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闽中土堡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指出要想让土堡文化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考察土堡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土堡文化内涵;要开展土堡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利用文献、典籍等,让学生体会土堡外形美,深入感受其文化意蕴;要开展宣传土堡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土堡文化,对其进行保护和推介,最终达到综合活动开展的价值。

关键词: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闽中土堡文化;融合策略

随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扩展视野。中职语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其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而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文化进行融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我国区域性传统文化的认识,发展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地方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助于展现地方特色文化

传统的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整个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中间存在大量填鸭式内容讲解,体现不出以学生为主的活动价值。闽中土堡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历史精华,代表着人类的创造史和价值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为出发点,融入闽中土堡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中国古代各种建筑的特色、工艺和文学方面的知识,还能了解土堡人自然本色的习俗、思想、精神以及信仰等,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二)培养学生学科综合实践能力

土堡是客家民系文化和习俗的诞生地,从筑造开始就留下了儒道文化精神的足迹,历经沧桑变化的土堡见证了客家民系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从这些建筑身上可以看到闽中文化发展的历程及东方人住宅选址观念和客家文化的沿革。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土堡文化资料,从地方和校内图书馆搜寻有关土堡文化的文字记录,让他们自己设计考察路线,可以让其对土堡文化有深入认识,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土堡深入考察时,学生对不同规模和形状的土堡整体构造进行了解,了解土家人生活的平凡本色,可以提高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闽中文化家训的收集,可以领悟客家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土堡文化的儒道思想。通过这一系列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逐渐明晰探究问题、深入生活和了解社会的方法,突破书本和课堂的限制,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二、将综合实践活动与闽中土堡文化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开展考察土堡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在考查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考察土堡文化的路线以及内容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定位,由之前的教学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策划者,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丰富多彩的自学、互学及展学活动,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当他们在考察和分析闽中土堡文化遇到问题时,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其解决问题,从而满足语文实践教学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景体验土堡选址、造型、内饰、防卫等诸多元素,探访民俗,走访堡主后人以了解堡主的创业史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土堡文化。闽中土堡是一种位于福建省中部山区,有别于土楼的独特土建筑形式,平时可供族人或村民居住,战乱时则可以封闭御敌,是非常适合当时人们生活的一种建筑形式。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情境创设及翻转课堂等形式了解土堡选址、造型及防卫等显而易见的作用,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土堡建筑给予客家人的保护效果。同时这些体量庞大、立面稳重、防御性极强的建筑给当今建筑设计也带来了主观意识和建筑造型上的创新。闽中土堡建筑群历经沧桑变化,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破坏:闽中地区历史上曾经保留了三千多座土堡,但是至今留存的已不足十分之一,而且还在不断减少。在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保护传统古建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从自我做起抵制破坏公共建筑群不良行为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二)开展土堡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

福建土堡区别于福建土楼、江西围屋、广东开平碉楼及广东和广西围拢屋,是土生土长、独一无二的乡土性建筑,数量少,建筑形式、立面效果比土楼生动活泼,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是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一些当地特色文化,然后撰写实践报告,学生前期如果没有掌握地方文化的内涵,在考察时就会毫无目标,实践作用较小。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阅读与土堡有关的文献、典籍、楹联、报道、多媒体影像等,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土堡外形美,探究土堡或外显或内隐的军事、哲学、宗教、艺术、审美、伦理、教化等方面的文化心理。比如让学生细读《书京邱氏族谱》,领悟土堡文化在军事方面的影响:“因匪党众多,吴猪等徒赖之事府省呈控军官严捕,匪方敛迹。岁庚戌公既八旬,思平生做事事如心,可以大快,奈首未攀其愿犹未足,乃率孙子开基、横路、垅架,造光裕堂一座,坐辛兼酉,作为土堡。”此外,也要让学生明白土堡文化对于现代宗教的伦理和教化的价值,直到现在土堡仍是闽中宗族、家族、乡亲共同生产、生活和传承文化的理想场所,各种祭祖、民俗活动等多聚集于此举行,每一座土堡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人居空间格局,反映着土堡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可以开展土堡文化小主题系列研究,将土堡文化分为建筑群落特征、军事与哲学价值、艺术与审美、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等几个版块,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搜集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和现场演讲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土堡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无形之中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入性,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在衡量学生研究性活动的成果时,教师要转变评价机制,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对学生进行差异性评价,摒除“唯成绩论”的思想,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最大化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结合土堡文化的语文核心素养评价,可以从土堡文化的思想情感、建筑群落和文化价值的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及学习方向、对土堡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理解等几个方面展开,扩展学生对地方文化欣赏的视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通过对文化的不断沉淀,增强地方文化研究的底蕴,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审美能力。

(三)开展宣传土堡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闽中土堡文化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地方政府要对其加强保护。但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土堡长期暴露于乡野,在日晒风吹中渐次损坏。早年因为缺乏科学规划和指导,加上经费、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大规模修缮难以实现,依据历史价值进行抢救性修复、加固和保护更为现实。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功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给土堡景点命名,编写导游词、宣传标语,开展“土堡故事”演讲等,引导学生思考土堡文化,对其进行保护和推介,同时号召更多人加入保护土堡建筑和文化的队伍;也可以将土堡文化编入学校乡土教材中,提高群众保护好、利用好土堡的意识,这对于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让土堡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路上重焕光彩,再显魅力。土堡里的民间信仰及宗教活动也别具地方特色,如琵琶堡里专设“三圣祠”,内供“三圣尊王”,安良堡每年都举行“道场活动”“过火山”等。每到这些意义非凡的节日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其中,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精彩的瞬间,与乡亲们畅谈,感受原汁原味的土堡文化。通过亲临感受的方式,学生会体会很多土堡传统的风水理念、音乐理念,这些理念融入土堡建设中,赋予冰冷的堡垒以文化的谐趣,体现出古人和谐万物、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法天象地的精神境界,哲学意境深长。教师还可与学生一起,将相机记录的美好瞬间印制成小宣传单页,在校园和社会中免费发放,让大众也能感受土堡文化对于当地的价值,用自己的行动加入土堡建筑的保护中。土堡与其他富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中极为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是先民勤劳智慧的艺术结晶。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土堡文化的价值,更要树立其保护土堡文化的意识,从而实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不断弘扬我国的地方传统文化。

三、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式、实践内容等都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其价值意义不足。闽中土堡文化是福建的文化瑰宝,将其融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更能起到宣传土堡文化的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土堡文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实践活动开展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乐光海.开源头激活水———福建土堡文化在中职旅游专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开发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29).

[2]俞君.福建大田桃源安良堡初探[D].东南大学,2013.[3]李晓菁.福建土楼文化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

[4]成霞.地域文化与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研究———以高淳地域文化为例[J].新智慧,2018(21).

[5]陈志华,贺从容.西华片民居与安贞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陈晓红 单位: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