势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原材料在温度的影响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整个结构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减少特定施工现场钢筋混凝土的温度损伤,必须有效利用后浇带。大型工程建筑物的高层结构通常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通过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混凝土的连续性,使建筑形成无间断整体,确保施工质量。在整个工艺应用过程中,合理提高后浇带质量的管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其优点如下:(1)降低地基沉降差的影响在地基施工中,如有高耸地基,必须按各层地基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并确定是否采取浇筑技术。若地基垫层为硬土层,则地基沉降变形小;若为软层地基,则需要采用相应的处理技术,以确保地基参数达到相应的标准。沉降后的施工结构和浇筑面积应设置在建筑物结构的中部,以确保消除地基沉降差异。由于在工作开展中需要进行分段施工,为此在工程主体施工完成且总沉降量达到60%时,应对结构的连接部分进行浇筑,从而形成整体建筑群。(2)降低温度收缩的影响通常,混凝土施工工程会在施工结束后的30d~60d出现硬结问题,由于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裂缝、收缩、变形等问题。而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或避免因温度变化而造成的变形和收缩影响。

4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4.1充分做好前期准备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有必要在准备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后浇带的关键技术应用于建设项目施工中。在后浇带施工中,首先应考虑模板的预置和预留,这项工作通常是在后浇带施工前进行的。此外,在后浇带施工前,需要进行钢筋网、格栅板等铺设,如此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工程质量,有利于实现结构受力的均匀性,完善结构。其次,应考虑施工工艺规范和完善预设。由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跨度大,可以合理避免模板抗拉强度和抗弯刚度的整体可靠性。在沉降后的部分浇筑区进行现浇混凝土时,必须适当地增大钢丝网模板两侧的压力控制,防止因工作压力过高或过低造成质量损害。在竖向后沉降区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和频率,以减少对建筑钢筋及其焊接钢筋网的损伤,尽量防止其外流,保证施工质量。

4.2控制断面和浇筑时间

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合理防止主体工程后浇带出现纵缝横断面,充分保证横断面设计方案与混凝土横断面设计的一致性。避免高层建筑结构中高层建筑的变形,预防建筑中产生直缝现象。在建筑工程中,通常采用三种后浇带截面类型:①竖向接缝,主体工程的壁厚必须设置在较小范围内。②结构墙面的厚度必须设置在0.3m~0.6m之间。③沟槽接缝,必须设置为大于0.6m的厚度,需要对接缝表面进行处理和清理,以提高混凝土的融合度。另外,对于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沉降,有必要加大梳理控制的力度。一般情况下,多层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时间约为2个月,后浇带的施工过程将跨越这一阶段。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沉降差的时间并不固定,而经过多年的实践可知,主体不均匀沉降往往要早于裙楼,因此,需要在所有建筑达到完全沉降后,方能进行后浇带浇筑。

4.3合理把握作业面宽度

对于高层住宅和高层建筑,应充分保证工程施工的平稳性和一致性,特别是现浇混凝土,必须做到一次到位,确保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总体目标,必须严格控制和有效布置后浇带工程的总体工作宽度和施工工艺步骤。对于埋有预应力钢筋的大型建筑物,往往需要在施工中进行大跨度后浇带施工,对于这类工程,需要更加严格和合理的施工设计和施工质量。在这类施工中,需要保证钢筋的密度,避免因应力的加持而出现下垂、弯曲、折断等问题。

4.4后浇带的设置方法及标准的选择

后浇带的设置方法有平直缝、凹形缝、凸形缝等。如果在具体工程施工中没有具体的专业设置方法,则需要以建筑工程为基础。比如,对于地下室的浇筑可以选择平直缝,也可以安装止水钢板。其次,在确定沉降后浇筑面积标准时,必须考虑建筑物的温差率及其可能产生的收缩力。实际沉降面积应在浇筑后进行计算和测量。通常,沉降后倾倒区的间距为21m~31m,总宽度为705mm~1005mm。后浇带的关键技术是完成工程建筑物主体与多层建筑之间的施工。合理连接,防止混凝土开裂。

4.5工程材料的有效选择

为了保证实际应用效果,应对工程材料和施工部位进行有效选择。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在混凝土中适当地加入混凝土膨胀剂,使之成为微膨胀而不收缩的混凝土。另外,在施工现场,施工结构中的裂缝和积水必须立即清除,以保证施工结构沉降后的含水率。在选择后浇带项目的施工现场时,应绕开建筑结构混凝土项目承载能力较小的部位。在框架柱的施工现场,有必要绕开结构的中间部分,尽量选择大梁及建筑模板的位置。

4.6垂直施工缝的控制

在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后,还必须使用工作压力水清洗垂直接缝中钢丝平面的污染物,并将废料清理到表面外,以确保其清洁度。在实际操作中,应进行温度的有效选择,以确保新老混凝土的充分结合,并提高后浇带的技术水平。

5实际案例

5.1案例简介

结网综合区块安置房项目(地块一)工程由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耀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浙江华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施工。本项目位于东湖街道,东至顺达路(规划)、南至新洲路、西至顺风路、北至绿洲路,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总占地面积56648.03m2,总建筑面积204838.8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52910m2,地上建筑面积151924m2。

5.2后浇带施工

(1)后浇带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筏板开始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宽度为1m,后浇带内梁、板、墙用模板支撑,绑好钢筋。浇筑混凝土时暂时不浇筑这部分,混凝土浇筑2个月后,经业主与设计院同意后再开始浇筑混凝土。(2)后浇带支模。后浇带支模时,应从上至下进行。钢管脚手架为碗式钢管脚手架,间距不大于1.1m,顶部两侧为对称支撑点,左右立柱必须在支撑点上,并连接牢固。(3)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强度等级高于原混凝土的UEA混凝土补偿收缩,并加入早强防冻剂。(4)底板后浇带支模。底板后浇带采用钢筋用于骨架铺三层钢丝模板支护。钢筋骨架法:采用Φ25建筑钢筋纵向间隔250根进行纵向钢筋加固。为了确保结构的施工质量,后浇带的钢筋框架不能焊接到基础建筑物的钢筋上。为了抵抗混凝土的压力,应添加悬挂电缆加强筋和水平压缩加强筋。(5)后浇带保护。后浇带放置期间,为避免其长期被水浸泡,在浇筑底板垫层时,在浇注带上放置一条300mm厚的素砼带。素砼带配有内部排水沟,排水沟以1%的坡度流向后落带内设置的集水坑。集水坑相距10m,由一个小型水泵排出。(6)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设计方案应按照施工图及有关标准执行。该项目只有在设计计划、项目监理、基本建设等企业批准后方可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解决方案:去除模板污垢、表面泥浆等,用喷雾器喷水48h,使其充分湿润。

6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质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促进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元亮.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

[2]张军锋.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

[3]潘杰.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

作者:金红华 钱琛 单位:浙江华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